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随笔」马加强 ‖ 以爱之名,共赴美好

来源:本站    作者:马加强    时间:2025-03-11      分享到: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我再次走进了微山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该机构位于微山县城西首,建筑宏伟,设施完备,集中设有微山康立医院、微山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微山县精神卫生中心、微山县残疾人托养中心等部门。2011年到2015年,我曾以残疾人专职人员的身份在托养中心工作了五年,对这里的感情颇深。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于残疾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的残疾人事业欣欣向荣,身边的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更是有了新气象和新面貌,着实叫人既欣喜又激动。

绿草青青,花苞欲放,静谧的县城西首氤氲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走进微山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有幸见到了负责人仲坤副院长,她也是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聊起眼前的“幸福家园”,仲院长感触颇深。她说,残疾人事业是一份极其崇高的爱心事业,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齐心协力下,得以快速发展和进步。要想做好残疾人工作,就必须用心、用情、用爱,必须要有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要像守护自己的小家一样来守护这个家园。随即,在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的引领下,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这个幸福家园。


1


在一楼,我们走进了“康立如康家园”,这里也是微山县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宽敞明丽的工作区整洁干净,井井有条。三十余名精神类残疾人正在各自的操作台上做着手工。尽管手工流程相对简易,但他们仍旧全神贯注,认真地完成每个操作步骤。辅助老师在每个操作台前来回查看,脸上的笑容是给予学员最大的肯定与赞赏,期间还会悉心指导新加入的学员开展工作。在“成品展示区”,我们看到了他们用藤条编织的篮筐、用珠子串成的星星、用布料缝制的玩偶,其作品精巧、精致且精美,怎能不叫人连连赞叹?

过去,这里曾是我们的餐厅,大家只有饭点时才会来此就餐。时光荏苒,竟没想到这里俨然一个小型工厂,而对他们而言,又何尝不是编织梦想及希望开始的地方。同样的地方,被不同的光线给照亮,给予着残疾人兄弟姐妹不同寻常的力量。

负责人告诉我,这两年,县残联和机构领导都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倾注很多,积极对接了周边的很多手工加工厂商,找出了更适合这个群体从事的手工活。此外,还会定期组织开展义卖活动,他们所创造出的一切价值最终都归属他们,继而让他们更有认同感与获得感。一些精神类残疾人从这里康复回家时,都会带上他们的这份劳作的“工资”。我听后连连点头,不禁为他们叫好。


2


机构的二楼和六楼是残疾人的康复中心,我们在康复中心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逐一探访了每个功能科室,走道两旁的墙上挂着多面鲜红的致谢锦旗,着实令人心头很暖。据介绍,近年来各级残联对残疾人康复治疗的投入很大,县康复中心也进一步充实了先进的设备和专业人员,对患有小儿脑瘫、自闭症、智力低下儿童的治疗矫正有很大帮助、继而让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康复治疗。

在个训室,我们看到专业的老师正在一对一给智力低下的儿童上课。孩子活泼可爱,仰着小脑袋盯着老师,明亮的眸子里满是渴望。老师一边手把手的教授知识,一边用眼神与孩子交流,像是带自家孩子那样的和蔼可亲。在感统训练室,我们看到两个年龄稍大的自闭症孩子正在做平衡训练,老师在跟前指导。两个孩子面对着面,踩着翘板,拍着皮球,在练习中快乐,在快乐中练习。发现我们时,俩孩子先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悄悄流露着他们的成长与收获。

康复中心的负责人告诉我,其中的一个自闭症孩子已经在这里康复治疗了十多年,其母亲每天都在隔壁守候,一来二去,大家相处得都像亲人一样。没想到,我们转身就碰到了孩子的母亲。聊及孩子在此治疗康复的点滴,其母亲一脸欣慰且激动不已......她说,当初为了给孩子治疗,把家里的房子都卖掉了,后来经人介绍来到这里,不仅摆脱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也看到了孩子一步步向好的状态,要感谢残联和机构给予他们的无私扶助,感谢这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相信孩子会在大爱中越来越好。听罢,我也不由得激动起来,不禁要说,幸福有时来得很突然,且又如此简单。


3


托养中心位于机构的五楼,主要提供免费的托养托教服务,集中托养适龄且具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智力障碍残疾人。在乘坐电梯前往的过程中,我一下子想起了当年参与托养工作时的那句标语,“托养一人,解放一家,服务一片”,我想这便是托养工作的意义所在吧。重回结下深厚感情的老地方,瞬间有了许多新期待。

见到他们时,他们都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其中还有两三个我认识的老学员。从那一个个笑容灿烂的脸蛋上,我能够捕捉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感知他们内心的小幸福。在这里,他们不仅有按时的一日三餐,而且还有形影不离的伙伴;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学到很多生活知识,而且还能体现他们应有的价值。有学员指着楼下高兴地对我说,他们前几天也参加了植树活动,我向他竖起大拇指,他脸上的笑容瞬时绽放成了一朵春天里的花。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参观了他们的宿舍,室内整洁,空气清新,被子叠得有模有样,物品摆得井井有条,丝毫不逊色于中学生的宿舍。据了解,每天早上,生活老师都会带着学员整理内务,教他们如何铺床叠被、收拾物品、换洗衣物,让他们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让学员在生活的点滴当中懂得自立、自强、自信。学习程度好的学员还会主动地带头去做,由兴趣产生乐趣,这也是他们认知学习的一个美好过程。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听说托养中心的老师还会经常带领着学员在院落里散步、做游戏、简单劳作,让他们感知四季变化和世间美好,进而获取大家所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再当伫立在微山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前,人道、博爱、奉献,六个红色大字在明媚的春光里熠熠生辉,这是一份多么伟大崇高的事业,这又是一份多么有生机有活力有希望的事业。回想往昔的栉风沐雨,放眼当下的蓬勃生机,展望未来的无限光明,心头无比充盈、无比温暖、无比自豪。不禁感叹,总有人在我们的残疾人事业上默默耕耘,总有人在我们身残志坚的道路上给予扶持帮助,总有人在我们理想的彼岸点亮灯塔!感谢伟大的党,感谢强大的国家,感谢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奉献者!

回望微山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这何尝不是我们的幸福家园?这里有光芒璀璨的天空,有雨露丰沛的大地,有催人奋进的故事......以爱之名,共赴美好,我们时刻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