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张印成 ‖ 我与“微山湖品牌”的创牌之路
微山湖荷叶茶
1998年,那段被热血与激情填满的军旅生涯,在我的人生中落下了帷幕。我恋恋不舍地脱下军装,它承载着往昔无数次的荣耀时刻,每一道褶皱、每一颗纽扣,都藏着一段深刻的回忆。告别军营后,我毅然转身,一头扎进了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荷叶茶的研究世界。
复员之初,按照安置政策,我迎来了两年的工作等待期。命运似乎在此时悄然埋下伏笔,这个看似漫长的等待,竟成了我与荷叶茶缘分的开端。我一头扎进荷叶茶的生产制作研究中,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就好像是在茫茫人生路上,终于找到了命中注定的使命。即便荷叶茶在当时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仅仅遵循代用茶行业标准,但这不但没有削减我探索的热情,反而像一把烈火,让我的热情熊熊燃烧。
荷叶采摘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多得超乎想象。采摘时间不同,荷叶的鲜嫩程度和营养成分便有着天壤之别,而这些因素又像无形的手,紧紧把控着荷叶茶的品质。为了找到最完美的采摘时机,无数个黎明,天色还未破晓,我就已经匆匆赶到荷塘边。在那片被晨雾笼罩的宁静天地里,我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荷叶在不同时段的细微变化。清晨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随着时间推移,荷叶的脉络、色泽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这些细微之处,都可能成为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我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就像在书写一部只属于荷叶的独特日记,每一页都满是对茶叶品质提升的期待。
在荷叶茶成品的制作工艺上,蒸青、晒青、发酵等工艺各有其独特之处,每一种都像是一座神秘的宝藏,藏着不为人知的奥秘。我一头扎进反复试验中,日夜钻研,一心只为找到最适合的制作方法。同时,我四处搜寻大量资料,进行了无数次实验,试图深入探究荷叶茶的经济价值与功效。那时的我,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鲜荷叶最佳采摘时间的摸索和制作工艺的研究上,对荷叶茶具体功效的钻研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荷叶茶的经济价值,在那个阶段被我暂时搁置在一旁。毕竟在当时,微山湖的土特产主要就是咸鸭蛋和松花蛋,荷叶茶还只是一个刚刚出现在大众视野,无人问津的新鲜事物。
时光匆匆如梭,二十多年的岁月在忙碌的研究与探索中悄然流逝。终于,在2007年,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第一锅蒸青荷叶茶在我的不懈坚持下成功问世。当那浓郁而独特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清新的口感在舌尖缓缓散开时,我心中满是欣慰与满足。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最美好的回报。次年,晒青荷叶茶也正式推向市场,凭借其独特的风味,迅速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
2012年,是我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年。我有幸前往人民大会堂参加“2012自主创新品牌”大会,在那里,我受到了全国政协王文元副主席的亲切接见。会议现场,我还得到了国家工程院刘仁怀院士的悉心指导,这为创新的温性发酵荷叶普陀礼茶理念奠定了初步基础。这款茶巧妙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元素融合在一起,一经推出,便迅速吸引了市场的注意,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同年9月27日,我有幸代表省、市、县三级政府参加由农业部主办的“中国第十届中国国际农博会”。在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农展品中,“荷为贵普陀礼茶”作为唯一入展的荷叶茶产品,在展会上大放异彩。展会期间,时任山东省分管农业的贾万志副省长亲切接见了我,他在对微山湖区荷叶茶产品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还提出了许多科学的指导意见,这让我对荷叶茶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后一直到2020年,我先后两次荣获“山东省品牌文化奖”。另外,2012年在中国旅游协会指导下,由山东省旅游局、济宁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曲阜孔子文化节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中,“荷为贵荷叶普陀礼茶”凭借创新的品牌理念和设计,荣获大赛银奖,这也是该次大赛中唯一入选的荷叶茶产品。在这以后的时间里,我始终未曾停下探索的脚步,持续致力于荷叶茶制作工艺的改进和功效的提升。为了学习先进的茶叶制作技术,我充分利用节假日及其他各种机会,先后奔赴日照、崂山、泰安、安溪、武夷山、七彩云南、福鼎白茶等众多茶叶产区。每到一处,我都虚心向当地的茶农和制茶师傅请教,实地考察各种茶叶的制作标准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中国工程院刘仁怀院士、山东农业大学黄晓琴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骆承烈教授、衢州南孔掌门人孔祥楷老师、江苏省肿瘤医院博士生导师沈波教授、徐州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韩正祥教授、山东省茶文化研究会首任会长、“南茶北引”倡导者谭启龙会长、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赵植业教授等多个健康与文化领域相关专家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宝贵建议。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最终将产品定位于兼具文化与功效一体的“荷为贵!何为贵?贵在养生、贵在健康”的“温性健康荷叶普陀发酵礼茶”。
在持续创新的过程中,微山湖区陆续涌现出许多荷叶茶厂。虽然我的创新成果不断被模仿,但我始终坚信,用心和坚持所铸就的成果是无法被轻易复制的,我的成就也从未被真正超越。这项发明创造就像星星之火,在微山湖区迅速点燃了一个新兴产业。从此,微山湖区的土特产不再是“两蛋”独大的局面,荷叶茶逐渐脱颖而出,占据了主导地位。作为文化礼品,它的价值愈发凸显,成为了微山湖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更多人通过这一杯茶,认识了微山湖。
莲子手串
2013年7月20日,我前往济宁万达广场,与星光大道的“草根王三妮”“荷之声组合”“山东姑娘”等人一同参加文化汇演活动。这次看似平常的活动,却彻底改变了我的业余生活轨迹。活动结束后,我和朋友相约前往水泊梁山遗址清淤施工现场收购炭化的古桃核。万万没想到,在梁山虎头峰平原水库清淤施工现场,我意外发现了大量出土的宋代古莲子。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莲子,仿佛带着神秘而厚重的历史气息,冥冥之中与我有着不解之缘。我毫不犹豫地当场收购了大批古莲子,用我的天籁轿车满满装了一车。由于莲子太过沉重,四个减震器竟被压坏了三个。
回到家后,我利用小半年的业余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些古莲子的研究中。我精心地将它们制作成蕴含着佛家文化的手串、佛珠等文玩礼品。这些凝聚着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的礼品,我赠送给全国各地的朋友,也因此收获了许多珍贵的友谊。在这期间,我有幸与陈真扮演者梁小龙老师、《大宅门》导演郭宝昌老师、《三国演义》剧作者刘树生老师、《大风歌》导演黄健中导演、八一电影制片厂王晓棠老师、曲艺家协会姜昆主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市旅游专家组成员《全国旅游基础知识》主编吕龙根教授、演员倪大红老师……等文艺文化界的前辈们结缘。以千年古莲子手串为媒介,我将这些饱含心血的作品赠送给他们,借助他们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宣传宋代古莲子手串的文化品牌价值以及微山湖旅游品牌。他们对我的古莲子手串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让我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心。
此后,莲子手串制作也被很多人模仿,在微山湖各个旅游景点都有售卖。但和荷叶茶一样,模仿者始终无法触及到我作品的核心,无法超越我品牌的核心价值。后来听说荷叶茶有人申请了地理标志产品,莲子手串制作也有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也从侧面有力地证明了这两个产业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作为这两个“小产业大市场”的创始人,能为微山湖区老百姓创造价值,带动大家增收致富,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但看到市场上一些模仿者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糊弄和欺骗消费者,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真诚地希望大家都能本本分分、实实在在做人做事,一起为大美微山湖的旅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片美丽的湖区能够持续绽放光彩。
荷叶茶与莲子手串,如今已成为微山湖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礼品。它们承载着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中,从最初的小众尝试,,一步步发展至如今的繁荣兴盛,已然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微山湖的各个旅游景点,荷叶茶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吸引着游客驻足品尝;莲子手串的古朴质感,也让游客们爱不释手。它们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是传播了微山湖的特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这片美丽的湖区,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展望未来,我满怀期待与决心。在微山湖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我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在全国上下高质量发展一盘棋的大好形势下,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利用业余时间,投身于创新创造的浪潮之中,深入挖掘微山湖的文化内涵,结合市场需求,努力为微山湖旅游发展再研发创造出更多既富有文化价值,又具备可观经济价值的产品。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创新,一定能为微山湖的旅游发展添上更加绚丽的色彩,让这片美丽的湖区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领略它的独特魅力,让微山湖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秋枫 ‖ 冬天的告别 (外一章)
- 下一篇:下一篇:「随笔」芳语馨声 ‖ 破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