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聂辛民 ‖ 再游杭州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忆江南》,其中说到“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之所以心心相念,重游杭州,一是实在是被杭州的美景所折服,二是因为他自己亲自为杭州所做出的奉献。疏浚西湖留下的白堤与断桥,千年岁月倏然而过,现代的杭州被后人接力般的建设与治理。已经成了国内著名景点,每年的观光人数超过了亿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己自青年时代便多次拜访这让人流连忘返的神仙之地,现年事已高,更要抓住大好时机,不可辜负上天给我们的绝美赏赐。
杭州最佳之处当属西湖,而西湖周围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当有几百处。再看哪里呢?挑来选去。决定重点参拜人文古迹吧。
钱王祠
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并起,位于江浙一带的吴越国,其开创者则是钱镠。他是仁人之心,善待国民。对内是励精图治:修海塘,解决海潮对农业的破坏难题,同时对民众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真正达到了国泰民安。对外是韬光养晦:不争霸,不图强,面对强大的北宋,为了国民的生存,钱镠的孙子钱俶忍辱负重,积极归顺。深得宋太祖赵匡胤的赏识,封其为吴越郡侯。钱俶这一高明操作,远远高于同为藩属国的南唐后主李煜,为江浙百姓博得了一片安详之地。尽管只有短短的三世五王,但都继承了钱镠制定的前世家训,对外求和,对内求安。同时又大兴佛教,重视教育,使得江浙一带富甲天下,人才辈出,使得钱氏后人贤名居多,既有广受国民爱戴的三世钱俶,百姓为他在湖边建造保俶塔。又有近现代的多位精英,如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钟书、钱穆、钱正英、钱其琛等。不愧为百家姓中身居亚军之位。
在美丽的柳浪闻莺公园的柳浪与莺啼之中,乘着绵绵春雨拜谒了众人仰慕的钱王祠。其中最为珍贵的文物,便是当年曾作为杭州刺史的苏东坡为钱氏撰写的《表忠观碑》。碑文对钱俶消弭兵戈、安居人民、纳土归宋的事迹进行了较高的褒赞,认为“有德于市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是为苏东坡四大名碑之首。2003年,当地政府于祠中建以全铜铸造的铜献殿,单层三重檐,上覆阿育王塔式宝顶,用铜达40余吨。此铜殿的设立,也表达了人们希望钱王能庇佑子孙后代免除战乱与灾难,永保和平的美好愿望。
西湖三塔
西湖向以湖光山色而闻名,置身于西湖之上,映入眼帘的便是西湖四周的青山之上耸立的三座塔刹:俊秀隽永的保俶塔,瑰丽多彩的雷峰塔,气势磅礴的六和塔。
先说保俶塔。顾名思义,是吴越国时代百姓为保佑最后一代钱王钱俶的石塔。建于宝石山上,修长而峻秀,与湖光完美契合。成为西湖新十景—宝石流霞。
再说雷峰塔。传说为钱俶为安放佛祖舍利而建。要保国泰民安,在夕阳的余晖之中非常美丽,被康熙题为雷锋夕照。又一传说,美丽善良的白娘子被法海压于此塔之中,又变成了罪恶的代表,在民众的诅咒之中,于1924年倒塌。鲁迅先生专门著文欢呼其倒掉。本世纪初,政府为顺民意加以重建,补足了西湖十景的缺憾。
再说六和塔。古代钱塘多受钱塘潮水所害,农业受损,故钱镠命在钱塘江边建此塔,以镇钱塘江妖。叫做“宝塔镇河妖”。现存六和塔楼阁是砖身木塔,有13层之高。为塔刹之最,八面玲珑,峻秀参天,与建于1945年的钱塘江大桥相互辉映,。青山秀水,桥身塔影相得益彰,成为西湖游的重要网红打卡地。
三大名刹
杭州被称为东南佛国。唐朝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现存的几十座佛寺之中,有三大名刹,需细细祭拜祈福。
灵隐寺,建于东晋年间,有1700年之久,属中国十大名刹,传为济公出家之地。去参拜时,正值春雨绵绵,台阶湿滑,只得小心翼翼地敬香拜佛,无论其四大天王还是护法神韦陀,以及大肚弥勒佛,还有释迦佛等,造像均古朴庄重,工艺精湛。未曾参佛便望而生畏。与森严的佛寺相比,寺外的飞来峰造像更加亲民。青山秀木之中,座座佛造像生动细腻,让人顿生和谐之美。
雷峰塔院对过的青山之上,一座雄伟的佛教建筑,黄墙灰瓦,庄严肃穆,这便是文学爱好者必打卡之地---净慈寺。杨万里的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其秀名远扬,而老百姓则称其为南屏寺,其每晚必敲的钟声让其声名远播。成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
虎跑寺,因其内有天下第三泉而闻名,传说两只老虎刨地作穴,泉水顺之而出,因而得名。其泉水不仅清冽,而且张力特大。水杯之中放入硬币而不下沉,水面高出杯口而不外溢,甚为神奇。虎跑泉水、龙井茶,号为西湖双绝,便为杭州一大美味享受。近代弘一法师1918年在此出家,寺内留有弘一法师纪念馆。
湖中三山
古代传说海上有三大仙山,瀛州方丈与蓬莱。西湖之中也有人为的三座小岛。被称为湖中三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小瀛洲水边有三座水利标志物,三潭印月,游人必打卡之地,也是游船的中转地。
西湖为浅水湖,天长日久便会淤塞。所以历年要被清理疏浚。唐朝白居易做杭州刺史,将清淤之湖泥堆成堤,后人称其为白堤,当年白居易就此留下名诗—《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后继任者宋朝苏东坡,作知州同样清淤修堤,并在堤上建了六座石桥,以疏通水利。遍植桃树绿柳,形成了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
到了明朝,更后继任者杨梦英出任知州,再造一堤,后人便命其为杨公堤,也造六桥,与苏堤六桥合称为西湖十二桥。此地较偏,人少幽静,景致甚幽。
孤山独秀
西湖除三岛之外,还有自然形成的一座天然岛屿—孤山。四面临水,遍植秀木,曾为康熙皇帝行宫。民国时期改为中山公园,后又有文人在此建西泠印社。解放后,浙江省政府再此建美术馆、图书馆与博物馆。同时还建有美食家的打卡地—楼外楼饭店。取自“”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句,代表作有东坡肉、西湖醋鱼,水晶虾仁,因时间关系未能在此朵颐。山后有特殊建筑—林和靖之墓,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文学爱好者们记住了他—“梅妻鹤子”,可谓大隐士也。墓旁筑有放鹤亭,我去时梅花刚刚谢落,甚为惋惜,不过捡拾一枝未谢的梅花,献于墓前,也算对古人先贤的一种告慰吧。
归来途中,夜难以寐,举头仰望,一轮明月随我而行。想到了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庆幸自己在这大好的春光之中不失时机,得以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甚为欣慰。列车过兖州向西,南望忽见一璀璨灯光带,恰似银河落人间。细查下来,原是济宁至曲阜的高架大道,深感家乡的发展之速不逊于时代!甚矣!幸矣!吾辈虽为古稀之年。有幸搭乘时代发展的快车,朝着诗与远方。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王继法 ‖ 蜜蜂,这世界需要你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李绪庭 ‖ “运河湾”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