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县区作家 >
济宁文学

「新闻宣传」王传钧 ‖ 潍坊港何以成为全国首个“零碳港口”?

来源:本站    作者:王传钧    时间:2024-10-16      分享到:


10月15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潍坊港荣获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碳中和评价证书》,标志着全国首个“零碳港口”在潍坊港建成。(据10月16日《中国水运报》报道)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潍坊港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全国首个“零碳港口”在潍坊港建成。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为我国港口行业的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更在能源结构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潍坊港“零碳港口”的建成,彰显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坚定决心和切实行动。长期以来,港口作为物流和贸易的重要枢纽,其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是环境保护的关注点。潍坊港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探索零碳发展路径,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全球对绿色发展的呼唤。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持续的努力。今年3月发布的“零碳港口”创建方案,为潍坊港的绿色转型之路指明了方向。从方案的制定到承诺性碳中和证书的颁发,再到最终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中和,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潍坊港人的智慧和汗水。

在“零碳港口”建设过程中,潍坊港持续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其成果令人瞩目。9月 30日,潍坊港4台6.7MW风机并网成功,成为山东省首个并网发电的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这一突破不仅为港区提供了充足的清洁电力,还实现了冗余电量向社会的供应,展现了潍坊港在能源自给自足的同时,积极为社会能源结构优化做出贡献的担当。此外,潍坊港还有序推进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建成投用3.3MWp光伏发电站,进一步丰富了港区的绿色能源供应。这种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建设,不仅提高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有效降低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实现零碳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独有偶,近年来,济宁港航梁山港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高度重视“近零碳”港口建设。通过全面推行LNG运输车(108辆)、船舶等新能源应用推广,完成亚洲最大跨度钢结构封闭式储煤棚和国家内河煤焦散改集中心建设,大大降低了煤炭储存和转运过程中的扬尘污染。以科技赋能港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通过棚顶5兆瓦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年发电量可达550万度,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电费150余万元,有效减少碳排放量3788.6吨。同时选用风能等节能设备设施,有效降低了港口能源消耗。因此,梁山港早在2023年8月就已获得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全国内河首张“碳足迹、碳中和”双碳认证书,为全国内河港口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此外,该港口还成功入选了济宁市“无废细胞”单位名录、山东省绿色港口“园林式”单位,梁山港“绿色铁水联运体系建设项目”更是荣获全国交通物流供应链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当然,潍坊港在推动港口机械电能替代和打造集疏港绿色走廊方面的努力同样值得称赞。新增和报废更新的港口机械优先采用电动设备,并配套建设了大量充电桩,满足了港内电动运输车辆和流动机械的充电需求。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港口作业过程中的尾气排放,还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港内作业全电动化并配套建设充换电设施,进一步展现了潍坊港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定信念和长远眼光。全电破冰拖轮建造、分布式海水淡化等项目的同步实施,不断提升了绿电消纳能力,使潍坊港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潍坊港多能源供应体系的初步搭建完成,形成“风光储一体化”的零碳能源结构,正式实现零碳港口2.0(狭义零碳港口),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然而,潍坊港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力争在行业率先打造以“全物流链绿色低碳发展”为特点的零碳港口3.0(广义零碳港口)示范区。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潍坊港对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对更高标准的自我要求。

潍坊港的成功经验为全国乃至全球港口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科学的规划和切实的行动,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也能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企业和行业积极行动起来,借鉴潍坊港的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

总之,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潍坊港能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不断完善和优化零碳港口的建设和运营,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希望这一成功案例能够激发更多的创新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