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德磊 ‖ 追寻
假日时光的宽裕,就像人的腰包突然鼓起来一样,增添了许多活力和生机。然而,闲暇终有尽,忙活是平常。飞越千山,仍需回归人间。阅尽向往的空旷,于高山之巅,于大海之上,于草原之中,于浩淼之外,都是无人打扰的淳朴和安详,安静得让人感觉有些寂寞和荒凉。穿越茫茫人海,于名胜古迹,于网红打卡地,于繁华商贸圈,都是人挤人,身贴身,热闹和嘈杂得让人想快速的躲避和逃离。
终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又是灯火阑珊处。阅尽万千繁华,丰富的视觉,增加感官。游玩千山万水,胸中酝酿彩墨;穿越长空万里,回首仍识他乡;阅人无数,心中改变无数。在追寻的路上,带上思考的灵魂,如那些圣人先贤的感悟曾经点亮了人类的夜空。在汶上次邱,有孔子曰:“朝闻道,夕时可矣。”在泗水河边,孔子曰:“逝者如斯夫。”南宋大思想家、理学家朱熹虽然没有到泗水,仍然写出《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同在南旺分水龙王庙,清康熙帝下江南时,路经写下“济水平分南北流,山桃花绽古墟头。”毛主席挥毫评说“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运河边,乔羽老先生年轻时写下“我家就在岸上住。”从此大家同唱一首歌,岸上又有了你我他,我们都成了追寻路上的后来人。
年轻的李白在泗水边的石门山送别杜甫,写下《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到晚年时离开济宁南下到敬亭山,作《独坐敬亭山》才发现“众鸟高飞尽”,顿悟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后来人,不能到晚年时才知道自己的“敬亭山”。知道的越迟,越会感觉到山上的风更冷。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实用为先导的当下,求知有用为首选,“理工天下”,所以人必须学会背着食物去打猎,而不是置身于森林去“豪赌”。“用青春赌明天”的前提是青春有为,青春自立,青春不是来自于虚度和梦幻之中。“明天会更好”可以当故事讲,现在的人之中多数需要的是“当下有什么能证明明天会更好?”—空口无凭。
万物生于太极,而太极不是虚无,肉眼中的“虚无”不代表一无所有,它是各种场力的交汇,又可分为两极,阴阳也好,善恶也罢,都是福祸同生,须因势利导。在追寻的路上带着“思考”,让遇见的风景多了灵性,有了温度,生成了精神的反馈和心性的互动。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阮守清 ‖ 家有老是个宝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王冲 ‖ 从《人间有棉》中,打捞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