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新春快乐 ‖ 难忘

来源:本站    作者:新春快乐    时间:2025-03-06      分享到:


       故土难离,离别亦难忘。不仅仅是因为熟悉与习惯,更是因为这里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不论何因,每一次归来,即便是短暂的停留,也能让亲情和着土香使灵魂得到安宁与滋养。老家老土屋里用泥坯垒起的学习台和旁边的土炕,是我永恒的记忆。这些由黄土水混合成泥,泥中加入麦穰,相当于水泥制件中的钢筋,放入脱坯模具,脚踩实,手抹平、日晒风干而成的泥坯,坚硬如石,不仅是房屋墙壁的用料,更承载了最初的学习梦想。

       孩提时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上学时教室屋山墙抹上泥刷上墨汁就是黑板,泥台子就是课桌。上联中时,看到水泥黑板木制书桌,不亚于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样惊讶。家里的情况更是马尾拴豆腐——没法提了。平日里蹲在门嵌上看书,就着膝盖或趴在门砧上写字。能有个坯台学习写作业,那是做都能梦笑醒的事。每当阳光透过窗户,斑驳地洒满坯台,或昏暗油灯放上坯台,一切都变得柔和而温馨。兄妹轮流会站着或坐在土炕沿,膝盖轻轻抵着坯台边,手中紧握着铅笔,在泛黄的牛皮纸订成的作业本上一笔一划地书写着未来。坯台凹凸不平的表面,既是我们兄妹衣袖磨损的印记,也是岁月和风霜留下的痕迹。土炕,这个北方特有的取暖设施,在冬日里散发着融融暖意。我家的土炕不能取暖,间隔成三个五十公分的坯洞,洞内存放东西,洞上铺箔,箔上铺席,夏天透气凉快。冬天箔上铺麦秸褥子,松软暖和,那是一种直击心灵的安慰,绝不亚于现在席梦思羽绒被的感觉。寒来暑往,泥坯土炕,学习课本课外书,都是不可或缺的伙伴,陪伴着我度过了苦涩却快乐的童年。

       童年的快乐真的很简单纯粹,没有如今的学习压力,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却也因社会条件所限,不乏与饥饿病魔生与死抗争的考验。生存上的多舛,学习上的磕磕绊绊,培养了我坚强乐观,不甘人后的人生观。它像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在我的心里,伴随着我多半生的拼搏励志。时下,老夫聊发少年狂,难忘那坯台土炕,伴我度过艰难岁月。冬日麦秸褥暖身,夏夜透气席凉心。兄妹共学牛皮纸,一笔一划绘未来。快乐童年虽简朴,却满载坚强与乐观。岁月流转,那份纯真与坚韧,仍激励我前行,在人生路上不断追寻梦想的光芒。正如诗曰“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乙巳仲春于警韵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