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周超 ‖ 我家门前那条河
在我心灵的版图上,有一条奔流不息的河,她蜿蜒穿过岁月的洪流,承载着千年的兴衰荣辱,静静流淌在我家门前,成为我生命中最深刻的印记。这是我的母亲河,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大运河。
小时候,我常常站在运河边,听艄公那富有节奏和力量的号子声,它时而高亢激昂,如出征的战鼓,鼓舞着船工们砥砺前行;时而低沉雄浑,仿佛诉说着运河漫长的历史和艰辛的航运故事。伴随着号子声,船上那洁白的片片风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承载着船客们的梦想和希望,驶向远方。河水悠悠,泛起层层涟漪,每一道涟漪都仿佛是历史的褶皱,在无声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辉煌与沧桑。
追溯历史,听老人们讲,明代中期,我的祖先由单县而金乡再夏镇一路迁徙来到古城。初来乍到,生活无以为继,那时,运河东移,泇河既成,于是就在北岸戚城通济门旁开启了摆渡生涯。从此,这个渡口便成了先辈们安身立命之所,村子也因此得名周家渡口(后被称为大南门口)。这里,不仅是我家族的根脉所在,更是一代圣贤姜肱故里。走在这片土地上,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仿佛能看到姜肱当年在这里讲学论道行大义的身影,听到他的谆谆教诲。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却未能磨灭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印记,反而让她愈发深沉和醇厚。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运河边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纤夫。他们是运河上的苦力,也是生活的强者。还记得小时候,常常能看到他们牵引大船的场景。烈日高悬,大地被烤得滚烫,纤夫们却赤着脚,艰难地行走在河岸上。他们的肩膀上扛着沉重的纤绳,那纤绳深深地勒进他们黝黑的肌肤,每一步都似要耗尽全身的力气。他们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汗水如雨般从额头、脸颊滑落,浸透了衣衫,在地上留下一串串湿漉漉的脚印。他们喊着沉重的号子,号子声中蕴含着坚韧和不屈,与艄公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成为运河上特有的旋律。那画面,历经岁月的冲刷,如今想来,依旧清晰如昨,纤夫们坚韧不拔的身影,也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运河的四季,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宛如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初春,当第一缕春风轻柔地拂过运河两岸,沉睡了一冬的柳树便迫不及待地抽出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像是少女的发丝,轻轻拂过水面,荡起一圈圈微小的涟漪。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岸边,浣洗衣服的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手中的棒槌有节奏地敲打着衣物,溅起晶莹的水花。她们一边劳作,一边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在河面上回荡,为这宁静的春天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息。
盛夏,炽热的阳光洒在运河上,河水波光粼粼。大汉们赤膊上阵,纷纷来到河边消暑避夏。他们有的站在浅水中,让清凉的河水漫过脚踝,洗去一身的燥热;有的则坐在岸边的树荫下,摇着蒲扇,喝着大碗茶,谈古论今。而最开心的当属孩子们,他们像一条条欢快的小鱼,在水中嬉戏玩耍。一会儿扎猛子,一会儿打水仗,溅起一朵朵欢乐的水花。岸边的鹅鸭成群结队,在水中悠闲地游弋,时不时地把头扎进水里,寻觅着食物。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大鱼跃出水面,打破河面的平静,引得孩子们一阵欢呼。
金秋,是运河最具诗意的季节。河面上飘满了金黄的落叶,她们随着水流缓缓飘荡,宛如一只只金色的小船。远处,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阳光洒在稻田上,映衬着河水的波光,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田园风光图。此时的运河,仿佛也被这丰收的喜悦所感染,流淌得更加欢快。渔夫们划着小船,在河中撒网捕鱼,收获着满满的希望。
隆冬,当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运河便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古老的城门,高傲地昂起头。河水开始结冰,起初是一层薄薄的冰,随着气温的下降,冰层越来越厚,最终整个河面都被冰层覆盖,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孩子们可不会被寒冷吓倒,他们穿上厚厚的棉衣,来到冰面上尽情玩耍。有的在滑冰,像一只只轻盈的燕子,在冰面上自由穿梭;有的在打雪仗,欢笑声、呼喊声回荡在寒冷的空气中,为寂静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然而,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变迁如汹涌的浪潮,冲击着运河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运河的漕运作用早已丧失,她不再是连接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繁忙景象已不见。记忆中巍然屹立的城门,早已在70年代初被拆,刻满沧桑的方砖,建设了村里的网丝厂。曾经热闹非凡的南门口村,也随着城市建设,整体搬迁至河南岸偏僻的田间,建起了现代化小区。只留下旧址上那些残垣断壁,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令人欣慰的是,运河湾并没有在岁月的长河中沉寂。如今,她变得更加漂亮,成了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旧址上建起了高档小区,现代化的建筑错落有致,与古老的运河相得益彰。两道华丽的桥梁横跨南北,连接着运河两岸,人们早已不需要摆渡来往。双桥中间古色古香的微山湖(大运河)博物馆,成了人们追寻历史,抒发怀古幽情的圣地。通济门在原址以东复建,沿河岸边也进行了仿古改造。青砖黛瓦,红灯高挂,桨声灯影,歌舞升平,仿佛让人穿越回了古代的繁华街市。这里,不再是昔日那个以摆渡和漕运为生的小村庄,而是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宛如世外桃源,成了古镇网红打卡地,只是这繁华的去处已悄然换了主人。
站在河边,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常常感慨万千。运河,这位历史的见证者,她目睹了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和梦想。她曾经是生命的动脉,滋养着两岸的百姓,推动着经济的繁荣;如今却成了风景的点缀,供人们欣赏和缅怀过去。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运河依旧在那里,静静地流淌,仿佛在告诉我们:岁月如河,人生如舟,唯有珍惜当下,方能不负韶华。
我家门前那条河,她不仅是地理的坐标,更是心灵的归宿。从一名懵懂少年到即将迈入花甲,无论我走到哪里,那条河,那份记忆,永远在我心中流淌。她是我童年的乐园,是我家族的根脉,是我与历史对话的桥梁。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还会继续流淌,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也将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杨茂才 ‖ 话说“纯爷们”——项羽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尚振江 ‖ 泗河, 一条流动在古老华夏大地上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