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冲 ‖ 走进吴越地,温柔以待情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是润泽思想的甘霖,阅历是沉淀灵魂的厚土,而旅行则是将二者紧密相连的神奇纽带。一直以来,吴越大地的诗意与浪漫如磁石般深深吸引着我。终于,我与济宁市读书协会的书友们,在三月艳阳天里一同背上行囊,奔赴这场期待已久的心灵之约 。
首站无锡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灵山小镇·拈花湾,踏入小镇,仿若步入遗世的禅意仙境。唐风宋韵的建筑,白墙青瓦层层叠叠,古朴典雅,似在无声诉说千年往事。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古人对生活美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是传统建筑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的沉淀。翠绿柳枝轻舞,娇艳花朵与澄澈碧泉相映,勾勒出清新田园画卷。白天,漫步石板路,悠悠禅音拂去内心的浮躁,沉浸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大家轻声交流对禅意的感悟,思想的火花在静谧中碰撞。这禅意,不仅是环境营造出的宁静氛围,更是对内心欲望的审视与超脱,是在纷繁尘世中寻找内心净土的精神探索。
夜幕降临,拈花湾换了一身华服。华灯初上,暖黄灯光蜿蜒铺陈,将小镇装点成梦幻世界。灯光勾勒建筑轮廓,古朴中添了灵动。晚上七点半,灯光秀和无人机表演震撼开场。五彩灯光在水幕交织变幻,无人机如舞者变换奇妙造型,盛开莲花、漫天繁星,古老禅意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令人沉醉。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创新传承与无限活力。
告别拈花湾,来到无锡惠山脚下的惠山古镇,瞬间穿越回遥远的古代。悠长古街蜿蜒,石板苔痕忆旧章,散发着历史沉淀的味道。惠山古镇以古祠堂群闻名,这些建于明清的祠堂,承载着家族记忆与文化传承。每一座祠堂都是一部家族史书,从建筑风格到内部陈设,从祭祀仪式到家族训诫,都蕴含着丰富的宗族文化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重视家族传承、血脉延续的精神见证。寺外松风传晚磬,泉边竹影动晴光,碑刻讲述沧桑变迁。踱步惠山泉畔,《二泉映月》的旋律似从泉眼中涌出,阿炳的孤独与坚毅仿若就在眼前。这曲调与古寺钟声、名泉流淌声交织,为古镇添上艺术色彩。阿炳用音乐表达对生活苦难的抗争与对美好向往,他的音乐跨越时空,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在历史长河中抚慰人心、传递力量的永恒价值。我与书友们交流着对阿炳和这首曲子的理解,思绪飘远,思考着艺术与人生、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离开惠山古镇,我们前往无锡太湖之滨的鼋头渚。站在鼋头渚畔极目远眺,浩渺无边的湖水与天际相融,水天相接处波光粼粼,如梦似幻,其壮美之景让人心生敬畏,仿佛自己也融入这天地浩渺之中。远处,点点帆影在湖面上悠然飘荡,好似灵动音符,谱写着太湖的优美乐章;岸边,烂漫樱花肆意盛放,一团团、一簇簇,犹如天边绚丽云霞,又似燃烧的炽热火焰,将整个春天装点得格外明艳。这般美景,不禁让人想起郭沫若先生游鼋头渚时留下的诗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短短十字,精准地概括了鼋头渚无与伦比的秀丽风光,也道出了无数人对这片山水的由衷赞叹 。此刻,我们沉醉其中,书友们或静静欣赏,或低声吟诵与眼前美景相关的诗词,在这湖光山色间,感受自然与文学交融的魅力,更体会到郭老诗句中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山水与诗篇相互映衬,让鼋头渚的美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趁着夜色,我们抵达嘉兴嘉善的西塘古镇。这江南水乡,水巷纵横,古桥星罗。沿着青石板路漫步,脚下石板光滑,每一步都像在与历史对话。路边垂柳依依,古桥横跨水面,波心明月与岸边灯火辉映。酒肆茶坊飘出茶香酒香,丝竹雅韵萦绕。走进茶坊,点上一壶香茗,木质桌椅、雕花窗棂,满是古朴韵味。我和书友们轻声交谈,享受这独有的温柔与宁静,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西塘古镇,是江南水乡生活的鲜活样本,这里的建筑、民俗、饮食等元素构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生态,它让我们看到传统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坚守,思考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离开西塘古镇,我们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这里承载着千年丝绸文化,踏入馆内,犹如走进历史走廊。一件件锦绣霓裳,展示着古代丝绸的精美工艺;一匹匹绫罗绸缎,映照出华夏丝绸文化的灿烂。每一件珍品都凝聚着先人的心血,诉说着往昔故事。从蚕桑养殖到缫丝织绸,从图案设计到染色刺绣,丝绸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它不仅是物质产品,更是文化符号,见证了中国古代与世界的经济交流、文化传播,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我们认真聆听讲解,观察展品,惊叹于华夏丝绸的精湛技艺和悠久历史,交流着对丝绸文化的认识和感受,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而后,我们来到苏州大运河畔的枫桥景区。这里历史气息浓厚,枫桥矗立水云间,见证兴衰变迁。寒夜,冷月高悬,波光粼粼,渔火闪烁,客船缓行。遥念当年张继留下千古名句,仿佛能看到他满怀愁绪的身影。我和书友们站在枫桥上,吟诵《枫桥夜泊》,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枫桥景区,因一首诗而闻名千古,这不仅是文学的力量,更是历史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地点如何因文化的注入而拥有永恒的魅力,思考文化传承对地域发展、民族精神塑造的重要作用。
紧接着,我们步入苏州城西的寒山寺。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庄严肃穆,透着沉稳。寒江孤影,霜枫绚烂,与古寺相互映衬。清晨钟声、傍晚鼓声悠悠传远,佛号经声回荡,净化心灵。因为张继的诗,寒山寺声名远扬。走进寺内,我们屏气敛息,聆听梵音,内心平静澄澈。寒山寺,是宗教文化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圣地,寺内的建筑、佛像、碑刻等都是佛教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见证,同时也承载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情感与思考。在这里,我们感受到宗教文化对人心的慰藉与启迪,以及文化多元共生的和谐之美。
吴越大地的每一处景致,都是岁月雕琢的艺术杰作,绘就了独特迷人的文化脉络。这次旅行,是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溯源与精神探索。我愿用手中笔,记录美好瞬间,让江南记忆熠熠生辉,也希望更多人走进吴越,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根脉与精神寄托。
今日心怀畅然,逸兴遄飞,援笔赋得诗章数首:
灵山小镇·拈花湾
古寺禅音绕碧川,拈花小镇意悠然。
唐风宋韵凝青瓦,翠柳红花映碧泉。
曲径通幽寻净土,清池照影悟真禅。
华灯初上光影醉,无人机舞夜蹁跹。
尘心渐洗归宁静,不负春光一日闲。
惠山古镇
惠山古邑韵悠长,石板苔痕忆旧章。
寺外松风传晚磬,泉边竹影动晴光。
祠堂肃穆昭宗德,碑字斑驳载世伤。
一曲弦音思旧事,千年烟火梦还乡 。
太湖鼋头渚景区
鼋头渚畔水连天,浩渺湖光映眼前。
帆影悠悠波上荡,樱花灼灼岸边燃。
三山仙岛浮青霭,十里芳堤笼紫烟。
沉醉不知归路晚,此般美景胜桃源。
西塘古镇
西塘夜色梦魂牵,水巷纵横映月眠。
古桥卧波连远岸,灯火阑珊照柳烟。
酒肆茶坊迎远客,丝竹雅韵绕雕栏。
千年古镇情无尽,沉醉不知年复年。
丝绸博物馆
丝织长廊岁月悠,千年技艺展风流。
蚕娘巧手抽银缕,织女精心织彩绸。
锦绣霓裳呈古韵,绫罗绸缎映春秋。
馆中珍品皆含秀,华夏丝绸美誉留。
枫桥景区
枫桥独立水云间,霜落寒天月半弯。
渔火星星波上闪,客船点点雾中还。
古桥见证兴衰事,老树历经今古颜。
遥念诗家千古句,风流韵事永流传。
寒山寺
古寺庄严气势雄,寒江孤影映霜枫。
晨钟暮鼓传千里,佛号经声绕半空。
张继题诗留胜迹,文人墨客仰高风。
禅心一片寻真谛,静听梵音意万重。
2025.3.12 来鹤寓所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井明新 ‖ 春到太湖,樱花绽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李冰 ‖ 梨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