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先河 | 永远温暖着我的那双眼神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小说 >
济宁文学

傅先河 | 永远温暖着我的那双眼神

来源:本站    作者:傅先河    时间:2024-04-03      分享到:


日子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间,迈进“耳顺”之年,时间像一个魔术师,冲淡了许许多多的记忆,但有一双眼神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那么慈祥、那么温暖、那么有力量。

1993年秋,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检察院在我单位设置了派驻检察室,主任是一位五十多岁、慈眉善目、亲切和蔼的老者。起初我和他并无交集,仅仅是见面打个招呼而已,主要是年龄相差较大且没有工作关联。一天,我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或许是那双慈祥的眼睛吸引了我,或许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我,或许是其它原因,总之,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人,极少主动与人打交道。

他指了指一把椅子,招呼我坐下,问我贵姓大名,在哪个科室工作?今年多大?是哪里人?结婚了吗?我一一做了回答,他看了看我,问:“你姓傅,(那)你认识傅guaizi吗?”“他是俺爸呀”!他认识我的老父亲!我们的距离倏地拉近了,我立即改口喊他陈叔叔,他也亲切的叫我“先河”。他笑吟吟地说:“我和你爸爸喝过几次酒,他酒量不大,但是拳划得挺好,一般人赢不了他”“你爸爸性格豪爽,人品好,威望高,经常给人家调解家务纠纷,是个有本事的人,你家里人来人往的不断人。”最后,他拍拍我的肩膀,亲切的对我说“我叫陈国良,回家的时候给你爸爸捎个好”。于是,我隔三差五地到办公室和他聊天交流,还就什么是大案、什么是要案等报刊杂志上看到的一些弄不明白的问题,向他请教。

受陈主任影响,我逐渐对检察院有了更多的了解,产生了几多神秘、几多敬仰,梦想“如果能到检察院工作,当一名人民检察官该有多好啊”。

1994年8月,《济南日报》刊登了检察机关增编补员、面向社会招考的消息。我“春心萌动”,“何不报名试试”。而后听到一些传言,说什么“人员早就内定了,没有关系根本考上不”。考不考?犹豫不决的我登门向陈主任求助,他说“先河,你爱学习,有扎实的基础,希望很大,即使考不上也是一次很好地锻炼!”他用鼓励地眼神看着我“试试吧!”

9月笔试、10月面试、政审、体检,一路“绿灯”,当然,这期间我没少向陈主任打听“消息”。好事多磨,一波三折,在提人事档案时,单位给我提出条件,要走可以,必须交出房子。崭新的房子搬进去还不到两个月,就要再搬出来,心中难以割舍,像剜自己肉一样!再说,拖家带口的去哪里住?

事情重大,时间紧迫!我照例请教陈主任,他看了我一眼,说“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要是十分想干检察院,就交房子走人。”“检察院正在盖房子,分房子时,你可以住别人腾出来的旧房子。”

1994年12月,我踏进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检察院的大门,分到政策研究室工作,陈主任耐心的介绍了研究室的人员情况和工作性质。起初,我迟迟进不了工作角色,费了吃奶的劲儿写出来的材料时常被pasi,迷惘、失落、自卑滋生蔓延,憋的我很难受,陈主任耐心开导我“你不熟悉检察工作和检察业务,需要一个过程,你有一定的文字基础,经过历练,完全能够胜任,先河,慢慢来,相信自己。”他的目光坚定有力。

1995年6月,陈主任退休,搬到农村老家居住,我和他见面少了,但经常电话联系,电话中他对我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遇到不顺心的事和重大抉择时,我依然习惯于向他倾诉和讨教,听取他的建议。几年前,老人家去世,享年八十多岁,但那双眼神时常浮现在眼前,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