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张庆余 ‖ 同祥公园话同祥

来源:本站    作者:张庆余    时间:2025-02-12      分享到:


一个周末的下午,闲来无事,去县城的同祥公园散心。公园位于护城河北岸,平整清洁的石板路面,掩映在垂柳中。入园三十米许,国家一级唢呐演奏家任同祥的雕像立于一旁。观瞻其容,肃然起敬,不由想起他的“唢呐人生”——

任同祥(1927-2002)出生于山东省嘉祥县大张楼镇任店村,自幼就受到鼓乐班的影响及民间音乐的熏陶。尤其是他的伯父,笙笛、唢呐、鼓板,样样精通。受其影响,任同祥六岁已学会了打节奏,听会了不少民间的曲牌。由于他聪慧灵敏,虚心好学,技艺突飞猛进,十三岁时已全面掌握了上述三种乐器,并开始在鼓乐班里领奏。十六岁他的唢呐竹笛笙的演奏技艺己超过了鼓乐班里的老乐手,跃居乐班首位。他利用鼓乐班四处奔走的时机,每到一地便寻师求艺,悉心钻研。苦学七年,掌握笛曲百首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柳子戏曲牌。在学曲的同时,他又不断地探索将唢呐的某些技法运用到竹笛上,先是把唢呐的重要技法循环换气巧妙地运用到竹笛上,继而又将琐呐的长短花舌、各种吐奏等技法同竹笛的同一技法相结合,并加以交融,使竹笛的技法更臻完美丰富,生动传神、音韵纯美。

I953年,天赐良机——通过层层筛选,任同祥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以一曲《百乌朝风》而轰动全场。同年,他代表国家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器乐比赛,以炽热奔放的激情,嫡熟精湛的技艺,质朴浓艳的风韵,俏丽多姿的格调,成功地演奏了他的代表作《百乌朝风》等唢呐佳作,一举获得了银质奖章。I954年,他又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他的每一次演奏,都博得了高度评价,并荣获缅甸国家金质奖章。此后,他又陆续访问过苏联、波兰、朝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香港、台湾等地,均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从而成为中国琐呐吹响世界的第一人。

1954年,任同样从民间乐手晋升为上海歌舞剧院的唢呐独奏演员,步入民族器乐演奏的职业生涯。他有感于自己在解放后从一位民间艺人成长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决心编创一首乐曲,以抒发对新社会和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在考虑曲名时,他曾顺口编了几句快板:"从前的一枝花,人人厌恶人人踏;现在的一枝花',人人喜爱人人夸。"因此,将乐曲定名为《一枝花》。全曲分散板、慢板和快板三部分,散板采用了山东梆子“哭腔”的音调,旋律波澜起伏,情思如泣如诉,给人以凄楚悲壮、肝肠寸断之感,恰似一个饱经风霜的民间艺人在倾诉自己不幸的过去。慢板部分借用了山东民间曲牌"小游场"中的片断音调,巧妙地熔结成了一个叙述性的段落,旋律缓慢,凄婉从容,犹如向人们诉说过去颠沛流离、四处奔走的生活境况,情深意切,柔美动人。在快板部分,又借用了山东民间曲牌"十样景"中的部分音调和"小桃红"中的片断节奏和音调,以及民间乐曲中常用的"穗子",使第三部分转入激昂热烈,旋律欢畅热情,节奏明朗活跃,气氛炽烈欢腾,与前面凄楚的音调形成强烈对比,把全曲推向了高潮,使人顿觉欢欣鼓舞,表现了解放后民间艺人的欢乐心情。由于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创造性地运用了民间的音乐素材,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和高超的演奏技巧,使这首乐曲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形象生动,情真意切,对比强烈,可谓民族音乐中不朽的佳作。

作为一名从民间艺术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演奏家,任同祥的演奏集鲁西南民间音乐之长,从容自如,干净利落,刚柔相济,声情并茂,独创了许多新的唢呐演奏技巧。尤其是经他创编的《百鸟朝风》已成为琐呐经久不衰的名曲。他整理创作并演奏的曲目还有《庆丰收》、《汉江春早》、《一枝花》、《风阳歌绞八板》、《十八板》、《拾花轿》、《凡调开门》、《一江风》、《平调娃娃》、《驻云飞》、《越调娃娃》、《花调长彦歌》、《小游场》、《山坡羊》、《刘巧儿》、《断桥》、《穆桂英挂帅》,以及新曲目《众手浇开幸福花》、《又是一个丰收年》、《钢花》、《迎春锣鼓》等。他首吹的《山村来了售货员》,以恢谐生动的情趣塑造了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售货员形象,颇为传神。几十年来,任同祥除了在上海音乐学院兼教外,还为各类艺术团体培养琐呐演奏员及琐呐爱好者近百名,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有他的学生。1989年出版了《任同祥唢呐曲集》。

1955年,任同祥在北京结识了笛艺名家刘管乐,并向其学习竹笛技艺,刘管乐便演奏了自己的代表作《荫中鸟》等名曲。任同祥随即也用竹笛绘声绘色地吹奏了许多鸟鸣,又演奏了自己的代表作《一江风》等佳曲。刘管乐听后异常惊讶,并赞佩任同祥的笛艺十分高妙,格调独特,不同凡响。1956年,任同祥与笛艺名家赵松庭应上海唱片厂之约,联合录制了一张唱片,赵松庭演奏其代表作《三五七》(根据浙江婺剧改编),任同祥演奏其代表作《一江风》(根据山东柳子戏曲牌改编),这张唱片传播甚广,影响深远。1993年8月,他们又同时应台湾有关部门邀约,赴台教学演奏,赵松庭意味深长地向任同祥提及这张颇有历史意义的唱片,并引以为悦。任同祥自灌制这张唱片后,再未登台独奏过,这张唱片也成了他竹笛独奏的告别之作。

2002年,这位国家一级唢呐演奏家,上海歌舞剧院首席演奏家,上海歌舞剧院、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民族管弦乐研究会常务理事,享有“世界唢呐大王”之盛誉的任同祥,与世长辞。嘉祥人民为了纪念他,特意修建了这座同祥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