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李如德 ‖ 神秘之旅

来源:本站    作者:李如德    时间:2025-03-20      分享到:


 踏上神农架这片土地,一种探奇解秘之心油然而生。此前对于神农架的了解不过是凤毛麟角,知之甚少。好在同行的朋友是当地人,对神农架的历史渊源、地形地貌、传奇故事及风土人情颇有研究。朋友主动当了向导,讲述起来头头是道,且风趣幽默。       

说起神农架的名称,它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湖北西部山区采药,由于山高坡陡,先后搭起了36架天梯,登上悬崖峭壁,寻找治疗疾病的中草药,并指导人们耕作,为华夏的农业生产和中草药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纪念炎帝神农氏,人们称这个地方叫“神农架”。       

神农架是中国唯一用原始森林的名字命名的地方行政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因此,神农架也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神农架总面积达3253平方公里,可谓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境内许多区域至今仍然处于原始状态,有些区域还被列为禁区,不允许游客参观游览。       

神农架的一大景观是神农坛。神农坛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氏而建造的,是人们了解神农文化的重要场所。神农坛分为天坛和地坛两部分,依山体而建,天坛中央矗立着炎帝神农氏的巨型牛首人身雕像。地坛是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广场,神农坛内还有千年杉王和古老植物园等。       

说神农架的神奇神秘并不是夸张。神农架确实流传着很多神秘的传说,其中关于“野人”的传说最为广泛。据记载神农架是发现“野人”次数最多的地区之一。考察工作者曾经先后两次对该地区进行过实地考察,发现了一些奇异的脚印、毛发、粪便和竹窝,但没有遇见类似于人体的动物,没有找到直接证据证明此地确有“野人”存在。但考察的结果却昭示:神农架的确存在未知的奇异动物。关于神农架有“野人”的传说,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神农架朝阳乡西坡村有一个神奇的石头,形状像一个石柱。这个石柱十分奇怪,在每年的年初至七月份期间,石缝里会不停地发出不同的音乐,有锣鼓声、也有唢呐声,好像不同的乐器在演奏。过了七月份以后便嘎然消失,直到下一年的年初再次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很有规律。当地人称这块石柱为神石,从不愿惊动这块石柱,不敢动用石柱周围的一草一木。这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却没有科学依据来作出解释。       

在神农架景区的木鱼镇彩旗村有一个大山洞,由于洞内两边冷暖之差较大,人们称之为“冷暖洞”。洞中生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柱、石笋、石帘和石鼓等。洞内最宽处面积很大,可同时容纳数千人。这种大溶洞并不稀奇,但令人奇怪是洞内有一条非常明显的冷暖分界线,一边潮湿,一边干燥。站在潮湿的一边,会感到寒风飕飕,直打寒颤,而站在干燥的一边,则会觉得燥热难耐。沿着洞穴往里走,温度不断变化,一会儿冷一会儿又热,能体现到春夏秋冬的四个季节。那种莫名其妙的变化,仿佛让人觉得有一种神灵在作怪。由于洞穴较深,洞内温度变化无常,游客一般都不会走到尽头,行至中间就原路返回了。       

神农架地区还曾经发现过一些奇怪的动物,说它奇怪主要表现在颜色上。如在林区发现过白色金丝猴、白松鼠、白蜘蛛、白乌鸦、白熊、白蛇 、白龟、白鹿等多种白色动物,堪称白色动物之乡。生存在这里的动物,为什么会是白色的呢?这种奇怪的现象,也使人们迷惑不解。      

走进这片神秘的地方,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世界。这里是大自然的王国,是生命的乐园,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壮丽的山川,连绵起伏,如同条条巨龙的脊背,矗入云端。山间潺潺溪流,清澈见底,一览无余。游过神农架,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