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随笔」张阿芳 ‖ 电影《画皮》及往事二三

来源:本站    作者:张阿芳    时间:2025-03-04      分享到:


看电影《画皮》及往事二三 

蒲翁的《画皮》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某种程度上可说是代表作,谈《聊斋》必谈《画皮》。23年我去蒲松龄纪念馆,印象很深的吴作人楹联:

岂有真狐妖,前贤形此箴世

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说是单为《画皮》写也不为过。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篇寓世恒言,套上一张画皮的岂只在鬼域。

我这里说的影片《画皮》是1966年鲍方导演版的。

78年后,文艺的春天来了,一大批优秀的老电影得以重新上映。春风也度玉门关,我们小城也放映了许多经典的老电影,例如《早春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外国电影也有,《简爱》、《巴黎圣母院》、《佐罗》,也包括一些香港电影,《假婿乘龙》、《三笑》,还有这部《画皮》。

我是在南山拖的露天电影院(我童年的“天堂电影院”)看的,晚上回到家,吓个半死,不敢睡觉,脑海里都是青面獠牙的厉鬼,伸出爪子挖心的画面。

愈恐怖愈吸引人,我堂姐就爱模仿这个画面,伸出手,跳着走过来,大声叫着“挖心,挖心。”

现在从网上看所有的挖心的场面已经删去了,还删去了王生心脏被放进胸腔得救的画面。

我们看的可是实实在在未删节版,据说曾吓死过一个心脏病患者。

这部电影的主演是朱虹,非常符合大众审美的明星。即使放在现在,以现代人的审美,也是标准的大美女。身形高挑,眉似弯月,目如秋水,肤色白皙,妥妥的古典美人。

我还看过朱虹主演的《金鹰》,这部电影是64年拍的。在我们这里上映时是冬天。一个傍晚,租我婶子家房子的一个嫂子,说带我去看电影,茫茫的大雪过后,母亲担心骑车不安全,要我们别去了,我怎么舍得放弃,急急忙忙坐嫂子的自行车去了。

看完电影后,我们走在白茫茫的天地间,回味电影的情节,雪映得世界都明亮起来了,晶莹剔透。

这个嫂子后来招工去了磷肥厂,她从我的世界消失了。她叫小英,她的女儿叫梅梅。

现在磷肥厂也没有了,物换星移,说得文艺一点,人生就是不断地相遇和告别,有的人只能陪你几站,或一站。

朱虹女士仍健在,和她同时期的同样有名的明星还有大名鼎鼎的长城三公主:夏梦,陈思思,石慧。

陈思思是老版电影《三笑》中秋香的饰演者,她还和《画皮》中王生的饰演者高远有过短暂的婚姻关系。

我在徐叶翎老师(他是朱复戡弟子)家听他闲谈,以前,他去泰安拜访老师,囊中羞涩,只是买几个黄金梨带去,老师也非常高兴。

那时,朱老住的地方通往室外的下水道阴沟堵住,致污水泛滥室中,可他抱着乐观态度,即景成诗:“临沟观泻瀑,倚枕听鸣湍。”又云:“篆刻,方寸之地足矣;书法,方尺之地亦足矣。”“当时,陪朱老生活的是葛老师。”徐老师说。

我没有在意。

就是夏梦的母亲。”

我大吃一惊,问徐老师,就是那个演电影的夏梦吗?据说金庸写黄蓉就是依照夏梦的样子写的。

金庸曾说:“西施怎么美丽谁也没有见过,我想应该要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徐老师笑而不语。

另一位就是石慧了,也是一位仍健在的女明星,我以前爱看《大众电影》,记得有一篇石慧的访谈,写她唱歌,歌曲是王洛宾的: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我的青春也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