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张阿芳 ‖ 儿歌世界
小时候常唱一首儿歌:
一个鸡蛋黄呀
像有病
什么病呀
大脑炎呀
请医生呀
来不及了
……
我觉得有意识流的意味,鸡蛋黄像有病,为什么,颜色像病人的脸色,有跳跃的思维。
忽然想起小时候,我在父亲带知青的乡下,一个叫韩马的村子,村里人和知青劳作之余,田埂上,我扯着嗓子为大家唱:
大雨哗哗下
北京来电话
让我去参军
我还没长大
……
我摇头晃脑唱,老爸远远看我笑。那年我六岁。这首儿歌中的场景,像当时流行的反特片,大雨的夜晚,急促的电话声。
儿歌是人一生最早的记忆底色。张爱玲回忆自己幼时父亲为自己请老塾师为自己上课,先生抑扬顿挫唱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先生唱出了眼泪。灰暗的房间,没落腐朽的气息。
幼时听到的歌声,好像是她成名后作品的基调,悲凉,灰颓的世界,繁华戏剧落幕后的叹息。
我还爱听一首闽南语儿歌:
月光光,秀才娘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
韭菜花,结亲家
元宵佳节,喜呀喜洋洋
甜板花生,喷呀喷喷香
客家欢庆团圆日
听我来唱,月呀月光光
亲家门口一口塘
放条鲤嫲八尺长
鲤嫲头做学堂
鲤嫲尾娶新娘
新郎公,学宰猪,猪会走
学宰狗,狗会吠
学种菜,去到菜园下
遇到两亲家呀,哈哈哈
又兜凳,又泡茶
祝贺新娘养个大昂伢
每日食个沙煲粥
食哩三日就学爬
又像哀,又像爷
五日晓讲话
先喊阿婆又喊爸
阿婆,哎——
阿公,哎——
阿咩,哎——
阿爸,哎——
邻居看到笑哈哈
……
一幅浓郁的闽南民俗风景画,好得也让人叹息。这样的儿歌,像很多好东西一样,都消失了,时代的列车匆匆向前,很多东西没赶上。
我对朋友说起儿歌,我说 听到一首《乡下的老鼠》很好。朋友张口就唱:
有一只乡下老鼠要到城里去
到了车站也不知道坐在哪里
好多奇怪种种东西向后飞过去
一抬眼看看左右都坐在车里头
嘟嘟嘟经过高山游到大海里
嘟嘟嘟经过天桥又到山洞里
嘟一声吓了一跳闭眼跳下去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怪东西
…
她唱得津津有味,我笑说不是这首,这首虽好,讲了乡下老鼠进城的惶惑,见什么都新鲜,却不如我说的这首《乡下的老鼠》,这首堪称是她唱的那首的2.0版,就如一些好的电影续集,比第一部要好很多。
乡下的老鼠
小老鼠
你趴在我的草筐边
伸头探脑
是不是想要跟我一起走
小老鼠
你那积攒了多年的粮食舍得丢下么
你那油渍渍的围脖舍得丢下么
住在城里是不一样了呀
没有花猪震天的咕噜让你心烦
也没有大眼贼跟在你后边 屁颠屁颠的跑
城里的香水是随便地喷
城里的美酒可以随便地畅饮
可城里的鼠药都藏在美食里
就等着你去品尝
啊,回去吧,快回去吧
别跟着我
也别由着性子进城去了
小老鼠
回去吧,快回去吧
城里不是乡下老鼠的天堂
城里不是乡下老鼠的天堂
我关心那只可爱的小老鼠的命运,它坐在货车的后厢,眼望蓝天,看到带翅膀鸟儿飞过,憧憬城里的生活,它在城里拼命干活,洗盘子,却也养活不了自己。融不入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多少人其实是那只小老鼠。
锡兰是土耳其国宝级的导演,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艺术大师,他导演的《野梨树》曾参加2018年金棕榈大奖角逐。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斯南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土耳其男孩,他刚从大学毕业,工作无着,正打算出版他的第一部小说,又缺乏资金,他乘坐大巴回到恰那卡附近的家乡,实际上也是返回他人生旅途最初的地方。他见识到了巴黎,却只能回到乡村。
斯南对父亲说:“有时我在你、我甚至爷爷身上看到的东西,让我想起一棵野梨树。我们都格格不入、孤独、畸形。”
乡村,我为你歌唱,你可有过我梦中的模样?
这里的社会现实,个人境遇,比锡兰所有的电影都贴近生活,个人价值取向,生存的困境,斯南同著名作家的辩论冗长沉闷,我却看得如痴如醉,悲从中来。回不去的乡村,融不入的城市,兜兜转转的人生,恰如那只乡下的小老鼠。
我们格格不入,孤独,扭曲,一个年轻男人最终接受了自己的身份,那只乡下的老鼠何去何从。
写于2019年
- 上一篇:上一篇:「随笔」赵哲 ‖ 银元情结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李如德 ‖ 新疆的坎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