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孔令武 ‖ 梁山景区奇遇

来源:本站    作者:孔令武    时间:2025-05-14      分享到:


清晨,梁山脚下。

一大早,尽管大片大片的松柏还笼罩在一片薄薄的晨雾之中,而此时,一关入山口处早已是人潮涌动,人声鼎沸。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全国各地游客利用假期空闲时间纷至沓来,或组团游,或自驾游,或陪老人去水泊梁山揽胜,或伴孩子到好汉故里研学,甚至一些外籍华人华侨也慕名而来。

其中,游人中有一老一少特别引人注目,那老者虽鬓发斑白,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右手拄着一根银白色拐杖,左手挎一个精制黑色旅行包,紧挽着他的是一位妙龄少女,殷勤的照顾着老人。毫无疑问,这是祖孙二人。

此时,两人已登上断金亭,可他们似乎故意避开亭内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是在山坡上的一块大石上坐下来。

天已破晓,一轮红日喷薄升起,山城也豁然开朗起来,远处那高的楼,绿的树,红的花,好像一下子都跑到了眼前,令人美不胜收,目不暇接。可令人奇怪的是,老人却对这些并无兴趣,却始终盯着一些山石瓦砾,让孙女扶着他,专往一些僻静而行人罕至的地方去,不时用拐杖敲打着岩石,还不时用相机拍着照片。

自然,这祖孙俩的怪异举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议论,大家猜测他是退休教授,或是归国华侨,但更多人对此感到莫名其妙。

正在大家对此疑惑不解时,突然,传来老人的一声惊叫:“我的包,我的包”,声音虽然不大,却夹杂着惊恐,人们急忙循声赶了过来。

原来,老人刚才在山崖边看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一时兴起,忙放下旅行包,仔细揣摩起来。可不小心碰到了旅行包,随之翻滚几下,竟滚下了山崖。虽然孙女连忙去追,却未能追上。

老人也许太紧张了,“这可这么办.......”,他语无伦次,又气喘吁吁,眼中流露出失望、近乎伤心的神色。

惊奇的人们更加惊奇了,纷纷围了上来,有人劝慰,有人出主意,更多的则是问起了老人的身份及那只旅行包。

老人用手帕试了试额头上的汗水,慢慢说到:“我是一名考古学家,专程从北京赶来,慕名前来山东各地考察。这旅行袋中全是这一路收集到的资料,标本等,倘若丢失,岂不前功尽弃”。

老人的一席话,使骚动的人群安静了下了,仿佛一块大石,落在了每个人的心上,可望着那深不可测的山崖,大家也个个面面相视,手足无措。

“老爷爷,别担心,我去找”,这时,不知从哪里钻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光着膀子,皮肤黝黑,一双眼睛又黑又亮。

人们同时转过了头,又同时摇了摇头,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孩子已与猴子一般,攀援下了山崖。

“孩子,小心”,老人急切喊道。

其实,那山崖并不算太高,但陡峭难行,几乎是垂直角度。

几乎仅一袋烟的功夫,那孩子已爬了上来,拎着那个旅行包,手上、身上隐约可见划痕,头上沾着些许杂草,他开心的把包递了过去,“老爷爷,您的包”。

老人此时已不知如何是好,只是紧紧的握住孩子那双脏兮兮的小手,感慨的说:“了不起,了不起,真是英雄的子孙,好汉的后代啊!”

一阵惊愕之后,人们也是纷纷称赞,有人甚至鼓起了掌。

小孩对此毫无兴趣,拍拍裤子上的土就要离去,老人却紧紧不放,并伸手拉开包,取出一枚精致的印花图章,要送于孩子留作纪念。

“爷爷,我不要,再见”,说完,他竟挣脱开,与来时一样,一溜烟消失的无影无踪。

老人怔怔的站在那里,眼角湿润。

远山,依旧层峦叠嶂,松柏却愈发青翠欲滴,一阵山风吹来,里面竟带着一股清新怡人的味道。

老人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