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锐 《儿时的年味》作者:乔加林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作家新锐 >
济宁文学

作家新锐 《儿时的年味》作者:乔加林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23-05-30      分享到:


我出生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期,家住苏北泗洪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那时候的乡村房屋大多一个模样,土墙草屋,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手电筒。大多是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小时候的乡村娃娃们最喜欢过大年了。腊月一到,家家户户都会把土墙草屋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闲下来的村民们就开始准备着年货。不管有钱无钱,都得折腾一下,忙得不亦乐乎。

萝卜糕、萝卜丸子和馒头就是我记忆最深的年味。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母亲做的萝卜糕、萝卜丸子和馒头。过大年做萝卜糕、萝卜丸子和馒头是母亲的拿手好戏。母亲做起萝卜糕、萝卜丸子和馒头来也是得心应手,从不需要别人帮忙。萝卜糕和萝卜丸子都是用萝卜和山芋粉加面粉制作而成。在制作萝卜糕和萝卜丸子前,把萝卜洗干净再用刨子刨成丝,用少许盐腌 5 分钟,然后挤出水份,用瓷盆装萝卜汁。萝卜汁

内倒入山芋粉和面粉,再把萝卜丝、香菜、生姜、葱花、胡椒粉、味精、盐等作料一起放入盆中搅拌成浓浆,萝卜糕通常都是做成手掌那么大,萝卜丸子通常做成乒乓球那么大。唯一区别的就是萝卜糕是蒸,萝卜丸子是油炸。

蒸萝卜糕时,烧一大锅水,锅中放入蒸屉,在蒸屉上再放手笼布,把做好的萝卜糕再放在蒸屉上,大火蒸一个半小时,放凉后倒扣脱模即可。萝卜糕晶莹剔透,外形清新秀丽,一口咬下去,爽滑不沾牙。萝卜的清香无比,却无半点油腻的感觉。

萝卜丸子是放在油锅里炸,就看着面糊滋滋地做响,先是沉底儿,然后会慢慢变黄,过一会儿就会浮到油面上,用筷子轻敲一下丸子外壳,硬了,也就可以出锅。那时的我总是会站在锅边等着第一个丸子熟,美其名曰是尝尝看熟了没,实际是想最快地吃到盼望已久的油香四溢的美味萝卜丸子。

炸好的丸子趁热最好吃了,外壳酥脆,内里葱香,萝卜丝软软的,还带点儿韧劲。母亲会将丸子对半切开,调些香醋和油辣椒沾着吃,余下的丸子,就放在盆里,因为天冷,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坏。家里来客人时,母亲有时把萝卜丸子搭配青菜炒一盘,有时搭配大蒜炒一盘……总之,萝卜丸子就是菜品中的百搭菜系。蒸馒头是过大年中一件大事。那时候没有卖馒头的,都是自家蒸。我记得在蒸馒头的时候,母亲早早把发面引子拿出来,泡透,那时候没有酵母,都是用老面做引子。母亲用两个大盆和面,然后放在靠近灶台烟囱的地方,开始发面。灶台烟囱旁温度高,面发得快。中午时分,面发好了,母亲再把一些面粉放进去,继续把面揉在一起,整整两大盆,然后继续发面。等到面全部发开了,天也就黑了。

揉面是体力活儿,很累。何况要揉两大盆的面。要做馒头了,母亲把一块块面团从大盆里用刀切出来,一块块的揉,要用力,还要揉均匀,最后用手分成一个个馒头大小的面团,然后再继续揉,越揉越紧,越揉越均匀,这样做出来的馒头好吃。把小面团揉成馒头状,放在簸箕上,一个个排起来,很快一簸箕馒头出来了,圆圆的顶,像一个个小蒙古包,又像一个个蘑菇。母亲在上面盖上一块干净布,让馒头醒一会儿。看到像面包一样蓬松状,就开始上锅,那时候用的是大口锅,上下两层箅子,底层能放十四、五个,上层能放二十五、六个,一锅下来,能蒸四十左右的拳头小的馒头。

父亲专门负责烧锅。锅台旁边有风箱,在灶下点上火以后,放上木柴,拉风箱,火苗很快就烧起来,柴火旺,水很快就沸腾,馒头也就熟得快。馒头出锅时,随着笼盖的掀开和蒸笼的抬下,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厨房此时云蒸霞蔚,蒸气翻滚着涌出房门,场面十分壮观。刚出锅的馒头,雪白,暄腾,冒着热气,散发着麦香味,浓浓的香气扑面而来,看着白白的馒头,让人忍不住要尝上一口。

馒头从蒸笼里拿出以后,就晾在院子里铺好的芦席上,馒头很快就被凉透。然后就收在早就准备好的笆斗里。蒸馒头是乡村里的习俗,目的就是为了春节前后,不再忙碌,可以尽享新年的轻松和快乐。这些馒头、包子等让我们家吃好长时间,保存好的话能吃出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