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李冰 ‖ 手持烟火的日子

来源:本站    作者:李冰    时间:2025-03-27      分享到:


自从别离了讲台,退休回家后,我发现自己有时候飞快地老去,有时候依然还年轻。

每次去卫生间或者洗漱都要经过或面对洗面台,洗面池贴墙有一面1.2米的镜子,光线不足,总要开着灯,来回瞥一眼成为习惯。这时我就会发现自己飞快地老去。

是啊,62岁了,稀疏的头发挽起来时,两鬓常常露出头皮。脸上的肉松松垮垮下坠着,年轻时的圆脸儿变成了此时的长脸。从前笑起来弯弯的双眼,此时在镜子中也垂了下来,眼角的鱼尾纹遮瑕霜也盖不住了。法令纹更是明显。

几个月前,背、腰、膝盖开始轮番用疼痛抗议我的大基数体重,无论早上下床还是久坐后从凳子上站起来,亦或是弯腰在厨房洗菜,腰疼、背疼、膝盖疼。走路不能快,更不能迈大步,下台阶右膝酸疼无力,走路腿瘸一般。遛狗也成了不想做的事,它们四蹄翻飞儿,一会儿窜进树丛,一会儿吠叫着和别的小狗打招呼,我跟不上。如果用牵引绳,两只狗齐心协力向前奔跑,我就要踉踉跄跄了。

出门不是开小车,就是骑电动车。就算小区门口的超市、药店,我也是不愿步行。身体用疼痛提醒我老了,真是令人沮丧的提醒。

身体常常不适,是老了罢!不过作为读过几年书的人,心头还住着阿Q呐,所以,自己已老的叹息也就几秒钟吧,阿Q就会出来站台刷存在感。

黄忠七十不服老;姜太公七十多岁才踏上职场;七十六岁,廉颇在鄗城大败燕军;三国时期东吴大臣吕岱八十岁平定叛乱;公元前771年朝歌城外,八十二岁的卫国君主姬和带兵出征,去拯救自己的故土……我喜欢这种对年龄的不服!

不服老就要干,干自己喜欢的事会让人忘记年龄。还是喜欢孩子,和他们在一起,我就成了小学生,与孩子们共情,与孩子们同乐,与孩子们分享他们的秘密。喜欢辅导习作,看孩子们的习作我还是能洞若观火,还能驾轻就熟地修改,还能举荐到多个公众号进行推送,孩子们 的进步还能让我手舞足蹈、乐不可支。

我的不服老还表现在电脑前码字。坐在电脑前,我就年轻了。

你见过牛儿卧在草地上吗?已经不在进食的牛儿大大的嘴巴左右磨着,不停咀嚼,反刍着肚子里的草料,进一步帮助食物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我现在常常做着牛儿一样的反刍——回忆。幸福的童年变成《荩园,我的地坛》《武斗》……变成了我和发小共情的甜蜜。

你观察过破茧成蝶吗?卵到幼虫再到蛹最后化蝶的奇妙变化过程,一定能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写作就是这个化茧的过程,《夏雨》在《济宁晚报》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透骨相思霜后浓》获二等奖;《我为金秋做伴娘》……得到大量文友的喜爱,我感受到进步的幸福,享受了成蝶的快乐。

想着,看着,写着,一篇又一篇文稿见了天日,童年的美好,青葱的芳华,生活的烟火,去过的远方,读过的书……清晰地浮现。一篇篇随笔、心得、散文被朋友们欣赏,变成公众号上的文章,变成晚报上的铅字,变成既可独乐乐亦可众乐乐的自得。自己成了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成了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

六十岁后,我才觉得真正的美开始了。褪去了青涩,有了成熟,沉淀了智慧,得到了清醒,可以从容地护理母亲,游刃有余地料理家务。手持烟火的日子能挤大集、能算菜金;坐在窗前读书时也能抬头看夕阳,看天际的一层层云絮被染成烟紫、鸽子灰、橘红、金黄、银亮……真正的美已停止向世界证明自己的要强,只要感觉自己还跟得上社会的步伐,还看得懂世故自己不世故,就是可爱。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热爱生活的人比花美。

手持烟火的日子,年龄可以老,只要自己心态还年轻就好,试试唱唱那首歌吧:

有人放烟花 有人追晚风

借一缕时光 捧一片星空

停一停 等一等 别匆匆

造梦者造了好梦 值得我称颂

世界赠予我虫鸣 也赠予我雷霆

赠我弯弯一枚月 也赠予我晚星

赠我一场病 又慢慢痊愈摇风铃

赠我一场空 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

想一想问自己莫打听 远去者去了远方 愿他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