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刘卜传承 ‖ 卜桥村的庙
卜桥村的那个庙是我们村庄最古老的建筑了。它有多少年了?多大岁数了?我不知道,反正在我的记忆,印象里,它是独一无二的。
庙的形状和我们村庄每家每户的房子都不一样,小时候记得,村里的房子几乎都是草房子,有那么几户人家是砖瓦房,也是像老房子了,是不是和这个庙同一个年代呢?我也不知道,模样完全是不一样。那时小也不知道外面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庙算是新鲜的,别具一格的。尤其大门口那两根顶立的大圆柱子,顶着上面的房梁,下雨了就可以到里面避避雨,热了,也可以乘乘凉。所以,对庙的印象就格外深刻了,对于有的事情忘记得干干净净,对于它却留在了心里。
庙的瓦和墙都是青色的,砖和普通的砖相比要大一些;瓦是那种小青瓦,排在屋的上面,一趟一趟的,凸出来的。谁家要是有这样的房子算是很了不起的人家了,我猜想,那也是他们的上辈们留下来的。那时候庙的房子上面已经长了许多的小草,没看见过谁上上面薅过它们,让小草们任意生长,绿色的藓苔更多一些,更显得这个庙的岁数大了许多。
庙的房后有两棵大松柏树,我自大小的时候就知道它们在那儿活着。我们村别处是没有这样的树的。树叶和其它的树叶完全不同,都是尖尖的。很是让我们小孩惊奇,树上也有果子,不能吃,不像村里的果树结的果子可以吃的。我们在地上捡起来也只是玩玩罢了。它们是一瓣一瓣的,还有点扎手,我们小孩都不喜欢。它们一共有两棵,也不知道为什当时只栽两棵呢?是不是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呢?它们一直在一起,不知站立了多少年了?也从未问过村里的老人是谁栽的?是哪一年栽的?当老一辈的人都不在了,这两棵松柏和这个庙也就成了一个谜,再也无法讲出它的年月和故事了,这样反而更增添了这个村庄的神秘感,悠久感和沧桑感。
我打刚刚记事的时候也许去过这个庙的吧?具体什么情景,是回忆不起来的,或许是哥哥或许姐姐带我去的?没有一丝的印象。有记忆,有深刻的画面要数上学的时候了,那时候经常会拿着母亲给的一毛钱或几分钱去那个庙里买写字本和铅笔。如果没有钱 ,只好拿家里的可数的一个或两个鸡蛋去换写字本,一想到这些还是满满的快乐,因为小,也不知道什么是贫困和生活条件不好,没有钱买用鸡蛋换,好像应该这么做吧?等长大了才知道,明白那个年月是困难的。不过都熬了过来,并且是很快乐的。
那个庙一直是我们村里的供销社。我记得在我们村里人的发音叫:“核桃社”,现在想起来一定是叫:“合作社”,地方口音总是那么浓厚,就像听到外面的人说话一样,也听不懂。我们打小就听懂自己家的口音,听外面的还不习惯呢。
庙的年岁或许真的是一个谜了。就现在的推算,想象,也有三四百年了吧?它的建筑样式,风格和过去旧社会的差不多,旧社会也就是明清朝吧?再往上推测则更久远了。
我进去买铅笔,写字本的时候只能扒在柜台跟前,踮着脚,抬着头向上看,给人家说,要买什么东西。我看到屋子上面是一根根很大,很粗的圆木建起来了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树木,想想,应该是最古老的松木吧?松木坚硬,耐久。这样一个大的房子一定会选择上等的木材。这一定是上辈,上上辈的老人共同建造的,也是用来供奉我们卜氏的祖先吧?当我记事的时候就成了供销社。
我一九七八年深秋的时候,就离开了卜桥村,从此再也不知道这个庙的情况了。三十年后,我独自一人,又回到了老家看看。春节前到了老家,就让我侄子带着我去那个庙里看了看,转了转,却大不一样了,里面供奉着我们卜氏的先辈,塑像也是根据后人的想象来塑造的。古代是没有照相之类的影像留存的,就连绘画我想也很难保存的。只是作为一个象征就已经 够完美的了。有了这个塑像就有了主心骨,有了根,有了血脉,供后人们怀念过往的岁月和历史。至少有了一个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答。不再迷茫,不再感到困惑,想来想去,卜氏的先辈们都在我们心里,都在我们的血脉中呢。
庙是真实存在的,有了它,我们卜桥村就有了悠久的历史,也就有了漫长的岁月记忆,这样的情思会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流淌而一生不会忘记。这个庙将是永恒的标志,让我们向往,仰慕,怀想。一想到这些,我又想回到故乡,回到卜桥村去看看家里的亲人们,毕竟又有好几年了,让我非常想念亲人。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刘静秋 ‖ 天的那一顶荷叶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程凌虚 ‖ 留得枯荷听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