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宋军 ‖ 齐白石的朋友圈

来源:本站    作者:宋军    时间:2025-02-12      分享到:


众所周知,国画大师齐白石,乃是湖南湘潭白石铺人氏也。算是与我同乡。齐白石祖屋之所在地,叫做星子塘。门前,果然有两口大的池塘,入夜星月映入碧水之中,如同撒满了星星一样。荷叶荷花下,养肥着许多的鱼虾螃蟹,还有其它鲜活的小生命。门前曲曲弯弯的田垅里,种植着大片的水稻,春天绿如翡翠,夏日灿似金黄,如诗又如画。屋前屋后的边角空地,则栽种着瓜果蔬菜,四季飘香四时收取,青蛙虫鸟经常出没于其间。

由此可见,白石老人特别爱好画花草鱼虫,而且画得活灵活现的,那也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啊!比如白石老人画的虾子和螃蟹,水墨淋漓且又栩栩如生,广为世人所称赞,是为一绝也。我也曾学画过,但仅得皮毛而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湖南美术出版社独具创意,耗费巨资历时多年,终于编辑发行精美高档的大部头丛书,即获国家出版大奖的《齐白石全集》,一时间真个是“洛阳纸贵”!近水楼台先得月。实不相瞒,我与湖南美术出版社与时的几位领导,都是同事加朋友;与此书的责任编辑郭天明先生(副总编),更是经常有私交来往,且还有些许共同的话题与爱好。

于是乎,我荣幸地获赠了一套《齐白石全集》的样书,一直珍藏在自家的笔耕斋书柜,至今也不肯对外借阅。记得每次局系统处级干部开会学习,我便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在新印一厂招待所里,缠着郭天明先生讲些白石老人的奇闻。他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我也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天民老兄特别强调,齐白石得益于他的朋友圈,否则不可出现这种人间奇迹!我亦点头同意。

古贤人早有缄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来话长。少年时的齐白石,只是个正宗的平凡的乡里伢子,细活木匠出身。也就是,他专做大户人家的雕花家具之类,比如传统的雕花木床。因为家贫,齐白石并没读上几年的私塾,就缀学转以学手艺谋私。不过呢,少年齐白石非常的勤奋好学,加上又天资聪颖,几乎全靠自学成才,很快就成了名扬乡里的细活木匠。为了雕刻好花板上的花草鱼鸟,他守正创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年轻气盛的齐白石,工作之余坚持挑灯夜读,硬是把一本借阅的《芥子园画谱》,全部描摹下来。但是,齐石白真正实现鲤鱼跳龙门,由普通的乡间匠人,升级为国画大师,那还是得益交上了几位好朋友,又遇上了几位真贵人。最重要的贵人,应该有四位。第一位是王闿运,当时的儒学大师社会名流,青年齐白石有幸成为他的入室弟子,等于一下子打开了一扇天窗。从此以后,齐石齐学画学书学做诗,都有高人指点,都有名士为伍。第二位是陈师曾,在齐白石北漂早期贫困潦倒摆地摊时,能为之指点迷津,从而启动了齐著名的“衰年变法”。经过凤凰涅磐,齐白石的国画艺术,在品味上由纯粹的下里巴人,升华为雅俗共赏的阳春白雪。不仅如此,曾还将齐的画作带往日本展销,一时间墙内开花墙外香,然后又水到渠成,很快就促成了墙内开花墙内香,市场价格从此大幅上涨。第三位是林风眠,第四位是徐悲鸿,两大师级的大画家。是他俩力排众议,硬将民间艺人齐白石,请上了正规的美术学院的大讲坛,为齐自成画派,而且桃李满天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表现平台。

从此以后,白石老人的朋友圈又重新洗牌,不是艺术大师就是社会名流,甚至是权倾一时的高官。他与大作家为友,比如老舍吴祖光等,且合作出不少国画佳作,一时传为佳话。他的弟子,也不泛艺术大师和社会名流,比如梅兰芳和新凤霞。李可染李苦禅等当代国画大师,也出自齐白石的门下。我们湖南的金石书画大家,李立先生也得益于白石老人的点拨鼓励,所以李立老刻有一方感恩谢师的著名闲章,叫做“白石门外”。这当然是自谦之词,毕竟没有正式登堂入室,行拜师大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