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紫睿 ‖ 陪考
11月29号晚上23点半,不经意地看到孩子发来一条消息:妈妈,“我考过啦!我爱你!”
当晚我没有一丝的睡意,在没看到信息之前我还真是有点预感。
当时真的不相信自己的眼晴!立马起身打开灯,定睛了一会。这是真的啊!立即回复了一句语音:“儿子你好历害!你好棒啊!”当时我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好久没这么激动过啦!哈哈!
儿子法律国考成绩过关,我如此的欢喜。不由得想说一下,来自于我跨省陪考的生涯过程。在他考前的一个月里。我们三口人商量过后,最终决定我是最佳人选。
国庆前夕,儿子又一次提前给我买上了机票,看来又是想老妈了吧。退休的人啊!孩子一声令下必从。没办法!又要放弃不知几节不舍的“文学与书法”班的课了。
尽管儿子吩咐了几次,只带个小包和身份证就行了,我还是感觉有很多东西需要带上。家里家外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处理妥当一般。到了最后一天还有没准备好的该带的东西,因为飞机上载物限量,我又收搜索了一下,带东西不可超过五千克,这样我心里就有数了。很想多带一些山东的特产,以及小的礼物送给邻居和在湖北省老年大学里相识的几位好友,分享一下自己的喜悦。
为了赶机场不急急忙忙,先生以他习惯性的提前十分钟出门的独特风格,他晚上提前安睡,并说:“我先睡了,明天我提前喊你起床哦。”
我仍然感觉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备好呢,还担心第二天早上耽搁时间,这也许就是出门恐惧症吧。
该带的东西一一罗列出来,该装的装好,吃的东西还要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早上别忘带上。他行动比我快,我缓慢一些,说起来就是我的时间观念不强。他早早起来做好早饭端上歺桌:吃点吧!我说
“太早,我吃不下啊!
”也许是心里有些紧张,为了不让他担心,我喝了一点汤。他又给我放包里两个煮鸡蛋两包牛奶,并叮嘱我说,那就去候机大厅接上一杯热水一同吃吧。”
一路上他又提到了儿子,让我教育孩子要再懂事一点,谦虚谨慎。每当他说起孩子时,总有做父亲不满意儿子的地方,又唠叨了一番。
我这一去,也许是他心里有些失落的缘故吧?当知道儿子给我买完机票后,他就说过:“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看来你还是给儿子亲。”
一开始,儿子买两张票他不同意,假期太短,路途又遥远。都快进二线的人了,对工作依然是一丝不苟,直到最后一刻,他简直是一个工作狂!就是不愿请一天的假。
他开车一惯地小心谨慎,确保途中安全第一。我努力按捺住自己内心的不爽,有意顺从他说,并也向他发出了警告:开车出门前一定要说好话!
快到三叉路口处,他顺着导航怕走错路,也许悟到了我说的话,也不再说不愉快的话了……
送我到机场安检入口处,他帮我背上双肩背包,告诉我准备好身份证,好像他又想说点什么但欲言又止……随后跟上几辆同样送机的车辆。
他看着我, 摆着手,既像是向我告别,又好像是催我赶快进候机大厅,随后转身上车急着赶去上班了。
不知为什么,望着匆匆而去的他,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我在去之前已经是有备而来的精神法宝。我充分利用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易经》中的智慧结晶。分析了我娘俩的八字五行关系。特别是生命科学技术。我学习书法多年,还没有为儿子写过一幅字,我用最擅长的隶书为儿子选取了《易经》中的几个字,“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给了儿子。常言道:母爱是有着无穷的能量,女人是水,水能载舟,包容万物,水无形胜有形!每个孩子都是妈妈心中的天使,定成为国家的栋梁。由此:“水生木。”儿子看着妈妈写给他的字,大声说出来一句话:关关难过关关过……
期间儿子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给自己制定出学习目标计划,每天坚持学习十个小时以上。有时忙于工作达不到他定的目标时,甚至通宵加班也要完成任务。每天晚上下了班从食堂吃点东西!就直接去自习室学习,还有时去图书馆一角。我几时在家熬粥等候着孩子回家。每次来家几乎十一点左右。回家后继续背诵试题卷。
在考试前三天时儿子累的发烧,并喃喃的说:“妈妈我学不动啦!”当妈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儿子你太累了!咱不学了!身体要紧啊!”他看时间紧张,不顾后果,又继续去他的书房背诵答题了……
我不由地感慨“人 ”只有知到他想要什么的时候,谁也阻挡不住他前进的脚步!我是很佩服儿子是一学习狂、工作狂。
儿子发现晚上我等他回家,怕我辛苦、让我早点休息,不让管他的事。有一次他从外面打来电话:“我学习顾不上您老妈,您照顾好自己我就放心啦!”我放下手机眼里流出了激动的热泪盈眶……
孩子为了怕我累,还怕耽搁他的学习时间,尽量不在家吃饭,看到他如此努力上进学习,即欣慰,又受到了鼓舞。还感觉帮不到孩子什么事情,时而内耗、时而内疚不已。
考试前天的晚上为了积蓄能量,我要求儿子提前睡觉,我娘俩备好考场用的资料。儿子说我:“老妈怎么您也像是考试一样紧张啊”当天我早早起来准备好营养早餐,吃完饭陪同儿子一起乘车去了很远的考场!
他在室内做试卷,我在室外为儿子默默的祈祷——
母静子安,母子连心心相牵,当儿子受到挫折时,我抚伤的同时也鼓励着他。通过我娘俩经历过多次的挑战。包括儿子考入重点大学的本、硕、博。这一点儿子是特有感悟,娘俩心有灵犀。事实证明出母亲是助力,更多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并且儿子特别相信他老妈在关键时刻,的确是有能量可发挥作用的!
在儿子法考之前,他父亲就不赞同,原因是怕孩子学习太辛苦。并且说过:不少人都考十几年很难考的!
在孩子的艰辛刻苦努力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更是天时地利人和啊!这不一年多的时间里,两关题顺顺利利通关啦!儿子说:“如果不是妈妈跨省来陪着我,我真的没有多少底气了。”
陪伴考试的过程,孩子感受到妈妈对他的关心与爱,我也在这个过程中积聚了人生的力量和勇气。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江夜雨 ‖ 金乡记忆——李爷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井明新 ‖ 在尊重中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