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如德 ‖ 我家有辆大金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父亲从工作单位回家探亲时,骑来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自行车是一辆青岛生产的载重型金鹿牌,俗称“大金鹿”。大金鹿堪称著名产品,曾经风靡一时,被列为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家里有了自行车,可把我们兄弟几个高兴坏了,这下子可有自行车骑了。自行车是父亲和工友共同出资购买的,平时闲着也没人骑,只是谁探亲时谁就骑着,回到家里走亲访友时骑着方便。
我们围着自行车一边欣赏,一边研究着它的构造。这辆自行车俗称“大金鹿”,也称“二八”大杠,“二八”是指车轮的直径为28英寸,大杠则是指前后轮之间采用坚固的双杠构造。大金鹿的刹车装置比较特殊,采用了前后轮双刹车装置。后轮采用倒轮闸,只要脚蹬子向后轻倒即可刹车;前轮则采用杠杆触闸,用手轻轻捏闸即可刹车。金鹿牌自行车造型美观,坚固耐用,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声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自从家里有了自行车,气氛立马活跃了起来。我们兄弟几个更是兴奋,有事没事谁都想找理由骑下车子。会骑车子的想多骑两次,不会骑的也想找机会练练技术,总之不想让自行车闲着。
村子里的道路本来不好,又被笨重的木轮大车轧出了两道沟,只要自行车骑到了沟里,十有八九会被摔倒。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干脆转移到生产队的场院里去骑。有时骑车时还会引来一些人围观。有个小青年用试探的口气提出他想骑一圈,本来说好的只骑一圈,当车子到了他的手里,骑上三圈五圈也不肯下来。
有一些村民去家里玩时,总是摆弄一下自行车,捏下车铃,试试手刹,一边摆弄着车子,一边打听着车子的价格。有个村民开玩笑说,我要是有了钱也买一辆这样的自行车,带着老婆到处赶集,骑着车子玩个够。他那纯朴的笑脸上,流露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天傍晚,一个中年男子来到我家,说想借自行车去趟老岳家。他还自我解释说,上次骑了一次朋友的自行车,不小心裤腿脚上沾满了机油,这次我专门找了书夹子把裤腿夹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沾油了。自行车被人骑出去了,他等了一个多小时,骑车子的人也没有回来。他说今天太晚了,不能去了。第二天傍晚,他又来借车子,自行车还是不在家,其结果和上次一样,他只好扫兴而归。
他老岳的家离我们的村子不远,多说也就是二里地。这么近的距离,为什么还要借自行车呢?那时候家里拥有一辆二八大杠,绝不亚于现在的一辆豪华轿车。它不仅代表着家庭的经济富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他去老岳家里不为别的,只是想让人家看看他有了自行车。
母亲交代我们说,明天傍晚你们谁都不要把车子骑出去了,如果他再来借车,就把车子借给他。不出所料,傍晚时分,他果然又来了。当他看到自行车在家里放着时,顿时笑得合不拢嘴。他客气了两句,轻松的跨上自行车,嘴里哼着小曲,不紧不慢地向着老岳家的方向去了。
一天早晨,村民二楞急急忙忙地来到我家,说要借自行车到县城给孩子看病。从来没听说过二楞会骑自行车,他觉得对此有些质疑,赶忙解释说,几年前在工地干活时就学会骑车了。他说借车子去县城给孩子看病,摆出这样的理由也不好拒绝。他推着自行车走时,还一再表示中午就能回来。
自行车被骑出去了一整天,到了傍晚也不见回来。让人不免有些担心,心想他不会出事吧?着急也没有用,只好耐心地等着。到了晚上九点多钟,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出门一看,只见二楞急急忙忙,把自行车放在黑暗处,说了声车子放这里了,头也不回地走了。二楞的举动,着实让人觉得不对劲,当把自行车推到灯光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车座子下边的吊簧断了,车子根本就不能骑了。第二天找到二楞想问个究竟,二楞唧唧咕咕,眼睛不敢直视,最后冒出一句,车子借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既然二楞不承认车子是他弄环的,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本来也没打算让他给修车,只是想问问怎么回事。如果他能给主动修车,“二楞”这个绰号不是白叫了吗!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种品牌的自行车也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自行车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奢侈品,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选择交通工具的多样性,各种型号的电动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了普通人的家庭。曾经独领风骚、风靡一时的大金鹿自行车也逐渐被淡化,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李德磊 ‖ 鞋匠春秋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宋军 ‖ 废纸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