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杨茂才 ‖ 话说“纯爷们”——项羽
提起项羽,想必大家和我一样并不陌生。但是关于项羽以及楚汉相争那段历史故事,从古至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小时候跟爷爷学下象棋时,只知道个楚汉相争、鸿沟之约的故事大概,对项羽的具体形象十分模糊,在非黑即白的年代里,甚至有些矛盾、对立。在我曾经的记忆里,他有着婆婆妈妈之类的儿女情长,又是一位“力拔山兮”的勇士,他是一位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霸王,也会变成一个“无颜见江东父老”卑微懦夫。
3月22日,春分时节,我跟随兖州区作协到江苏宿迁采风,参观了坐落在骆马湖畔的项羽故居,有机缘与“西楚霸王”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半天的游览,触景生情,感同身受,项羽仿佛穿越两千多年,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逐渐鲜活、高大起来,特别在“娘炮”文化泛滥的今天 ,甚至颠覆了我原有的一些看法和认知。
“取而代之”的豪气
初生牛犊不怕虎。据《史记》记载,项羽在与叔父项梁观看秦始皇江南巡游时,面对威风凛凛的秦始皇,年少的项羽直言“彼可取而代之”,流露出他热血男儿的豪情。当时秦灭六国、国破家亡,从小接受过贵族教育的项羽,同样有让楚国“再次伟大”的梦想。项羽放荡不羁,自信中带些自傲,非常贴合当下改变职场“零零后”们扭转乾坤的标签。项梁就小心谨慎得多了,忙捂住侄子的嘴,说“毋妄言,族矣!”,应该是吓得魂飞魄散。
因为太年轻,才不知道天高地厚。曾经“1个亿是一个小目标”的首富说过,清大、北大,不如胆大。看来,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无不是从小就吹过大“牛皮”的人。
“破釜沉舟”的霸气
狭路相逢勇者胜。根据《史记》记载,项羽身高八尺有余,会稽起义时,独斩郡守卫兵数十百人,要知道这些保镖可不是一般的士兵,死在了项羽刀下。还有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人破汉军五十六万人,堪称奇迹。在百度上搜索“中国历史上武力十大猛将”,会检索出关羽、李元霸、岳飞…等,但占据榜首的始终非“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莫属。巨鹿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也是项羽的封神之战。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局面,项羽要求手的士兵把所有的船只凿沉,砸破扔掉做饭用的锅,烧掉居住的营寨,只携带三天干粮,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经过大大小小九次战斗,带动各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秦军,也验证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王朝风雨飘摇,名存实亡。正是这种置死地而后生的勇气霸气,确立了项羽在各路诸侯中的“老大”江湖地位。
“乌江自刎”的骨气
不以成败论英雄。垓下之战中,经过激烈的战斗项羽带着少数部下逃出重围,到达了乌江。乌江亭长劝项羽渡江东山再起,但项羽认为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愿渡江。他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诠释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即便如此,霸王仍牵挂着他所钟爱的妻子,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一声叹惜,把男人内心世界的情愫一览无余展现给世人,演绎出一幕铁骨柔情的爱情传奇。乌江自刎,从宏观叙事上来讲,有惋惜,有悲壮,但如果从鲜活的生命个体上来说,项羽是一条知恩图报的汉子,是一名杀伐果断的将帅,更是一位铁骨铮铮的丈夫,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是魔是仙,自己说了才算。永不苟且,做最真实的自己,才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穿越时空俘获才女诗人的芳心,吟唱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佳句。
项羽,不仅是李清照心中的“男神”,也是我心目中的“纯爷们”。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李如德 ‖ 新疆的坎儿井
- 下一篇:下一篇:「诗歌」周超 ‖ 我家门前那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