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张化纪 ‖ 菏泽求医记

来源:本站    作者:张化纪    时间:2025-02-17      分享到:


      过年期间,妻子的“老寒腿”毛病又犯了,走起路来有点吃力,听说菏泽牡丹区有个针灸高手,可以做到“针到病除”,于是,我们一家三口便开启了一场拜访“神针”之旅。

      从金乡出发,到菏泽市牡丹区杨维明康复诊所大约100公里的路程,用时大约两个小时。诊所在一南北大街的东边,门口的硬化路面坑洼不平,车辆无序地摆放着,像极了我们老家附近的偏远乡镇的临街铺面。

      走进诊所,可见只有一大间套房(一个大外间,两个小套间,外间是治疗室,有四张床位,左边的小套房两个床位,右边的小套房是私人生活空间)。此时,杨维明医生正在给患者把脉问诊,嘴里娴熟地叼着一根烟,似乎与医生的身份有点违和。通过进一步接触了解,这是一个家庭式诊所,大夫三人,夫妻二人外加儿子,三个人,三杆烟枪,也算是家庭诊所的一大特点吧,看着盘旋上升的一个个烟圈,我当时就想,如果是孕妇来此就诊,将会如何应对这三杆烟枪呢。

     我跟杨大夫打完招呼不久,就轮到给妻子看病了,一边看着妻子带过来拍的片子,一边很有把握地说着治疗方案。我及时地恭维了一句: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听说这里有“神医治病”,希望能够“药到病除”,杨大夫立马对我的用词进行了了纠正,他说:不是“药到病除”,而是“针到病除”。他接着很幽默风趣地说到,我保证让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痊愈,如果病情复发,那就要等到60年以后。这句话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对于年过半百的我们,别说六十年不会复发,就是三十年不复发也基本上够用了。虽然这句话属于玩笑话,但从他专注的眼神,熟练的操作以及络绎不绝前来求诊的患者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神医”的存在和“神针”的魅力。

      在这里治病,不吃药,不打针,只进行针灸和针灸后的按摩。一个疗程一般为十天,每天一针,一针80元费用,一次性收取一个疗程的费用800元,对于从外地来的患者,为了减少治疗天数,也可以一天针灸两次,每次间隔要在20到30分钟之间。和我们老家一样,停车一直是个很头疼的问题,我开车转了两圈,才在一个鞋子专卖店外边停下,好在那个店里的老板很是和善亲切,让我对牡丹之城的菏泽市民充满了好感与敬意。

      第一天的针灸,顺利而完美。也许是心理作用的原因,妻子针灸按摩结束后,感觉症状减轻了不少,让我们对前来就诊充满了更多的踏实、庆幸、安心和期许。由于路况不佳,车辆行人众多,当我们返回家时,已经到了下午五点左右,于是我们全家一致决定:入住菏泽牡丹城,免除来回奔波苦。

       从网上订酒店,从网上查商场,从网上寻美食,都是由焱儿一手搞定的。感谢网络为我们出行提供了如此多的便利,也感谢上帝让我们当年拥有了第二个宝贝千金。从而让我们的求诊问医之路变得温暖而幸福。在女儿的助力下,结束治疗后的我们,就开车前往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去佳和城购物广场欣赏琳琅满目的手工制作,去古城小吃街品尝地方美食,去菏泽影视城观看《哪吒二》,去窄窄的巷子里喝当地人称道的“鸡蛋脑”和“小糖糕”等等等等……

     俗话说得好:人吃五谷杂粮,谁没有个小病小灾的?有了小病小灾时,我们用平常之心去对待就可以啦。求医问诊的过程,没必要搞得心神不宁、紧张兮兮的,有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会对祛除疾病大有裨益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战胜不了的疾病和困难。

      这次治疗还没有完全结束,这次治疗效果还没有得到最终检验,但治疗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还是特别温馨暖心的,无论是态度和蔼可亲的主治大夫,还是笑容可掬的鞋城老板,甚或是餐馆服务员的那声问候,都让我对我们的邻居— —菏泽,充满着善意与温暖。都让我对这次带妻子治疗有了一种“不虚此行”的美好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