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随笔」朱新春 ‖ 迟到的祝福

来源:本站    作者:朱新春    时间:2025-09-17      分享到:

            

乙巳年教师节前后惊喜连连。先是被邀进五十年前的老同学群,接着一帧毕业合影老照片,激活了忘却的岁月,看到了青涩面孔,想起了怦然心动的往事,唤回了那一段段情未央的美好瞬间,最为惊喜的,莫过于有了现已九十高龄的班主任李玉振老师的联系方式,相约视频群聊,纷纷为尊敬的老师送上了迟到的祝福。

退休后的交际里,经常听到“人老了容易怀旧”的说法,我不仅赞同,还身有同感。一曲老歌,能听得热泪盈眶,一段段看似荒诞无稽的抖音视频,全是自己儿时乐趣的回放。偶得闲暇之余,往事如烟如梦亦如幻, 覆水难收似月冷。五十年光阴如梭,多少事如白驹过隙,岁月长河落日圆,感恩情思波浪翻,浪淘尽,师生情谊驻心间。春秋虽过五十载,师恩如山更似泉。滋润当年小树苗,历经风霜挺脊梁,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有师恩日月长。

人们常说,岁月无情,会使人慢慢变老。其实,人们变老就是一个很快的过程。回想四五十年的人或事,就跟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日前老同学群首次视频群聊,师生都是“全新”面貌,容颜虽变,初心未变,纷纷表达“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之情。盛赞老师“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育芳华”之德。老师乡音未改,记忆犹新,对每人的点评,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同表“惟愿余生余光,续写师生情缘新篇”。此情此景,斗胆班门弄斧,即兴《美哉•老师》,权作迟交的作业,望老师批改:

九旬老人非寻常

思维清晰体健康

容光焕发目有神

昔日教诲音绕梁

桃李不言下成蹊

杏坛不辍是榜样

最美不过夕阳红

温馨港湾亦远航

朱新春于济宁市警韵之家

2025年9月14日


视频群聊结束时间不长,就看到了老师情真意切的回复。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能与你们这些离开校园五十载的“学生”再次“见面”,我非常激动与高兴。屏幕里,每一张脸庞都刻着岁月的痕迹,可在我眼里,你们依旧是当年那个在教室里朗朗读书、操场上追逐打闹的青年。五十年的光阴,仿佛一下子被微信的电波轻轻抹平,又回到了1975年的那个秋天。朱新春同学的诗,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每一句都像一股暖流,淌过心头。其实,老师哪有什么“非寻常”,不过是守着三尺讲台,把你们——我一生最珍贵的“种子”——深深种在心里。如今,看到你们在各个角落扎根、开花,有的成了警察、医生、工人、父母……这才是我最骄傲的“健康”和“容光”。同学们,谢谢你们还记得我这个“90后”老头。你们的一句“老师好”,一句“祝您长命百岁”,比任何补药都管用。老师也想借这首诗回赠大家,权当给远在天南地北的你们一个拥抱:《答诸生》

九秩回望是故乡,

黑板粉笔共斜阳。

五十年前种桃李,

而今处处作春光。

莫叹鬓霜侵老境,

且将岁月化霞觞。

若问此生何所恋,

但听铃声到耳旁。

——你们的班主任 李玉振

2025年9月14日 于天津团泊健康城梧桐公社北里家中。


老师的一个拥抱,是一个永久的温暖,随时消融人生疑惑,顿悟人生: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好的心态。我们争不过岁月,也跑不过时间,唯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