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崔玉堂 ‖ 我的文学研学感悟
由于受父亲爱读书,两位兄长喜好文学、绘画的影响,小时候的我就喜欢写写画画。记得在嘉祥一中读高中时,教语文课程的吴凯老师把我写的作文在班级间多次交流传阅,让我感到无比的荣耀,是对我最大的鞭策。参加工作后,忙于繁杂的事务工作,对生活感悟的文章写的少了。
2022年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好友马素平大姐在齐鲁壹点《海岛寻梦》壹点号上登了好多的优秀文章,就把写的一篇散文《清明祭祖》发给她,两天后就给刊登了出来,再次引发了我写作的兴致。随后她又把我拉进《山东金融文学》(银星文学)微信群,在这个文学天地的大家庭里,能够天天读到好的文章。
在与贾善耕主任、柴洪德行长、朱沙主席、林毅秘书长、张宜霞大姐的文学交流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文学写作知识,是《山东金融文学》(银星文学)激发起我对文学的喜爱,树立了善思考、勤动笔的信念,提高了文学素养。
三年来,我的多篇散文、诗歌、绘画、摄影作品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刊发,连续三年被山东金融文学编委会授予“山东金融文学(银星文学)优秀创作员”荣誉称号。散文《驻村两年,与老支书成了忘年交》荣获齐鲁壹点第三届青未了金融散文二等奖、首届“齐鲁金融文学奖”三等奖。本人被济宁市读书协会授予“济宁市读书协会名誉会长”、《书友文苑》编委会文学艺术指导。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心得和感想。
文学创作需要坚持和毅力。文学创作是一门艰深的学问,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学。需要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正如贾主任在荆山文谈(056期)中写到:“阅读如同品茶,要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感受作者精心挑选的词汇、巧妙构思的语句,以及严谨的逻辑架构”。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以便写出更加丰富和有深度的作品。
文学创作需要灵感和创意。要静下心来,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现象,从日常生活当中感悟事情的哲理,找出感动自己的人和事,以此作为灵感之源,用朴实的文字表达出来。感动是有传播效应的,能感动你,就能够感动到读者。
文学创作需要真实和感性。作品需要真实的反映人性、社会和生活。文章需要用真情实感写出来,要用细腻的文字把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地感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宜霞大姐一篇“小鸟也发朋友圈”的短文,将极为平常的小事写成了温暖人心不平凡的故事。文章用真实情感写出了窗外偶尔来了一对母子小鸟,受到房主人的款待照顾,成了窗台的常客,并招呼来了几十只小鸟,形成人鸟共处享自然的美景。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4.5万。
各位文友,文学创作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和激情所在。《山东金融文学》(银星文学)是金融人的精神阵地,也是文学爱好者相互交流、文学共享的舞台。让我们扎根生活,吸取生活的养分,用真诚抒发内心的情怀吧!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崔玉堂 ‖ 陪伴就是幸福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张阿芳 ‖ 上山采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