「散文」程凌虚 ‖ 远行与回归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程凌虚 ‖ 远行与回归

来源:本站    作者:程凌虚    时间:2024-10-21      分享到: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儿子在厦门度过了他京漂以来最长的一个假期,又要远行帝都。怅然若失。特发2016年送别的旧文《远行与回归》,祝福天下所有远行的儿女!

远行与回归

一窗秋雨道人生。今天,返厦休假的儿子又要启程去京城北漂。生命中,总有一些不由自主的远离,在不经意间,沦为回不去的过往。匆匆老去的,从来都不是风景,而是离人。儿子前年只身北漂,聚少离多,每一次分离,都黯然神伤。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说:

“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诚哉斯言!
多年的父子成兄弟。当年,他母子随我从赣江漂泊到鹭江,还是一个黄口小儿。他妈妈为了照顾他,干脆自己雇自己,当起了全职太太。儿子直到小学二年级,还要母亲喂饭,坚果的壳,一颗颗剥好;鱼刺,一根根剔除。

儿子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厦门读的,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离开过鹭岛。第一份工作,也是在厦门一家知名的IT公司。干得顺风顺水,才一两年就从程序员做到了网络架构师,还主导过几个国字号的项目。与儿子朝夕相处那些年,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一家人终年厮守,朝夕相处,倒也其乐融融。前年秋天,儿子对我说,他的专业在厦门己经触到了天花板,再这样下去,就把自己废了。于是,独孤求败,自我放逐,放弃驾轻就熟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只身北上,在京城一家知名的IT公司就职,专业上也有比较大的改变,等于从头开始。清空自己,不断与自己较劲,这一点,倒与我有些像。
儿子只身北漂,最舍不得的是他母亲。记得送别那天,他母亲眼睛都哭肿了。返家后,一直念叨,外面吃安不安全?会不会自己煮饭?北京那么冷,会不会记得添衣?工作累不累?身体吃得消吗?也难怪,从小到大,他母亲离开他的日子加起来恐怕都没有超过一个月。刚开始空巢时,他母亲时常有些恍惚!

法国一个学者写过一本《无所在的故事》,他把人的生活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所在”,一种是“无所在”。

什么叫有所在的生活呢?就是你生活在一个固定的程序里面。还有一种人生叫无所在的状态。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一个蛰居鹭岛,一个漂泊京都,于我们,是“有所在”;于儿子,是“无所在”。

儿子休假期间,几乎没有出门,天天在家陪我和他母亲。返京前,给家里换了两个坏灯炮,修了一扇门锁,还给他母亲下载了一堆音像软件,给我电脑杀毒升级。儿子生性腼腆,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对父母说过什么好听的话,他的孝心都在这些不经意的细节上。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至情至性的美文,但我更喜欢他另一篇不怎么有名的散文《冬天》。

“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父亲便起了炉子,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寒冷冬天里,父子围炉坐吃,父亲为儿子夹白水豆腐——多么温暖的父子情!满目河山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妻贤子孝,帝力于我有何哉!
从机场返家的路上,我反复听着黄耀明的《友情岁月》:“消失的光阴散在风里,仿佛想不起再面对……不相信会绝望,不感觉到踌躇。在美梦里竞争,每日拼命进取。奔波的风雨里,不羁的醒与醉……”人的一生总会有几次顿悟,或者说觉醒。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经走过很远很远的路,不只是地理空间的路,还有精神空间的远途,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苦,只能一个人扛;人生注定是一场孤独的修行,只有经历了无数的荒凉孤独,才能遇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