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阎志敏 ‖ 最忆童年爆竹响

来源:本站    作者:阎志敏    时间:2025-10-16      分享到:


近日,小区有结婚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每到这时候我总是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愫,总是会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尤其是童年放鞭炮的点点滴滴。

很小的时候,我曾好奇问爸爸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他略带神秘却一本正经的告诉我: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到岁末就会出来祸害民间,但是这种动物怕光怕响,而鞭炮正好可以把它吓跑。于是,过年要放鞭炮的种子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年幼的我还信誓旦旦的给爸爸保证说:“不让年来咱们家的任务就交给我吧,但是你一定要给我买很多很多的鞭炮,而且要买最响的种。”这时爸爸则会认真地盯着我说:“好好好,年终考试考好随便买。”如今很多年过去了,这个场景我仍然会不时地想起,笑自己的无知自大,更感叹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30年前,一进腊月,农村的街头便有各种各样卖年货的小贩。当然我只关注有没有卖鞭炮的。爸爸会给我买一些威力不强甚至拿在手中就可燃放的小炮,我们称为“火鞭”。然而我常怪爸爸不守诺言:说好随便我挑,结果只买最小的。这时爸爸则会“骗”我说,先练练手,练好了就买最大的。后来才明白那是父母是为我的安全考虑,但当时自己的确因此烦恼了一阵子。看到那种大的威力鞭炮,我只有远远羡慕的份,那时候就总是盼着自己快快长大。虽然放的是小鞭,但每响一个都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因为心里还住着那个驱逐“年”怪兽的念头。有的小鞭炮可能不响,则会感到非常沮丧。我喜欢将一整包鞭炮拆散,抓一些塞进裤兜。点上一根香,边走边放,就这样从近腊月放到元宵节开学。那个时候农村过年可以不吃不穿,但不可无炮可放。过年也会有亲朋好友给送上几包鞭炮,当时的场景现在仍历历在目。对当时的我来说,最好的亲情就融进这鞭炮“贵礼”里了。我抱着鞭炮外包装先看看标签、再捏捏大小、最后数数个数。有时候父母不让拆开,我则会偷偷的拆下来一些,再用胶带粘上拆开的口子“恢复原状”。爸爸看到后有时说鞭炮包装得不行,这么差的包装不如拆开零放吧。每当此时,内心在佩服自己小聪明的同时,又会笑话爸爸傻。后来明白那不是傻,那是爱。

年龄渐长,我不再满足于燃放那些小鞭炮。我开始央求爸爸给我买一些大鞭炮,也就是“炮仗”。早期的炮仗个头粗,引线短,而且引线燃烧比较快,燃放比较危险。爸爸是信守承诺的,但是最初他还是不放心,告诉我如果引线烧得太快,可以将引线捻开,前段的火药捻掉,燃放起来就安全了。的确如此,按照爸爸说的那样燃放果然比较安全。看到炮仗燃放后落下的碎屑,我的心情是特别高兴,还特意从地上抓起一把纸,在感叹炮仗威力的同时,心里更是升腾起一种成长的自豪感。爸爸悠悠的说:“行,你以后可以放这样的了,不过还是要注意安全。”我终于拿到了放炮仗的“许可证”。当时的我真想让时间静止,爸爸看到了我的成长。

从火鞭到炮仗,声音是越来越大,但是燃放时并没有“烟花”,之后我又央求买一些带烟花的炮仗。也就是先冒烟花然后再响的炮仗,在当时这已属于炮仗中的“轻奢品”了。这种炮仗比较贵,好几毛钱一个。赶年集时爸爸带着我,径直到这种“轻奢”炮仗摊点,一下买了50个。这次我竟然阻拦爸爸不要买这么多,太浪费钱了。爸爸当时一愣,我解释说不想放这么多了。可是爸爸非但没有少买,竟然又多要了50个,花了50块。我问爸爸为什么要那么多,他说要放就放过瘾,于是那年春节也是我放炮最过瘾的一个春节。后来我知道爸爸因为欣喜于我的成长,他认为我变得懂事了,因此高兴才买那么多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面上的烟花爆竹种类更加丰富,要比小时候的那种好玩多了,然而我却不想放了,甚至一点兴趣都没了,倒是爸爸还不时的在过年时候拿出来放着玩一下。时光如水,岁月不居。爸爸老了,我则是长大了。我不知道放的这些鞭炮有没有帮助全家驱赶什么“年”兽,我只是知道我在父爱的包围下长大了,而且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什么怪兽侵袭到我。

感谢爸爸,父爱已伴我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