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季芹 ‖ 家教家风的传承

来源:本站    作者:季芹    时间:2025-03-06      分享到:


孔子家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风箴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我丈夫的工作很忙,每天早上七点从家出发,晚上十点之前没回过家。连平时的星期六,星期天都不能保证休息,就更别说节假日了。我从没抱怨过,无怨无悔地支持他的工作,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他主外,我主内,我们分工明确,互相理解。照顾孩子,辅导学习,接送上学都交给了我,丈夫能给予我们的,只有爱和感谢。用他的话:“爱,就是付出!”当然,他也会尽最大努力,不去应酬无紧要的酒场,抽时间陪着我们。“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诠释了家庭里爱的真谛!

新时代的女性,既要照顾好家庭,还得有自己的工作,内外兼顾,还好,有家里老年人的默默支持,有和谐温暖的家庭做支撑,我从业工作岗位的二十多年里,几乎每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有付出就有收获!

百善孝为先,父母养我小,我养父母老,父母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并把我们抚养成人,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给予我们人生的方向。我们应该感恩,孝敬老人。对于孝敬不仅仅是物质的帮助,更多的是给予足够的精神陪伴。

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会带着母亲踏春巡游,开车周边逛逛,带着帐篷,拿着零食,装上饮用水,看花,观山 ,玩水,挖野菜,看着老母亲开心的像个孩子,我们做小辈的特别高兴!玩累了,到饭点的时间,就找个饭馆,寻些母亲喜欢吃的饭菜,让她老人家换个环境,找寻她年轻时候的感觉!每当这个时候,母亲会意味深长地说,“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不求升官发财,只求健健康康!”

记得父亲生病了,是阿尔默茨海默症。这个病需要家人全天候的照顾,起初吃饭的时候,饭菜会洒落桌子上,弄到衣服上,餐桌底下,满那都是。大小便不能自理,穿衣,洗漱等需要家人的帮助,忘记自己的身份,家人的名字也不记得,有时会有攻击,骂人的行为。生活能力显著下降。最可怕的一次是他出现迷路,找不到家住哪里了。是这样的,那年冬天早上,我出门买早点,无意中没有把门锁上,父亲就从家里走出去了。找不到他,我们百感交集,报了警,几番周折,找到了父亲,看到冷风中,穿的单薄,头发凌乱,满眼无助的父亲,家人们泪流满面,从此以后更加悉心照顾。后来父亲住院了,我们衣不宽带,无微不至地陪伴三个多月,最后临走之前,父亲清醒了,拉着我的手说,“都是爸爸不好,拖累你们了,你们要好好的生活。”望着父亲慢慢闭上的双眼,我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父亲早上陪着我跑步的情景,走在山野中,父亲告诉我,这草,那花的民间的妙用。父亲平时的言传身教,犹如春雨润万物,侵入我的身心。印证了那句,“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父亲是山,给我们依靠,父亲是大海里的灯塔,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响应国家号召,晚婚晚育,只生一个好。我们只有一个女儿,但是从小到大,从没对她娇生惯养,勤俭节约,独立,自强,感恩,是我们一直灌输给她的。不攀比,做自己,多读书。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她去书店,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孩子特别的享受和满足这种书海为伴的环境,这也是孩子最盼望的幸福时光。付出就会有收获,孩子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期间表现优秀,年年拿奖学金。机会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满意的工作,实现了个人价值和梦想!

人们常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孝敬老人,用心教导孩子,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这才是家风,家教的传承。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意气风发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