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葛峰 ‖ 入骨相思知不知
一千多年前,一个暮春的午后,在鱼家低矮阴暗的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女诗童鱼幼薇。鱼幼薇当时还不满十五岁,生得活泼灵秀,灼灼其华。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么不相称,不禁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想起路上正遇柳絮飞舞,于是写下了“江边柳”,让鱼幼薇以那三字为题赋诗一首。鱼幼薇略作沉思,一会儿,便在一张花笺上飞快地写下一首诗:“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温庭筠反复吟读着诗句,为那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而倾倒。从此,温庭筠经常出人鱼家。为小幼薇指点诗作,尽力周济鱼家母女。温庭筠和幼薇的关系情同师生,爱如父女。
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南方。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他,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心明如镜的温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屡试不第、备受权贵排挤打压的温庭筠觉得结识幼薇是上苍对他的眷顾,此生已经无憾了。温庭筠又想到年龄相差32岁,自己又奇丑无比,绰号“温钟馗”,怎能配得上如花似玉的幼薇?他把感情深深埋在心里,不曾流露。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一颗芳心暗许,温庭筠离开后,她第一次借诗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的心声。
温庭筠回到长安后,见到了痴情的鱼幼薇。名满京城的才女不再掩饰自己如滔滔江水奔涌的情感,她要在意中人面前痛快淋漓地倾述。温庭筠心中却盛满了痛苦,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无情的岁月隔开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年龄的差距使温庭筠永远站在了感情的彼岸。才高八斗、一身傲骨的温庭筠并不惧怕世俗的眼光,也无畏各种流言蜚语。他想到一旦自己离开这个残酷的世界,可爱的姑娘如何渡过慢慢的余生?温庭筠觉得没有了爱的资本,选择了离开,含泪又去了江南。
他离开后,她朝思幕想,锦书不断,但却没有得到一封回信。温庭筠如一朵白云不知飘到哪里去呢?鱼幼薇的心也跟着漂走了。
烟雨江南,柳绿桃红,但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温庭筠的心中已装不下那份思念之情,痛苦如毒蛇撕咬着他麻木的心。他几乎夜夜无眠,幼薇楚楚动人的身影不时浮现眼前,那哀怨的目光如鞭子无情地抽打着他,时时拷问他的灵魂。那夜,月光倾城,斑驳的树影摇落一地的思念。他披衣站在院中,缱绻之情在心中起舞,奋笔疾书写下了《杨柳枝》: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爱过才知情重,醉后方知酒浓。再次回到京城的温庭筠曾想轻轻拉着幼薇的手说:我愿意!但,这个念头稍纵即逝。世上没有比爱再艰难的事了,爱一个人是为了让她幸福,绝不能给她带来伤害!爱之深,痛之切,温庭筠觉得放手是爱她的最好方式。
咸通七年(866),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再次遭贬,在这年冬天抑郁而终。数年后,孤苦无依的鱼幼薇离开了人世。“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这辈子唯一爱过的一个男人,他的名字叫——温庭筠!”临终前,她哀叹:“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已在天国的温庭筠有没有听到那声哀叹?能否想起那句诗: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葛峰 ‖ 细雨中的节气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葛峰 ‖ 平凡生活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