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邓华乔 ‖ 回眸1994
1994年,已经过去了30年。
那时,自己也就是十一二岁的年纪,戴着红领巾走进嘉祥县第四中学的校门。
政协嘉祥县委员会编了一本书,叫《嘉祥记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了王金传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嘉祥四中发展纪实》。因为这是自己的母校,所以关切的认真看完了。王老师在文章中记载的内容,融入了我1994年到嘉祥四中求学时的经历。
嘉祥县第四中学,位于曾子故里嘉祥县城区,她秉承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祥城的传统文化。始建于改革开放初年的1980年,到我们跨入校门的时候,她已经14岁啦。好比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一样,正值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
我们班主任是是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的齐老师,历史系毕业,教历史。冬天的时候好戴着一顶鸭舌帽。戴着黑框的眼镜。记忆中,班里学生比较多,多的时候有八九十人的样子。
个头小的我坐在最前排,和曹茜,王妍,鲁南一排,我们都是个头比较矮的。鲁南后来也成为了一名高中数学老师,曹茜进入了我们县电力系统,王妍去了省城济南。
每周一都有升国旗仪式,好比我们现在的每周一,这是国人们普遍都要进行的仪式。加入少先队还没入团的行少先队礼,入团的团员行注目礼。这是个庄重的严肃的事情。
玩的比较好的同学,张昌华经常会一起收集鲁宝方便面里的小卡片,前年在济宁读书界读书会第37期读书会分享嘉宾是张建鲁主席,提起来,噢,原来当年吃鲁宝方便面都是他们家生产的。不胜感慨到,已经过去了近30年。
1994年,是初中生活的开始。那时候是青春的,朝气蓬勃的如八九点钟的太阳。骑着个二八杠的自行车,大老远的从家里骑行到学校。感激当年给我修理自行车脚蹬时的父亲。回忆起奶奶当年在我们出租屋为我做饭时,陪我读书时的场景。
我们租的房子房东是嘉祥县第一中学退休的老教师周老师,住演武小区(现已拆迁),小院里住着多户人家,大杂院里可热闹开心,现在再也回不去了,好怀念当年啊!还有和老同学姚辉华走过的获麟院,和张昌华一起看的武侠小说。没有好好学的数学和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孙老师,体育老师张老师。转眼,我们都已进入不惑之年。
再回眸1994,已经过去了30年,青春如一本书,总是让人回忆,青春如一首歌,串联起我们共同的记忆。
2025年3月31日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王冲 ‖ 樱落樱开,岁岁情长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马加强 ‖ 眼下,春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