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评论」王海青 ‖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一一写在《2025鲁地文艺作品选》面世之际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25-08-22      分享到:


从2020年2月,鲁地文艺平台创建,至今五年多了。我们一直致力于文友们作品的编发,从未间断。我想,这对于文友们文学的交流,对于初涉写作文友的鼓励,是有一些作用与帮助的。实际上,这样一个平台能坚持下去,得益于文友们一如既往的信任与支持,也得益于编辑部同仁对文学的热爱与热情。

 从2023年5月开始,我们在鲁地文艺平台日常编发作品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编印纸刊《鲁地文艺作品选》,得到了广大文友的热烈响应与积极支持。编印纸刊《鲁地文艺作品选》起意于鲁地文艺平台已经编发了1000多篇诗文,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我们就想着筛选出几十篇有代表性的作品,集印成册,一者可供学习、交流、借鉴,再者可供美好的留念,赠送亲友。编辑部的同仁们都是文学爱好者,满怀热忱,但平台并无经费收入(后来虽然开通了公众号的一些功能,但是这些微薄的收入,不过是杯水车薪),因而只能众筹纸刊的编印。所幸,在文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顺利征集到优质稿件并筹齐了印刷费用。这是鲁地文艺文友们共同建造的一块文学的园地。这方园地既是物质的(可触可观),又是精神的(可品可感)。为了能把《2023鲁地文艺作品选》做得更好,我们邀请了散文家李木生先生写序(当时他还有《鲁迅传》未完成,却抽出宝贵时间写序),书法家吕建德先生题字,得到了他们的鼎力相助。

 2024年5月,我们拟定编印《2024鲁地文艺作品选》,不但得到了老朋友的力挺,还得到了新朋友的认同,参加作品选活动的人员,比2023年还多。征稿截止后,还有多位文友问询参与事宜。《2024鲁地文艺作品选》,我们邀请了散文家孙继泉先生写序。孙继泉先生不但在序言中给大家鼓励,介绍写作经验,还在自己主持的《今日邹城》上发表《2024鲁地文艺作品选》中的多篇佳作。济宁晚报副总编宋延坤先生在看到《2024鲁地文艺作品选》后,对文友们追梦的执着,不禁感慨道:“文学可以带来什么?是对美好过去的回忆,是对美好现在的热情,是对美好未来的展望,或者,文学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美好。”

2025年5月,我们拟定编印《2025鲁地文艺作品选》。编印鲁地文艺作品选,这已经是第三年了。这次我们邀请了济宁文化名家刘利民先生写序。实际上,写序并非一件易事。首先,要耗费不少的时间,通读全部作品,这个工作量不小;其次,这是一本基层作者作品选,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作者的表现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并不是多么好评好论。但是刘利民先生克服诸多困难,包括天气的炎热,竟写下洋洋七千字的序文,其用心之专,用情之深,用力之大,可见一斑。与我通话时,他告诉我,本来写的序文更长,他发给我的是精简后的。

对于做的很多事,我们往往都审视做事本身的意义。那么《鲁地文艺作品选》的意义呢?《鲁地文艺作品选》,代表了一个文学的生态,花、草、树、云、河、山------从这个小世界里,我们能够看到很多风景。这样一本内部交流的小书,是文友们思想、情感、心血的结晶,是大家倾心倾力结出的文学之果。在浩如烟海的书的世界,她哪怕如苔米一般微小,却也是个活活泼泼,鲜鲜亮亮的生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独特的意义。

《鲁地文艺作品选》,不仅蕴含着文友们丰富的思想,深厚的感情,还记录着鲁地文艺与众文友携手并进,互相扶助,一路走来,在文学、文化上的成长痕迹及珍贵友谊。从书中,还可以看到一个平台,一群人在当下社会追寻文学梦想的风貌,亦可照见济宁市、区两级作协、济宁散文学会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与鼓励。

 在《2025鲁地文艺作品选》面世之际,我满怀感恩之情。感谢文友们的信任与支持,感谢社会各界领导的关注与扶持,感谢鲁地文艺同仁们的坚守与努力。让我们相信文学会精彩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相信文学会美好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共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