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庆吉 | 走街串乡说曲阜之八:国宝单位曲阜师范学校
位于鼓楼南街的曲阜师范学校,门前立着块文物保护碑,上面写着:“曲阜师范学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此碑,会让人感觉到,在这个院子里,一定隐藏着许多历史与文化。还有那悬山式仿古大门,显示出厚重的历史沧桑。门前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曰:“师授其经传道不移兴国志;范昭学子育材常练吐丝功。”里侧门两边各挂起着一块牌子,一边写着“济宁学院”,一边写着“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后者出自郭沫若之后。我每次从门前走过,都会通过大门,向纵深望上一眼,希望有一天能从大门走进去,去品鉴那里灿烂的人文历史。3月24日上午诗波来电话,说一会到你家楼下,拉着你去师范学校。这就叫心想事成吧。
走进师范学校,我们直接来到了书记办公室,见到了书记刘亚斌。攀谈起来,我们还是老乡,他的老家在吉林。坐了一会儿,我有点急不可耐,想沿时光隧道走回历史。刘书记说刚来没几天,了解的不多,便找来副院长杨波,给我们当讲解员。
从校外就能看见远处有一面石制的宣传墙,上面是万里的题词:“培养优秀的文化与道德的播种师。”写于1985年12月。是用钢笔写的。后面是万里简介,从文字介绍中得知,万里曾就读于这所学校:“1933年,万里考入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入八级三班就读。在校期间,以读书报国、知识拯世为己任,刻苦攻读,立志成才。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组织同学读书会,开展‘一二九’抗日运动宣传,向农村传播革命的声音,毕业前夕的1936年5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万里重回母校,写下了前面那句题词。
在这面宣传墙的西侧,就是学校礼堂,是该校最大的亮点。从主立面看,具有西洋建筑风格。有三道门,中间的为拱形。中门两侧柱子上有一副对联:“新筑大厦庇多士;愿学隔壁老圣人。”为范明枢所题。门的最上方是范明枢设计的校徽,主图案为木铎,象征教化。出自《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两支箭为“二矢”,谐音“二师”。
范明枢一生从事教育,是著名的教育家,被称为山东四大教育家之首。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虽然年事已高,仍奔走在抗日最前线。8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称为“革命老人”。他于1920年到1927年,任曲阜二师校长,长达8年。这座礼堂,就是他任校长期间所建。他竭力引导学生上进,培养了大批革命青年。因其思想进步,实行民主,支持进步学生,遭反动当局迫害,遂辞去二师校长职务。
因在此上演话剧《子见南子》,使这座礼堂蜚声天下。《子见南子》独幕话剧,为林语䟫创作,发表在《奔流》月刊1928年10月号上。二师师生决定把话剧搬上舞台。为此他们曾与孔府沟通,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还借服装道具给他们。1929年6月8日晚,独幕话剧《子见南子》在礼堂正式上演,孔氏族人被请到前排就坐。还没演完,孔氏族人因剧中有辱孔子形象,中途退席,拂袖而去。
翻看林语堂所作《子见南子》,内容比较平实,没有过份的地方。演出者认为林剧有一定的反封建意识,但战斗性不强,于是“增加了反对孔府的内容,使之成为既具有很强的反对旧礼教的战斗性,又具有对孔子行为进行讽刺的喜剧性”。魏敬群《民国曲阜<子见南子>案及其余波后事》一文,对当时演出情景进行了描述:“大幕拉开,孔子登场,玄衣黄裳,粉面朱唇,确乎道貌岸然。他带领子路来到卫国,准备走卫灵公宠姬南子的‘后门’,谋求一官半职。南子美艳无比,放荡不羁,一亮相便媚态百出。两人相见,孔子向前深施一礼,随后疾行追赶,南子猛一转身,‘胸腹嘴脸两相接触’,引得观众哄然大笑。后来,南子赐孔子白璧一方。孔子受宠若惊,竟拜倒在‘寡小君’南子石榴裙下,直磕响头。台下又是一阵哄笑。接着,南子手执月琴,率领众歌姬围着孔子边歌边舞,孔子神魂颠倒,念念有词:‘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我过去讲的那套仁义道德全是放狗屁啊!’这时,台下掌声四起,欢声雷动。在哄闹声中,坐在前排观剧的‘圣裔’们一个个灰头土脸,悻悻退出礼堂。”
当时孔家人只是生气而已,后来的民国政府司法院副院长张继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陪同日本前首相犬养毅来曲阜拜谒孔庙。在孔府举行的的酒宴上,得知《子见南子》一事,十分气愤,主张孔府超级上告教育部。并于6月18日,以演讲为名,带兵闯入二师示威恫吓。而师生不买他们的帐,进行抗议,结果二人灰溜溜地高开二师。
本来该剧只演出一场,师生为表示抗议,在孔府东学对面搭了座戏台,第天演出数场,吸引无数人前来观看。事情越闹越大,孔府由孔教会长孔繁璞、孔氏族长孔传堉、孔庙首领执事官孔继伦出面,笼络了几个青皮讼棍,冒用“孔氏六十户族人”名义,一具呈文,将二师校长宋还吾告到南京教育部。措词十分强烈:“《子见南子》一出,学生抹作孔子,丑末脚色,女教员装成南子,冶艳出神,其扮子路者,具有绿林气概。而南子所唱歌词,则《诗经·鄘风·桑中》篇也,丑态百出,亵渎备至,虽旧剧中之《大锯缸》《小寡妇上坟》,亦不是过。凡有血气,孰无祖先?敝族南北宗六十户,居曲阜者人尚繁伙,目见耳闻,难再忍受。”又经孔祥熙之手,转呈蒋介石。蒋命教育部“严办”,后又指示“严究”。
很快,教育部便派参事朱葆勤,还有山东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一起对此事进行调查,得出结论说:“扮演孔子脚色,衣冠端正,确非丑末……该校职教员学生似无故意侮辱孔子事实,只因地居阙里,数千年来,曾无人敢在该地,对于孔子有出乎敬礼崇拜之外者,一旦编入剧曲,摹拟容声,骇诧愤激,亦无足怪。”7月11日,孔祥熙陪同蒋介石到青岛时,教长蒋梦麟、监察院长蔡元培曾到青岛与他们相见,曾谈及《子见南子》一剧,当时报道说:“曾有非正式表示,排演新剧,并无侮辱孔子情事,孔氏族人,不应小题大做。”(《新闻报》,1929年7月16日)当时二师学生会还通电全国,表示“教会同人正在青年时期,对此腐恶封建势力绝不低首降伏”。宋还吾还对此事发表过声明,对事情的经过及是非曲直,进行解释,还对《大公报》的不实言论进行了反驳。
当时全国主要媒体,都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子见南子》风波。在各方压力下,曲阜县政府开庭审理此案。当时的场面十分滑稽,孔家出面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二师派出附小六七名十岁上下的小孩子。孔家人气势汹汹,却被孩子们驳得哑口无言。为平息风波,教育部决定将校长宋还吾“调厅”,开除王宗佩、刘子衡两位学生会主席。事后双方都不满意,孔家认为处理过轻,扇动一些人对二师进行围攻。师生对此结果更是不满,举行游行抗议,并联名上书挽留宋校长。但这毕竟是余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也就渐渐地平息了下去。
当时宋还吾还请鲁迅出面,援助此事。鲁迅把宋寄来的十一则资料,加上自己的结语,以《关于<子见南子>》为题,发表在1929年8月19日《雨丝》第五卷第24期上,后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他在结语里写道:“有以上十一篇公私文字,已经可无须说明,明白山东曲阜第二师范学校演《子见南子》一案的表里。前几篇呈文(二至三),可借以见‘圣裔’告状的手段和他们在圣地的威严;中间的会呈(四),是证明控告的说诳;其次的两段记事(五至六),则揭发此案的内幕和记载要人的主张的。待到教育部训令(九)一下,表面上似乎已经无事,而宋校长偏还强项,提出种种问题(十),于是只得调厅,另有任用(十一),其实就是‘撤差’也矣。这即所谓‘息事宁人’之举,也还是‘强宗大姓’的完全胜利也。”
《子见南子》风波已经过去80多年了,但许多曲阜人对此事情仍然记忆犹新,津津乐道。所以曲阜师范学校的礼堂,就成了人们特别想见的地方。但现在的礼堂,已经不是原址。其原址在万里题词碑这个地方,正对着学校大门。后来为整理校容,才将其移到北侧,是整体搬迁,原样一点没变。
从万里题词碑这往西,是学校的图书馆,上面写着“万里图书馆”。往南不远,有两座古建筑,从外观上看形制差不多,皆为硬山式结构,上覆灰瓦,面阔五间。前为大堂,东西长20米,南北宽10.4米。后为二堂,东西长17.5米,南北宽8米。二堂东山墙下,的几通比较珍贵的石碑,用玻璃罩了起来。两座建筑中间,立有一尊孔子像,为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所赠。前面立有两块灵壁石,一刻“百年树人”,为孔德成先生成题。一刻“诗礼人家,文化祖根”,为孔垂长先生题。据介绍,这个位置原来是明代的都察院,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改建为“学使校士馆”,就是考院,俗称考棚。按规定,考院只能府一级才能建,像曲阜这样的县级单位是没资格建的。但兖州府考虑到曲阜的特殊地位,便在这里设立了考院,称兖州府东考棚,主要为方便孔、颜、曾、孟四氏子弟,以及泗水、宁阳、单县、费县等14县学子考试而设。往前还有座仪门,面阔三间。这是考棚仅存的三座建筑,仪门为当时进出的大门,大堂和二堂是办公场所。
仪门前原来有条小街,每逢试期,街上设有考棚,因名考棚街。西起阙里街,东至鼓楼南街(当时此街未开),向南拐了个小弯,再拐向东,至南门大街,像个摇把,因此俗称辘轳把街。总长为383米,宽9米。1933年,更名为新文化街。1987年,将西段划归给师范学校,街已不存。东段仍名新文化街,西起鼓楼南街,东至南门大街,仅存180米长,宽13米。
在仪门与大堂之间,有一栋德式二层小楼,因像一个旋转90度的“工”字,所以俗称工字楼,两侧皆有上楼的台阶。一层中间是南北通透的过道,向南通仪门,向北通考棚大堂。上下两层共有12间教室,东西长34米、南北宽26米,高8.5米,是当时主要的教学场所。万里在此读书时,上课的教室就在二层,现在还保留着他读书时的样子。
此楼始建于1931年,为山东著名抗日烈士张郁光在此任校长时所建。之所以建成“工”字,寓“劳工神圣”之意。1929年,《子见南子》风波正刮得强劲的时候,张郁光就曾和朱葆勤一起来到二师,参与处理《子见南子》案件,事后他们给教育部打报告说,该剧没有“故意侮辱孔子事实”,认为有关方面“小题大作”。一年以后的1930年2月,年仅25岁的张郁光就任二师校长。他大力延聘进步教师,支持学生开展进步活动,很快就形成了一支以共产党员和左翼教师为核心的进步且有真才实学的教师队伍。1932年5月,省政府下令通缉张郁光,被迫离开二师。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抗日斗争。这一年年底,在聊城保卫战中,与范筑先、姚第鸿同时遇难,被追认为“华北抗战三烈士”。
曲阜师范学校不但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而且还是革命火种燃烧的地方。1926年4月,中共曲阜二师支部成立,马守愚为支部书记。成立地点就在工字楼。这是曲阜乃至鲁南地区成立最早的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鲁南、鲁中、鲁西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二师支部成立后,积极组织领导进步学生运动,学生运动高潮迭起,连绵不断,学校也因此声威大震,素有“红二师”之称。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二师也受到波及。1928年4月,国民党逮捕二师进步学生,学校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但革命的火种没有熄灭。1930年春,学校墙报全文转载《共产党宣言》,许多进步书籍在学生中传阅。1931年7月,二师支部重新成立。12月,中共曲阜特支发动鲁南七校学生南下抗日请愿,在兖州火车站卧轨截车,使津浦铁路中断4昼夜,震惊全国。1930年,楚图南来到二师,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万里考入这所学校,在校期间入党,投身革命事业,最终成为国家领导人。为纪念红二师的革命活动,在工字楼建有“中共山东第二师范学校党支部纪念馆”。
曲阜师范学校这个位置,明代时期为都察院。清康熙五十一年在此设考场,俗称考棚。科举考试废止后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山东巡抚杨士骧决定,将考院改办为“曲阜县官立四氏初级完全师范学堂”,次年正式开学。衍圣公孔令贻为学堂总理,孔昭曾为监督。这是曲阜师范学校的肇始时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随国体变更,遂易名为“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1914年,奉山东省长蔡志庚整顿学务令,与兖州、济宁、临沂、曹州4处师范合并,定名为“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1931年停办,1934年复办,改称“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1946年改称曲阜师范学校,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了60多年,2008年并入济宁学院。
- 上一篇:上一篇:田暖 | 大地文心,日月长歌——读张建鲁主席《心歌》
- 下一篇:下一篇:杨朝明 | 儒家五圣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