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明新|文章大事与日常生活(读书会分享提纲)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读书协会给了我这样一个在台上发言的机会,使我能够参加到今晚的读书活动中来。同时也感谢各位书友前来参加今晚的读书活动。我今天晚上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文章大事与日常生活》。打算从个人成长经历、文章大事与日常生活、几点读书写作体会三个方面介绍。
一、个人成长经历。
我是1969年从农村参军入伍,在部队经受了6年的锻炼和考验。1976年3月,在共和国的大裁军中,我作为第一批转业干部脱下军装,转业到了济宁行署教育局印刷厂工作,并在印刷厂工作了4年。部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也算是二次就业,直到1979年底,我赶上了充实加强政法机关,组织部门的一纸调令,就决定了我去济宁市人民检察院报到,并在检察院工作了33年,直到退休。
当兵6年,进工厂4年,从事检察工作33年。在我看来,这些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了,而是经历、是生活、是人生,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合。
如今进入退休生活,不再有工作上的压力,可以有处置时间的自由了。不论是喜欢旅行,喜欢读书写作,喜欢运动健身,可以尽情的去施展、去享受了。
退休之后,要完成接送学生的任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雷打不动的工作。别看仅仅是个接送学生上学的事情,如果没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个工作也是不容易做好的。
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带上我的小孙子外出旅行是必须的。在家长眼里,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利用假期去旅行,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孩子,同时也是为了我们全家人有机会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孩童的时光总是一晃而过,趁着我的小孙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正盛,带上他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这就是每年利用假期外出旅行的目的。外出旅行的机会一多,除了拍照,就尝试着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生活的回忆。随着写作的深入,我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等作协组织。
爱拼才会赢,永远在路上。2018年12月30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读书协会成立1周年大会上,20名“书香济宁”2018年度读书先进个人受到表彰,我也荣幸榜上有名。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建设书香济宁、文化济宁做出积极贡献。
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在党的101周年纪念日到来之日,组织上为我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一方面体现了组织上的关怀,另一方面也促使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退休不忘锻炼身体,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因为喜欢运动,特别是受到一次参加全市健美比赛,最终取得元老组第一名好成绩的鼓舞,现在仍然坚持每周去健身房锻炼几次。中老年人锻炼选择什么项目,不论是静还是动,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贵在坚持。
二、文章大事与日常生活。
前几天,读书协会副会长朱继德老师给我打来电话,点名让我分享一下旅游文学方面的事情。我接到电话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不能辜负朱老师的信任,而且要珍惜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实际上,参加读书会,不论是在台上讲还是在台下听,大家都是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激励着我们的读书学习与生活。我今年参加了几次读书会活动,现场聆听几位运河文化专家讲运河文化,聆听谭桂昂老师宣讲雷锋精神王杰精神,聆听汪杰元老师讲济宁城西第一党支部的建立,均受益匪浅。自己结合读书活动写出了《运河文化论坛随笔》《雷锋精神王杰精神永放光芒》《红色记忆》等心得体会文章与大家交流。
说到文学,对我们来说,文学不仅仅是一个事业,一种爱好,同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对文学都不陌生,它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的形式和作品。而旅游文学是指以旅游现象为题材,运用文学艺术手法,反映旅游生活和表达作者意趣的语言艺术。其特点:一是旅游性。旅游是旅游文学创作的基础,没有旅游,何来旅游文学。二是文学性。旅游文学并不是对旅游生活的简单记录,而是抒发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是对旅游生活的艺术反映。三是地理性。反映特有地方的风土人情,也就突出了地理性。旅游文学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于探索的欲望,而且通过阅读旅游文学,可以从中领略到旅游中的种种乐趣和挑战。旅游不仅能让人享受美好的风景和文化,更能让人经历成长和磨砺。
退休之后走过不少地方,并且回来之后都要以文字形式与大家分享。不少朋友也乐意阅读这些旅游方面的文章。比如我写的《人在旅途之新马纪行》《八月草原行》《南方旅行散记》《回望青海之旅》《夏日闯关东》《宁夏7日游学日记》《湖北游记》《厦门之行散记》《夏日再向草原行》《西藏纪行》等等,其中不少文章还被《中国作家网》采用。
虽然写了不少文章,不过文学创作说起来惭愧。起步晚,写的少。一些东西都是退休多年以后才开始动笔的。我的写作,可以说是由于一个偶然的因素,使我走向了写作的道路。
2015年8月,我和老伴带着小孙子到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去旅行,儿子儿媳妇让多发点旅行的照片,并鼓励写点文字的东西。当时尝试着写了第一篇:“带着小孙子去旅行”发朋友圈,反映热烈,点赞多多。接着又写了“我们来到了大草原”,同样的反映很好。
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大草原,我们看到了什么,或者说看到了哪些与内地不一样的东西呢。那就是:我们从进入草原的那一时刻起,就感受到了草原的神奇与美丽。碧蓝、一望无际的晴空,清新微寒的空气,广阔的牧野,庄严的成陵,多彩的节日庆典,都给我们第一次来到大草原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草原的河湖、骆驼、蒙古包、牛羊群,为我们展示了这个民族美丽多彩的生活场景。
在鄂尔多斯,我们还赶上了蒙古族人九年一次的隆重而威猛的大型祭祀活动。我们抱着十分好奇的心情,亲眼目睹了蒙古族人这神圣而又威猛的祭祀大典。惊讶、困惑、好奇,更多的是震撼!我们观察,蒙古族人对于“九”这个充满神奇的数字非常喜欢,祭祀活动中的献茶、献茶砖、献奶、献酒、献牛羊肉,都是由九个身穿不同颜色民族服装的蒙古族人去做这些事情。祭祀贡品由九个羊背子、一头整牛组成。当祭祀活动结束后,祭祀贡品分享给在场的所有人受福。
从鄂尔多斯回来之后,整理成《八月草原行》一文,发表在《中国作家网》上。从此,开始了我的写作生涯。
三、几点读书写作体会。
(一)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没有生活你是写不出好作品的,而业余作者恰恰有这方面的优势。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事情,抒发自己的心情。有了生活就有了一切,这是对的,但也不绝对。一个人生活阅历丰富,有生活经验,这很好。但是还有一个创作问题,你要把想表达的意境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思想上赞成什么,喜欢什么,总得有个态度吧。写文章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要表达一定的思想。这个思想很难说清谁在前在后。我们喜欢哪一篇文章,喜欢他的风格,但是从理论上分析,不一定能分析出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是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这很明显表达的是思想。而老舍的《背影》反映的则是一种情怀。
总之,创作者离不开生活。我的体会是:思想统领生活,生活反映思想。
(二)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只要有灵感,就得抓紧写,不要拖延。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并不是任何事情都有意义。一些陈谷子烂芝麻,一大堆流水账,没有多大意义。只有选择那些打动过自己内心的东西来写,写出来的作品可读性才强,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庆幸的是,从一开始写作,我就是从自己熟悉的东西写起,没有走太多的弯路。在文学的形式上,采用的就是散文这种文体形式。比如我写的“七月北京行”、“我上北京去开会”、“去了一趟嘉祥”、“骑车环游太白湖”、“感受疼痛”等等,都与自己的生活有关。所以,我们不妨坚持业余写作,把大文章放到日常生活之中。
(三)简练。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啰嗦。简练是文章的基本要求。曾经有个作家写了16句诗,最后改成了只剩下4句,即“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总之,文章不论长短,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四)讲究写作技巧。巴金先生说:“写文章搞创作最大的技巧是没有技巧”。让我理解,专业作家写熟了,能准确成熟地驾驭语言,心中早就有数了,所以才说没有技巧是最大的技巧。一些写作技巧还是要有的,还是需要学习的。我们说,这个人真能,他东鼓捣西鼓捣,就把文章鼓捣出来了,说明人家早就熟练地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我的体会,写作开始模仿并不是坏事,一些书画家开始都是从模仿开始,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我个人的写作,实际上是从旅游文学开始的。从2015年8月写“八月草原行”到写出“追忆我的母亲”算是达到一个高潮。目前,虽然写了一些文章,自己满意的不多。
现在,回过头来看,写文章其实并不容易。即要占用写作者的时间,之后还要占用读者的时间。不用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和有限的。因此,以后每一篇切记要谨慎,不搞粗制烂造,以免浪费大家的时间。应该是要写就写的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当然,我现在还做不到,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文字已成过去,精彩还在未来”,以后争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同时也接受大家的评判。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