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马加强 ‖ 倒春寒

来源:本站    作者:马加强    时间:2025-02-12      分享到:


立春那天,风和日丽,和煦的光芒照着苍莽的大地,本以为春天就这样大大方方地走来了,竟没想到春只是前瞻一下。

第二天寒风四起,凛冽的北风从子时吹来,吹得卧室的窗子叮当作响,声音抑扬顿挫,如歌如诗。夜半听风,不敢与春天联系在一起,全然琢磨着那个冬天,揣测冬的别有用心。日子总时快时慢,快时如春,慢时像冬,快时被人等,慢时有人盼。夜风在窗外兜兜转转了大半宿,那份孤独叫人感同身受,那种寂寞让人黯然神伤,我曾试图推开一道缝隙,让午夜的风连同心事在小窝里停留一番,但我还是没有鼓足勇气,直至梦沉于枕边。

一夜风始终没有走远,就像那些陈年旧事一样,就像那些爱恨情仇一般。当黎明的幕布重新拉开,气势汹汹的风似乎一下子没了踪影。蓦然回首,原来它在那抖动的枯枝上,在那翻卷的草叶间,在那跌宕的人潮里。我不敢断然风的用意,不敢随便拿春将冬置换,毕竟“故天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三天滴水成冰,明晃晃的冰晶随处可见,挂在屋檐下,贴在路沿上,浮在心坎上。扶春探冰,思绪万千,那个冬天仿佛没有结冰的日子,似乎有所亏欠,殊不知这个春天还要弥补。人生常常患得患失,得时如浴春风,失时如落冬窟,得时被人爱,失时遭人弃。春时的冰到底是有所保留的,保留了外在的锋芒,也保留着内在的高傲,只有简简单单的亮,只有明明白白的冷。

午后的春阳当空,照耀着那一处处薄冰,时而透过几缕斑斓的光,时而剥落几滴清澈的水。我尝试着走上路沿石上的冰,尝试着滑动内心的渴望与彷徨,谁料刚一触碰,冰就碎了一地,犹如心碎的刹那间,直教人感觉到冬日里的那股冷,那股险些摔跤而后怕的冷。春来了,不知是冰面易碎,还是脚跟更稳,反正不容易让人摔跤了。

第四日偶遇红梅,凌寒的梅花开得不亦乐乎,粉红色的小脸蛋探出了院墙,自由地晃动在无人问津的早晨,我是在骑行的路上发现它们的。由于雾气朦胧,春光昏暗,朝九晚五的人间小路突然变得漫长,我曾试图沿着春的路线缓慢直行,但还是在墙角数枝梅的地方拐了弯。不用说,凌寒是生命的抉择,绽放是立足的方式,暗香是价值的体现。辗转于梅的仰望,春与冬的轮廓是极其相近的、模糊的、兼容的。

下班途中,我特意去赏梅,无意中发现院子紧闭,锁头斑驳,周遭冷清。我环顾了好一会儿,发现梅是孤独的,也是奔放的,是颤抖的,也是倔强的。兜兜转转,寻寻觅觅,我竟不知是该凌寒还是该向暖。

春之所以还会寒,是因为还有所空缺和奢求,是因为后路坎坎且前途漫漫,是因为温故知新或忆苦思甜。倒春寒,让时光回流一段,让波澜回荡一番,让情感回味一遍,相信终不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