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李瑞华 ‖ 二月二
人都说,不过二月二,还是年下。是说春节到二月二之间的这段时间,年味还未走远,只有过罢了二月二,才算是真正过完了年。
“二月二,龙抬头”,说到这龙抬头,鲁西南地区还有个传说,说武则天当了皇帝后,玉皇大帝非常生气,于是降罪人间,命四海龙王三年不准下雨。有一条青龙可怜百姓,就私自降了雨。玉帝知道后,勃然大怒,便把它压到大山下,并说,金豆开花才能释放它。可是金豆怎么能开花呢?有一个聪明的人发现,大豆的颜色不就是金黄色吗?恍然大悟,于是他把大豆丢在锅中炒,还真的炸开了花。这件事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了,家家户户都开锅炒黄豆。灶王爷,土地爷纷纷向玉帝禀告,玉帝感知了人间的诚意,只好放了青龙。打那,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料豆的习俗就延续下来了。
除了“炒料豆”的说法,在老家,还有二月二剃头、围灰囤等习俗。
(一)剃头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传说清军入关时,强行要求汉民剃发去辫,而汉民则由于心怀故国,相约正月里不剃头,以示不忘旧君,称为“思旧”。由于时间久远,传为谐音,口口误传,逐步理解成了“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辞,其实都是误传,并无考证依据。
现在的人们,不再选择在二月二剃头,往往正月初六理发店一开门,就有理发的,早已不在乎这些陈年旧俗。
(二)炒料豆
幼时,记忆较深的是,家家要料豆。所谓料豆,就是黄豆。炒好了就叫“蝎子爪”,有甜的,有咸的。每年的二月二清晨,睡梦中的我就会被嘭嘭地爆豆之声惊醒,原来是婶子大娘们聚在一起炒“蝎子爪”。母亲说吃了这“蝎子爪”,不会被蝎子咬,小孩不会长獠牙,庄稼一年不会生病虫害。
“蝎子爪”炒好后,小孩子们都装满了布兜,去学校带着,遇到同学,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品品谁家炒的好吃。“二月二,炒蝎子爪,大娘婶子给一把”,孩子们无论去谁家,主人们会热情地拿出料豆来招待你。这天不允许喝糊豆(用面粉做的汤),特别是家中有属龙的更是不行,传说怕糊龙眼,命不长寿,这天只能吃饼、水饺。水饺馅是从农田中挖的荠菜、春节的肉,加以佐料制成。这天妇女不能在房中梳头,不然,屋中会掉蜈蚣。而且,妇女也不能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
(三)围灰囤
围灰囤也是二月二的一个重要习俗,早晨,我们还在熟睡,母亲早早起来,从锅灶中用簸箕掏出一些灰来,用一只手托住簸箕,然后用另一只手操纵簸箕,在院子里撒了一圈又一圈,嘴里还念念有词:“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这圆圈就意味着粮仓,也就是老家所说的“囤”。围完囤,搁上几撮粮食。然后,还要在囤的一旁打上一个长方形的梯子,这预示着今年收成好,收的粮食大丰收,需要踏着梯子方能到囤顶上去取。末了,在大囤四周,母亲还要打几个小囤,亦同样放上几撮粮食,叫做小囤,寓意着庄稼丰收后大囤满小囤尖。
如今在人们眼中,许多民间的习俗,都变得十分淡化。但对我来说,那炒料豆、剃头和围灰囤的习俗,却在我的记忆中越来越清晰,父母双亲不在了,就很少再去老家。不知道今年的二月二,老家的乡亲会不会在院子里围灰囤和炒料豆,深深地牵念着。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翟士峰 ‖ 二月二,料豆香喷喷
- 下一篇:下一篇:「随笔」井明新 ‖ 二月二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