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于延法 ‖ 俺村来了个好书记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惊动了正在家里休息的周老汉。
“谁呀,大冷天的还串门子。”
周老汉打开大门,见一位中等身材,戴着眼镜的陌生女子和村支书站在他家大门外。周老汉有些不悦地对村支书孔令宝说:“这大冷的天,路上滑滑嚓嚓的,孔书记您来有啥事?”老汉没有让客人进家的意思,依然半个身子挡在半开的门口。
“周大爷,这位同志是市里刚派来的驻村书记吴秋霞,她是专门到村里走访,了解咱村里情况的。”村支部书记孔令宝陪着笑脸对周老汉说。
周老汉“哦”了一声,接着说道:“还走访哩,你看看这路,都好几个月了,还没修好,这大冷的天,下个雨雪的,滑倒人摔着咋办?”
和村书记孔令宝一起来的第一书记吴秋霞,听着周老汉不断地埋怨着,她便瞅了眼脚下泥泞的路面,又左右看看坑坑洼洼的村路,回过头来微笑着对周老汉说:“周大爷,俺是市民政局下派来咱村里帮群众办事的,有什么话咱到家里去说好吗?”
周老汉一听是上边派来的第一书记,便指着门前损毁破败的村路喋喋不休,一肚子怨气。
村支部书记孔令宝,便对刚刚进村的邹城市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吴秋霞一五一十的讲起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是在2023年7月份,村里来了“雨污分流”施工队,将村里道路挖开,铺设管道。因为天气和其他原因,挖开的道路却迟迟没有铺油修复,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村民们怨声载道,不断地找村两委督促施工方尽快修复道路。有些村民想到镇上、市里上访,都被孔书记和村两委拦下了。
反映完情况,村党支部书记孔令宝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苦笑着摇摇头说道:“这下好了,吴书记,您来了,问题就好解决了。”
这是去年11月14日,邹城市民政局下派邹城市中心店镇后南宫村第一书记吴秋霞,第一天进村入户走访时遇到的情景。她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在“民情日记”上,双眉紧锁地回到村里,立即召集村两委成员开会,了解情况,听取村两委意见,研究解决处理问题的办法。第二天,吴秋霞就拉上村支部书记孔令宝,一起到镇里、民政局和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吴秋霞心里想:天冷了,说不定哪天就下雨雪,村里都是老人和孩子,要是因路滑摔倒造成伤害,那就不好了。于是她就马不停蹄地奔波,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去找,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周折,终于经过镇党委政府、市民政局的协调,和施工单位达成协议,村里因“雨污分流工程”损毁的路面,在2024年1月5日修复完工。周老汉和村民们看着平展展的柏油路面,都喜笑颜开,伸出大拇指夸:“上边派来的吴书记真是雷厉风行,干事果断迅速。”
修好路不久,吴秋霞和村计生主任一起到村里走访,在一条街巷里遇到一位蛮声疙瘩语的老年妇女,她比手画脚地说个不停,说的什么,吴秋霞也听不懂,村计生主任明白了个大概,她们就一起走进这位老年妇女家中。老人把她们领进屋里,指着家里的燃气取暖炉,又是一阵咿哩哇啦的诉说,边比划边唠叨个没完。村计生主任对吴秋霞说:“老人姓谭,是三峡移民,她的孩子们都在重庆等地打工,也很少回来。她家里的暖气炉坏了,不能供暖。”吴秋霞看着瑟瑟发抖的谭大娘,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给老人家戴上,拍着老人家的手说:“大娘您别急,我这就联系修理工来给您修理。”
村支书联系的暖气炉维修工检查后说,暖气炉里的零件坏了,需要更换,得580块钱工、件费用。谭大娘一听得花580块钱,连连摆手,说炉子得修,可我没钱。她的意思是不想付钱。吴秋霞看看冻得直打哆嗦的谭大娘,寻思着天越来越冷,不修暖气炉,要真把老人家冻出毛病来可就麻烦了。她嘘嘘双手,对谭大娘说:“大娘没事,你放心,炉子得修,钱我来付。”维修工及时给三峡移民谭大娘修好了暖气炉。
打这之后,吴秋霞了解到村里有6户三峡移民,大部分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挣钱,家里只留下体弱病残的老人。吴秋霞便隔三差五地到这几户三峡移民家里去坐坐,了解她们的身体状况,生活所需,这样慢慢地她就听懂了三峡移民的方言,陪她们拉家常,聊天说话,增进了解,感情也逐步地加深。后来那位谭大娘不好意思地对吴秋霞说:“吴书记,其实我有钱,我就是在这里什么都不习惯,心里有点烦,不想花自己的钱修暖气炉。”吴秋霞笑着对谭大娘说:“国家始终惦记着你们,每年都有扶助政策和资金,我们一定会照顾好您的。”吴秋霞的话感动了谭大娘,没过多久,谭大娘就把那580块钱还给吴秋霞,吴秋霞说:“大娘,不用了,您就留着买点心吃吧。”
三峡移民谭大娘以前不好与当地人接触,通过吴秋霞和村干部多次登门,嘘寒问暖拉家常,渐渐地和邻居们也有了往来,她还经常帮助身体不好的邻居洗衣服、买菜、干些家务,还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她逢人就说:“吴书记待俺真的好!”
快过年了,村民们都忙活着买年货。可村民孔老汉去银行取养老金,却发现折子里没有钱,这可急坏了他。于是他急火火地跑到村里,拦住刚进村的吴秋霞就问:“俺的养老金是不是被村里挪用了,怎么到现在还没到账?”
吴秋霞书记接过他的存款折一看,微笑着说:“孔大爷,现在养老金不发到一本通上了,都打到社保卡上去了。”她让孔大爷回家拿社保卡去银行取钱。孔大爷从银行回来后又来到村委,拿着刚取出的钱挠着头皮对吴书记说:“真对不起,是俺误会村领导了。”吴书记和蔼可亲地说:“没关系,只要不耽误买年货就好。”
经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对吴秋霞也熟悉起来,心里话也就常常想对她说。一次有位姓周的低保老人悄声对吴秋霞说:现在低保不平衡,村里张某某比他的多30块钱。他的意思是村干部优亲厚友,待遇不公。吴秋霞知道后了解情况,确实张某某比他多领30块钱,但原因是张某得了一场大病,目前生活困难,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为了减轻张某的生活压力,给他适当增加了一点养老金。吴秋霞把情况给周姓低保老人做了解释,周老汉听后歉疚地说:“俺误会村干部了,我在这里陪理道歉。”
交人交心,心里相通,就没了隔阂,做工作就能得心应手。这是吴秋霞驻村半年多总结出的经验。她深知“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取得一切胜利的重要法宝。”
真情服务,时刻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2024年春节前,吴秋霞联系中心店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协调市志愿者协会、市慈善中心、民政局、爱心企业,为困难群众送去过春节用的米、面、油,以及御寒的军大衣,为少年儿童发放书包、防护包、台灯、图书等爱心物品,确保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在今年端午节来临之际,吴秋霞又带领村两委开展“端午享蜜粽,共度夕阳红”尊老敬老活动,亲自将浓情蜜意的粽子,送到老人们的手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干部群众联系桥梁,融洽干群关系,凝心聚力,更好地推动村庄建设与发展。
春暖花来,燕舞莺歌,麦田里的青苗仰首挺胸,直起了脖颈,蹭蹭地往上蹿高。开春无雨,未到清明就要准备浇地,可是后南宫村东南坡地势高,原来的机井都抽不上水来,村民只能倒拉牛从北面的机井里抽水灌溉。这不但增加了费用,还费工费时。吴秋霞和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春节过后,吴秋霞就领着村两委,满坡满地里转悠,村东接近山地丘陵,地势高,地下为岩石结构,打浅井不易出水,经过专家勘察,必须打百米以下深井才能满足浇地需求。全村2400亩耕地有一半浇水困难。原因是原有机井年久老化,不再适应现在的水浇环境,必须重新规划机井布局。吴秋霞三番五次跑农业局和水利局,请专家勘察设计新井规划,着手筹备打井方案,向上级争取项目援助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秋霞为后南宫村争取来2眼深井(160米)和7眼常规水浇地机井项目,合同完备后接着开工。这9眼机井2024年全面完工,投入使用。
后南宫村地势南高北低,由于农田排水设施长年损毁失修,每年夏季都出现农田积水,形成内涝。为了解决旱时浇地困难、雨季排水不畅的问题,保证农业丰产丰收,村里将1900亩土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除在高标田里打9眼机井外,还配套铺设8000米管道,更新3台变压器,更换管道出水栓430个,埋设电缆6000米,修建桥涵16个,维修生产路5000米,增设移动排灌站一座,深挖疏通排水沟6000米。这一组组数据,来自夜以继日的奔波,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是用心血计算出来的,是用诚心诚意感动出来的。后南宫村的美好前景,就在吴秋霞的忙碌奔波中慢慢绽放开绚丽的花朵。
在后南宫村有一座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清代砖瓦结构建筑,名为“晓光社”。后南宫村人刘仰洲于1946年秋天,在这里成立了邹县第一个农会,也就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雏形,领导当地农民减租减息,恢复并发展农业生产,并取得丰收。1951年秋天刘仰洲在原农会基础上,又联合前南、中南、白马厂农会成立了邹县第一个农业初级合作社“晓光社”。刘仰洲在农业生产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他总结出用石灰锤井筒和用二把手车轮改制手摇水车的经验技术,事迹被山东省《大众日报》记者采访后刊登推广。1955年刘仰洲又将四个村的15个初级社合并,创办了济宁地区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晓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仰洲的事迹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贫代会代表”,成为邹县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吴秋霞来到后南宫村后,多次到邹县第一个农业初级社遗址“晓光社”参观学习,敬仰先辈的“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甘于奉献”精神,缅怀老一辈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为民情怀。她以刘仰洲为榜样,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同村两委一起,寻找机遇,破解群众就业难、致富难的瓶颈,力求让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后南宫村东邻山东能源兖矿国宏化工集团。村里有不少人由于不能外出打工,收入低,生活困难。吴秋霞就带领村支部书记孔令宝多次到国宏化工联系协调,与国宏化工签订劳务合同,派遣劳务输出,安排村里人到国宏化工干绿化、环保、食堂、运输等方面的工作,并带动了村里蔬菜、禽蛋、水果生产销售,促进村里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质量。
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孔令宝是武汉理工大学文史科本科毕业生,他的老父亲具有多年种植蘑菇的经验,他也受到父亲的影响,心中有了蘑菇情缘,毕业后毅然决定回乡种植蘑菇,开发灵芝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孔令宝的工厂化平菇、灵芝种植规模,已经发展到5000多平方米高标准大棚,以生产菌种、菌包,推广带动群众种植,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促进增产增收。
吴秋霞书记经常到孔令宝的灵芝种植基地观察灵芝生产过程,他发现孔令宝勤于思考,善学好问,正在研究将具有药用价值的灵芝培育成具有观赏价值的盆景艺术,这样就能开辟灵芝生产的新天地,拓宽市场,提高灵芝经济价值。吴秋霞将孔令宝的思路和他的灵芝盆景艺术网上推广,吸引客户,扩大影响,并且她鼓励孔令宝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生产的灵芝、平菇菌包提供给群众种植,回收产品统一销售,这样能够产销两旺,带动村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
仅靠种地,难以实现脱贫致富。吴秋霞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不能一条腿走路,要多措并举,广开财源。作为2400多口人的后南宫村,资源丰富,人才济济。村里有多处闲置房屋,也有剪纸、手工制作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好资源优势,发挥人才效应,联系手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村里实现村民再就业,不但能增加集体收入,还能为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吴秋霞没少跑了腿,她到市就业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和民政局等单位拜访,寻求致富门路,引进手工加工项目,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农村要发展,党建引领是关键。吴秋霞进村后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第一位,她经常同村里63名党员谈心,交流思想,听取他们对村庄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党员学习新时代党的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和生产技术、生活常识,带领党员走出去,到红色教育基地河南省林州红旗渠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思路,让党员群众亲身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为后南宫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秋霞走在后南宫村的大街小巷里,村民们都给她投来赞许、欣慰和感激的目光。平展展的柏油路通向远方,吴秋霞的思绪也由近及远,一幅美丽乡村五彩斑斓的画卷,在她的心里若隐若现。她相信,后南宫村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经过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美好的愿望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