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崔玉堂 ‖ 陪伴就是幸福
临近春节,进入腊月“二十三”,母亲几乎每天都会问我一遍:“今天腊月二十几了?”我拿出手机查到日历表上的农历时间给母亲说今天是腊月二十几了。母亲这是一方面担心临近春节,到小年了我还不能回到小家准备年货,打扫卫生、搽试门窗玻璃,另一方面却又想着在外忙于工作的大哥不知什么时候放假,春节是在济宁过年还是去嘉祥过年?心中有些忐忑。我给母亲说:“我早晚回去都没关系,欣欣妈妈在家会打扫卫生的,大哥最近工作忙,待他忙完我回去也不迟”。按照我们姐弟四人的约定,每人轮流值班陪伴母亲一个月,大哥提出春节期间由他来陪伴母亲。
“二十六”的中午母亲还是忍不住拿起电话给大哥通了话,放下电话就让孙女欣欣到厨房给正在做午饭的我传话:“爸爸,奶奶说让我们下午抓紧回去过年,大伯下午下班来陪奶奶”。午饭后,母亲再次催促我们午休后抓紧回去。
午休中朦朦胧胧我被客厅传来的淅淅索索塑料袋装东西的声音惊醒,开门看到母亲正在用各种颜色的塑料袋装着大包小包,看到我说:“把这些吃头带回去给欣欣吃,另外把你二哥给买的炒锅带走吧,我这里有原来的锅,用的好好的,这个买来一直放在阳台上没用着。还有把你在网上买的柿饼带着吧,太甜我也吃不多”。我看了一下打包的东西,有一包山楂糕、一包山楂条、四盒八宝粥、四瓶山楂树下、一盒巧克力、一袋炒花生,还有我爱吃的两瓶干煸辣肉丝酱。这些都是姊们几个平时来家里给母亲买的,她平时舍不得吃,这会却硬要装上包带给孙女。不论我怎么推让,母亲就是不让把这些东西留下。我问母亲:“中午您休息一会了吗?”母亲一手扶着茶厨,眼睛湿湿地看着我说:“你们这一走,我还舍不得,躺了一会没睡着。今年冬季你们姊们几个陪我照顾的不错,脚也不膀了,也能吃饭、睡觉,脸也胖了”。我知道母亲在每个孩子值完班回去时,都会沉默很久不愿意说话,脸上显露出恋恋不舍的表情。这又是舍不得我们爷俩离开。我赶紧安慰母亲说:“曲阜离这里这么近,现在修了快车道,有事说来半小时就到了”。为了让母亲心里踏实,原计划两点半离开济宁回曲阜,不知不觉陪母亲说话到了接近五点才离开家。
母亲今年八十九岁了,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中时常会流露出与儿女孙辈们那种恋恋不舍的情感,总是不情愿让儿女离开她的身边。有时出门到超市或菜市场采购物品,多待一阵她就会把电话打过来,问怎么还没回来。在外地工作的孙子把一周岁的儿子照片放大后邮寄给她,她就把重孙子的照片放在床头柜上,说是“早晨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胖重孙子,会高兴一整天!”。
知道母亲喜欢儿女的陪伴,在陪伴母亲的时间里,我尽量非特殊情况不去饭店与朋友聚餐,尽量在家陪母亲看看电视、说说话,或者在房间看看书、练练毛笔字、画画画。平常生活中,饭前一般征求母亲的想法,能够基本按照母亲的饮食喜好去做。饭后大多是母亲来刷碗,她总是说我不如她刷的干净,我将她刷干净的碗筷负责摆放到消毒碗柜消毒,也就基本完成了任务。母亲讲究卫生,洗刷完碗筷后还会到厨房转上一圈,有时把我洗刷搽试过的锅盆灶台再搽试一遍才会放心。在女儿放寒暑假期间,如遇到我值班陪伴母亲,陪伴不到一周,母亲就会催着我把女儿接来陪伴在我们身边,这种陪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上有老下有小相伴相随的幸福。想起儿时的家人陪伴,心里总是暖洋洋的。
姐弟四人,我排行老小。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温暖呵护下,在姐姐、哥哥的爱护下长大的。我与二哥的年龄相差一岁半,母亲生下我后,奶水不够我们兄弟两人来吃,二哥只能靠喝些面糊来填饱肚子,由于缺少营养,一直到他高中毕业考上“湖南大学”,身体都是特别消瘦。而我听母亲说:“小时候长的又白又胖,抱着上街,见谁都笑,谁见都想抱一抱”。想起二哥的消瘦,总让我心里感到对二哥的亏欠。
朦胧印象中是姐姐一天到晚背着我到大街上逛逛,到集市上瞧瞧。有印记的是:我们家租赁的房子是在万张乡大街上的一家农舍,进出大门都要经过大队栓牲口的牲口屋,每次姐姐背着我出门回家都会被一匹枣红色小马驹追赶的乱跑,有一次小马驹追着我们乱踢,姐姐摔倒后把我挤到墙角,姐姐用瘦弱的身体挡护着我,吓得我哇哇大哭,幸好父亲下班回家遇到及时把小马驹赶跑。听母亲曾经说过:“你姐姐整天背着你,让你尿的棉袄背上都怄了一个窟窿”。
长大记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是万张银行营业所主任,除了银行日常的工作外,还有包管区蹲点的任务,一天到晚兢兢业业忙于工作。在家里母亲带着大姐纺棉花、织布,纳鞋底、缝棉袜,为的就是能够拿到集市上去卖,挣点零花钱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困难。晚上入睡时基本上是在“嗡嗡嗡”的纺棉声或“哐哐哐”的织布声中睡着,醒来时又多半是母亲和大姐在纳鞋底、缝棉袜,有时是看到母亲在缝棉袜,这时的大姐已经是手里拿着没有缝完的棉袜斜躺在母亲身边睡着了。
1970年到了上学的年龄,这一年正赶上父亲参加济宁地区中心支行的会议,父亲说要带我去济宁看火车,我欢呼雀跃高兴了整整二天,终于坐在了父亲的自行车横梁上跟着他去济宁地区开会。在会上吃到了人民银行中心支行食堂做的又白又大香喷喷的馒头和一生中都难以忘记的特好吃的满满一大碗白菜豆腐炖肉。会议结束后,父亲带着我到济宁百货大楼挑选了漂亮的书包,又带着我去了济宁火车站,让我见到了特别长、特别长、装满了黑黝黝发光的一车一车煤炭跑在铁轨上累的头上冒烟的火车。回家的路上,我爱不释手地抱着漂亮的书包,一路欢喜。
“见过火车”,一直成为我在小伙伴们中间谈论见过世面的炫耀资本。上学后,父亲常常利用工作之余拿着课本教我读书,拿着小画书一页一页地给我讲故事。父亲喜欢写毛笔字,有时他会握着我的手教我一笔一划去写字。
大姐和两个哥哥的硬笔书法都写的非常好看。大哥、二哥还都喜欢画画,主要是画小人书上的人物,我常常是站在旁边观看。后来大哥喜欢上写文章,主要是写一些诗歌和新闻报道,特别是在他下乡任知青点组长期间,经常写一些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开展劳动竞赛、帮助生产队安全生产、浇灌,经济增收、纪念五四青年节活动的文章,常常被嘉祥县人民广播站采用播出,每当听到大哥的名字,我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心里总想着长大后我也要去写文章!二哥在湖南大学上学期间欢喜上了摄影,用积攒的生活费买了一架照相机。每次放假回家都会带来很多的江南美景照片,我就把这些漂亮照片放在父亲写字的桌子玻璃板下面,常常趴到桌子上去欣赏。
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才艺技能的展现,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对我一生的艺术追求影响甚远。
随着年龄的增长,参加了工作,成立了家庭有了孩子,每当出差回到家中,孩子远远地伸出双臂向你跑来拥抱在怀中的时候;过年过节与姐姐哥哥们欢聚在父母身边相互拉家常的时候;父亲年纪大了,陪伴着他紧紧握住他的手去浴池泡澡的时候;陪伴父母开车回原籍祭祖的时候等等这些情景,都是在让我享受着人世间的陪伴幸福。
陪伴就是幸福,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来陪伴家人享受幸福吧!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陈大学 ‖ 不雅的恶习惹人烦
- 下一篇:下一篇:「随笔」崔玉堂 ‖ 我的文学研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