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冲 ‖ 一生讲台情,半世育人魂
又是一年开学季,校园里热闹起来。孩子们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校园小径上,清脆的笑声像鸟鸣般悦耳,一下就撞进我心里。我站在校园围栏外,静静看着这一切,尘封的教育记忆瞬间翻涌,将我温柔包裹。
年幼时,老师曾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长大要成为像孔子那样的人。”那时的我年纪尚小,满心懵懂,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这句话,却全然不懂其中的深意,只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像夜空中最遥远的星辰,只能仰望。
时光匆匆,如流水潺潺,一去不返。1981年我初中毕业时,随着中考大军,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我报考了师范学校。命运似乎格外眷顾我,我竟真的被当时来说较好的曲阜师范学校录取了。在那个物资匮乏但充满希望的八十年代,考上中专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学校不仅包吃包住,还有微薄的零花钱,三年毕业后直接分配工作。师范生在当时是极其吃香的,因为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都是民办身份,师资力量亟待补充。就这样,我怀着忐忑与期待,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教育之路。
初登讲台的那一刻,紧张与兴奋如汹涌的潮水,将我彻底淹没。我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那一双双澄澈而明亮的眼睛,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那炽热的目光,如同火炬,瞬间点燃了我心中的热情。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倾尽全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从那以后,每一个夜晚,昏黄的灯光下,总有我伏案备课的身影。我仔细查阅各种资料,精心撰写每一份教案,反复琢磨每一个教学环节,只为了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呈现最精彩的知识盛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兼任学校会计时,每天面对密密麻麻的账目数字,我时常感到眼花缭乱。但即便如此,我也从未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只要一有空闲,我就会迫不及待地走进教室,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听听他们的心声。后来,我担任了少先大队部辅导员,组织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看着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尽情欢笑,他们每一次的进步与成长,都像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让我感到无比欣慰。那些纯真的笑脸,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
再后来,我走上了学校书记、校长重要岗位,肩头的责任愈发沉重。学校硬件建设、内部软实力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师资队伍的配备、师生们的成长与社会家长需求……桩桩件件,都像沉甸甸的担子,压在我的肩头。无数个夜晚,我在办公室里为了学校的规划和发展而绞尽脑汁。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我也曾感到疲惫和迷茫,但一想到那些孩子们充满渴望的眼神,我便又充满了力量,坚定地继续前行。因为我深知,教育是一份无比神圣而厚重的责任,它承载着无数孩子的未来,关乎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 。
我退休前两年卸任校长职务,有幸被聘为政府督学。这不仅是对我多年教育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新的使命。我深入到各个学校,认真督察教育教学工作,积极与学校领导、家长和老师们交流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改进意见。每一次看到学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进步,社会和家长满意,孩子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无忧无虑茁壮成长,我都感到无比欣慰,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教育一线。
如今,我已步入老年,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了我的脸庞。每当我接送孙子上下学,驻足校园门口,听到那熟悉的朗朗书声,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那是一种深深的眷恋,眷恋着曾经在讲台上挥洒汗水的日子;也是一种无尽的渴望,渴望能够再次走进教室,为孩子们传授知识;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与欣慰,因为我知道,教育的接力棒已经稳稳地传递到了下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手中。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回首往昔,四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仿若一场转瞬即逝的梦,那些奋斗的日日夜夜、与学生相伴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虽然我已无法再像从前那样,站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授课,但我会做好自己,在生活的点滴中,继续发挥余热,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教育的火种在心中燃烧,这场跨越了四十余载的教育之约,就将永远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李如德 ‖ 神秘之旅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张印成 ‖ 观《志愿军》有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