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明新|雷锋精神王杰精神永放光芒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县区作家 >
济宁文学

井明新|雷锋精神王杰精神永放光芒

来源:本站    作者:井明新    时间:2024-03-05      分享到: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王杰精神,7月19日晚,济宁市读书协会在泡宝产业园运河书屋举办第259期“周三晚”公益课堂。

济宁市读书协会副会长、《书友文苑》主编谭桂昂老师以《两个精神放光芒,红色基因永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雷锋精神王杰精神的时代价值》这一红色文化主题,结合自己从军24年,又有幸与英雄王杰同为工程兵部队工兵班长的人生经历,倾情讲述了多年来学习雷锋精神王杰精神的实践,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现场气氛反响热烈。

非常荣幸能在现场聆听谭桂昂老师关于学习雷锋学习王杰的专题讲课,听完他的课,让我十分触动。诚如谭老师所言,雷锋精神王杰精神为时代所需要,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谭老师讲的两个精神放光芒,第一个便是雷锋精神放光芒。

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土,对于大家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亲笔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雷锋精神家喻户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对全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都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长大的,又是出生在那个年代,所以,从心里充满了对雷锋的敬仰之心。

什么是“雷锋精神”?已故的周恩来总理为雷锋同志的题词:“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短短数语,对雷锋精神作了高度的概括。

为什么一个普通战士会有如此之高的精神境界?为什么在物质条件比较困难的年代会创造出如此之高的精神财富?听了谭老师的讲课,又重新学习了雷锋同志的英雄事迹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雷锋精神源于雷锋的特殊身世,源于他强烈知恩图报的感恩思想。

雷锋是个孤儿,旧社会父母被地主老财压榨而死,是共产党解放了他,让他吃上了饱饭,供他上学读书,有了做人的尊严。也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报恩的愿望,他将心底蕴藏的朴素阶级感情,升华为一种更高的境界。“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他在日记里多次抒发这种感情。正是这种感恩思想的升华,驱使他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默默工作,无私的奉献,在合作社他是好社员,在工厂他是好工人,在部队他是好战士。

雷锋知恩图报的感恩思想,是我这次听谭老师讲课和重新学习雷锋同志的英雄事迹后的一个重要新收获。

记得上小学时,经常模仿主席的字体,用粉笔将“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字写在我家堂屋的墙上面。1969年参军入伍后,更是时时处处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那是一个闪光的年代,是一个学习雷锋的年代,是一个永远让人怀念的年代。

 如今雷峰精神已播种在人们的心中,在时间中得到了检验。你看,穿着红色马甲的年轻人奔波在大街小巷,有的在道路两旁做自愿交通引导,有的清扫城市公园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有的为路人理发,有的为路人修自行车,有的到养老院做义工奉献爱心……一桩桩、一件件小事使雷锋精神发扬光大,聚成了精神世界的满天繁星。这一切,并不仅仅是些普通的年轻人,也不仅仅是一个组织活动中的志愿者,而正是朴实、真诚又乐于助人的活生生的雷锋啊。虽然我并不认识他们,但我从他们炯炯有神而又自信的双眸中看到了善良的微笑,从他们真诚的态度和熟练的动作中看到了一股真正的、实实在在的雷锋精神,一种常态化了的自觉习惯。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镌刻于我幼小心灵里的歌曲,虽已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每次听到,仍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鼓舞人的精神。这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还要继续唱下去。

谭老师讲的两个精神放光芒,第二个便是王杰精神放光芒。

今年7月14日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牺牲58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英雄王杰的伟大壮举,不少地方举办王杰精神宣讲活动,纪念英雄王杰英勇牺牲58周年。早在两年之前,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46个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其中王杰精神被第一批纳入。   王杰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山东金乡县人。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今邳州市张楼乡)组织民兵军事训练时,在炸药包即将爆炸的危急关头,王杰纵身一跃扑向炸点,用身体掩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献出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王杰亲笔题词,对王杰及“两不怕”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

要学习王杰精神,那么,什么是“王杰精神”? 具体来讲就是:王杰同志“一心为革命”的理想信念,“两不怕”的战斗精神,“三不伸手”的高尚情操,“四个自问”的人生境界,永远以一种昂扬的姿态屹立于民族之林,永远不会为时代所淘汰。体现王杰精神的“一二三四”,即:一:一心为革命;两不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伸手: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四问: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痛苦?

铁血军人,就要有一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男儿血性。要有一种平时忘我,战时忘死,英勇善战的“精气神”。“两不怕”精神,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已成为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王杰的三不伸手精神是所有共产党员的一面镜子。我们要照好王杰精神的这面历史明镜,将王杰同志的精神深刻领会和充分运用,真正将三不伸手落到实处。王杰同志的“四个自问”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特别针对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切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王杰精神仍然作为优秀的文化力量永远流传,不断发扬光大。

谭老师主讲完毕,按照惯例,由读书协会为谭老师颁发了讲课荣誉证书;济宁市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作家向谭老师赠送了书法、国画、篆刻、文学作品。随后少先队员、中学生们和退役军人艺术团的演员们,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歌颂雷锋王杰的诗歌。

“周三晚”公益课,在集体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中结束。

听了谭老师的课,眼前总浮现雷锋王杰的光辉形象,联想起诸多学英雄的往事,于是加以梳理辑成一文。

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