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尚振江 ‖ “鱼台稻改”薪火相传,插队务农续写新篇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报告文学 >
济宁文学

「报告文学」尚振江 ‖ “鱼台稻改”薪火相传,插队务农续写新篇

来源:本站    作者:尚振江    时间:2024-08-22      分享到:


提起“鱼台大米”特别是当年的“五七”大米来,其米的颜色泛青透明,米粒咬嚼起来硬质滑腻有劲,喝下去满口喷香,以其独特的优质特性而远近闻名,特别是用“鱼台五七大米”酿制出来的“鱼台米酒”,“浓郁招来天外客,醇香引出洞中仙”,和后来登冠中央电视台的“孔府宴酒”,更是“喝孔府宴酒,做尽了天下文章”。

我对“鱼台大米”早就有所耳闻,对后来的“鱼台米酒”“孔府宴酒”,特别的喜欢钟爱。每次由鱼台回家探亲,都是想着不忘提上几瓶“鱼台米酒”和“孔府宴”酒,看望家中老父亲和走亲访友,且引以为自豪。

早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的我大约八九岁,还在济宁市区内上小学。就得知“鱼台大米”好吃,当年还健在的老父亲,在济宁市航运局工作,他老人家就时常委托由济宁到鱼台的客船的同事们,给帮忙捎带些鱼台产的大米回来,那时候用鱼台大米蒸出来的米饭和熬做的米汤真是非常的味美好吃,人们都非常喜欢和推崇它。

可是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由于我们的国家才经历过六十年代之初三年自然灾害,和赶上苏联逼债要的闹腾,全国人民的生活还都十分清苦,虽然比开头几年过得好些了,但家家户户还不能做到天天吃白面、顿顿喝大米的生活水准。我记得在日常饭桌上的主食,还都是吃按供应计划的“粗粮”,高鿄玉米棒子地瓜面,蒸成的黑窝窝头加自家土缸里腌制的罗卜干咸菜为主。这大米白面当时叫做“细粮”,国家粮局计划供应的很少,平时只有家中的老人和病人与很小的孩子们,才能够享受得到,到逢年过节和家来客了时,家人们才舍得包个水饺吃顿白米饭。

我现在还清楚记得,当年我的老母亲,她老人家非常惦记远住在淄博的我舅家,八十多岁的姥姥她老人家,由于离老家远,又不能常年伴随在姥娘的身边,她就把心中的思念,化作通过邮政局寄“鱼台大米”的方式,每次都是把托人从鱼台买来的大米,装进自己亲自缝制的一个小布兜里,这一小口袋大约能装三五斤大米,多了也不行,当时邮政局寄东西规定,每次邮寄物件重量有限制多少克,所以不能多寄,用针线把小布口袋细细缝严实,然后再找块小布块,叫识字的人,用毛笔在小块布上写上通讯地址收件人姓名,在口袋外包装上缝贴好,再邮寄到舅家给八十多岁的姥姥熬米粥喝,以补充营养。

 在这里仅仅是我结识“鱼台大米”的开始,真正了解和“鱼台大米”相关的“鱼台稻”,是在上个世纪的一九七五年八月后,我作为从济宁市区下放的知青,到鱼台县唐马镇东南的甄庄村插队落户。当然这一方面是热烈响应伟人毛主席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广阔天地的农村去锻炼”,另一个上鱼台的想法,是看上了鱼台的大米好吃,别的地去都没有想去。当年我们一行二十多人,乘坐着下放单位的敞蓬汽车由济宁市来到了鱼台唐马镇的甄庄村。当我们站在村庄的头上,看到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禾茁壮青青顺风翻滚,心情都非常激动,这个时候正是稻子扬花结穗的节气,满田间的稻谷成排成行、密密扎扎,稻穗沉甸甸地低着头,面带微笑好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我当时看到这一大片的稻田地,初次给我的印象是,“这大片的稻田经风一吹,似碧海浪涛真是太美啦!

我们到村子里又过了个把月,就到了金秋十月的季节,稻田里的稻子由青绿变成金黄色而成熟啦,大家欢欢喜喜庆贺又一个稻谷喜获丰收节日的到来。我们和社员们并肩一起,投入到了紧张收割稻子的劳动之中。那时候,每天手把镰刀和社员们一样早起晚睡,加班加点的收割稻子。再经过一番割禾捆稻、背稻、用地排车拉运稻子、登场脱粒的紧张劳动,然后再把稻谷送打米机,到最后白花花地带着热乎气的亮晶晶大米粒就出来了。在收割稻子的干活中手上虽然磨出了血泡,人每天在干活中浑身酸痛散架一样的劳累,但我们心中是非常甜美的。

当我们下地劳动之余回到了住地,端起了伙房大师傅用当年收获的新米做的米饭时,吃到嘴里即软和又香甜,心里更是美的享受!

后来我们又参加了种麦收麦的劳动,到了冬天天寒地冻飞雪飘飘时,大家积极响应县上和公社的号召,冬天不闲着,跟着队里上河工参与县上挖白马河的劳动。这就是继续弘扬“鱼台六四稻改”精神,巩固“鱼台稻改”的发展成果,做到在全县范围内每年清挖冶理一条河,和乡里队上的农田基本建设,拆老屋、扒老灶、下湖挖湖泥、捞杂草沤绿肥,收集人和动物的粪便尿,去地里撒肥,以增强土壤的肥沃和保证粮食作物的增产。到了来年开春,绿柳花红燕子飞来时,又参与了田地放水,牵着耕牛耙田,育稻谷,拔秧、撒秧和插秧,那个时候咱虽然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但插秧却跟不上队上的十几岁的小姑娘和才过门的新媳妇们,她们组织的“铁姑娘队”,经常不服输地与男劳力们开展比赛,特别是在大田里插秧劳动中,个个是插秧能手,她们一天快得都插秧好几亩,从早晨四五点钟出工,一直干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我记得我一天中插了九分地,在插中间时别人还稍带着给帮忙,我还给拉下一截子呢,一天下来累得是浑身酸痛直不起腰来,到了晚上收工后,端起饭碗累的都不想吃。那个时候,农村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忙,没有闲着的空,但想起来,为“鱼台稻改”,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做贡献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下乡插队务农期间,我在与村干部和农友们交谈中,才知道了鱼台县六四年“稻改”的真实情况。上个世纪六四年底金鱼两县才分开不久,当时的新县委和政府“一班子”领导们,根据鱼台县濒临微山湖西岸,地势低洼,一遇到连阴天下雨,就“十有九涝”,积水排不出去,粮食作物受淹而歉收绝产,由此鱼台的老百姓,无奈为了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出外讨饭,当时全县20多万人中就有7万多人流落他乡,人民的生活非常贫困。

为了改变这种恶劣的自然状况,让鱼台的老百姓不再挨饿受苦,鱼台新县委政府,急人民所急,为人民排难,经过充分地反复走访调研,详细制定出了顺应民心的正确决策方案,审时度势提出了大力兴修水利、挖河筑坝、修建水渠和排灌站,实行“旱能灌,涝能排”变水害为水利,然后再接着利用冬季农闲时节,组织全县的男女老少,削高填低,挖沟修渠,平整土地规划成方成块,开展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冶理,建设高产稳产的良田大会战,由此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鱼台历史上湖荒低洼,“蛤蟆撒泡尿都得淹”自然困境。

领导决策来拍板,全县人民齐响应,在当年的六四年底的冬天,在新县委政府领导们亲自带动下,上千人的民工队伍,跨湖开上了泊东的大黄山,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抡大锤、扶钢钎、挖炮眼、点炸药、劈山采石,然后再人背肩抬,把凿好的料石运下山装船运回到鱼台,修石桥砌涵洞,盖建排灌站。再就是县里号召动员,全县的男女老少只要能动弹的,都积极参加稻改大会战。成千上万的人们,打着红旗,卷着铺盖,搭庵子睡地铺,冒着零下十好几度的严寒,在雪花飘飘的大冬天里,奋战在挖河的工地上,放眼望去,成千上万的人们挤满了河道,有的站在寒冷刺骨的河水里,用大铁锨铲泥挖土,这一铣铲下去撇上来,连泥带水端上来得七八十斤,然后装到二人抬的泥兜子里,然后人们一前一后地抬上连水带泥好几百斤的布“泥兜子”再奋力爬坡抬到大堤顶上去。到了后来的1975底我插队上河工时,还亲身体验了一下呢,正象当时干活时人们所说的:这抬泥兜子是一铣培,二铣起、三铣不动就得爬窝”,体质弱的人,一开始这重体力活还干不了呢,当时有的青年妇女,两人抬从河底上河堤,抬不了几步就累的爬地上起不来了,有的累的都当场大哭,但是大家没有当孬种的,都是咬着牙在坚持拼命干,大家喊出来的口号是;“是英雄、是好汉、干活当中比比看”“站着干、躺倒算,为了稻改拼命做”“拼命流血流汗,轻伤不下火线,为了完成水利挖河成功那一天”。

站在挖河大堤上,看那撼动人心的挖河动人场面,满河套里密密码码挤满了人群,人们排在河底的水中,用大铁铣铲泥,河二滩上,男女老少“二人抬”,抬着沉重的大泥兜子,在你呼我喊地争先奋力向坡顶上攀登,河工工地上各突击队,民兵连红旗飞扬,安装在大堤上的大喇叭播送着鼓舞人心的歌曲和通报每天的工程进度及对先进人物的表扬信,在此刻人们都是你争我先,谁也不甘落后,在寒冬腊月天里,劳力们索性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在冰冷的水中大干,别说冷了,脊背上还冒着汗呢,俗话说“冷的是懒人,热的是忙人”,有的在冰冷水里呆长了,上来披件棉衣,喝口老白干酒,暖和一下再下水干去。在那种艰苦条件下,没有现在这样的大型挖掘机械,那时连最起码的地排车和爬坡机都没有。困难条件下,人们挖河筑坝就是靠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毅力、靠拼体力和手中笨重的劳动工具来完成的。正如伟人毛泽东所说:“世上只有人是最宝贵,”有了觉悟的人民,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间的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当年,鱼台人民就是靠一个“拼”字,和无私无畏的“稻改”精神,拼出一口气,拼出一身力,甚至拼上一条命”的拼劲,而创造了人间奇迹。鱼台人民全力支持,像当年沂蒙革命老区的支前一样,无怨无悔,捐钱捐物,如把祖上的祠堂碑石献出,供修桥建站用,家庭极度困难的青年妇女把没舍得盖的新被卖掉,慷慨捐出钱来支援“稻改”工程,听说只要能动弹的人,都抢着上了河工和修水利工程。

据鱼台“稻改”史料记载,从1964年冬天到1965年春上,鱼台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在短短的150多天里,以“愚公移山”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几乎把鱼台的土地河流翻了个遍,全县共先后清挖了17条河流,新建改建排灌站49座,新建桥梁涵泂3500座,搬运土石方1500立方,投入了人工280万个,据当时知情的人们讲,“如果连同农田水利冶理工程之内加起来,把搬动的土方筑成一米高的土墙,可绕地球一圈半”。

鱼台人民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就是靠着苦干硬拼的革命精神,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不仅清淤深挖修好了全县的所有河道,修好了密如织网的配套水渠涵洞排灌站和四通八达的道路,而且还建设了做到旱则灌,涝能排的水利体系,据当时人们开玩笑讲:“全县所有的排灌站机子开起来,用不了一小时,就能把全县域田地的积水都能排到大河湖泊里去”,这看来是个笑话,但也真正看出了鱼台“”水患变水利”的巨大威力,再加上农田基本建设的成功,人们扒老屋、下湖挖湖泥、捞苲草、沤绿肥,走街串巷挖厕所收粪尿,施到地里改良土壤,和科学扎实的田间管理,当年种下的35亩水稻,到了一九六五年的秋天,获得了亩产500斤的大丰收。人们喜笑颜开,通过艰苦拼搏,获得了丰收的粮食,这不仅从此告别了过去的贫穷苦难日子,而今后由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由此鱼台人民不忘党的好领导,不忘国家援助恩,从此不再拖国家的后腿,不再吃国家的返销粮,不再要国家救济款,不再需要国家减免,而是精打细筛,把最好的爱国粮献给国家,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从上世纪一九六四年到现在的二零二四年,“鱼台稻改”已到六十年了,鱼台人民弘扬“居弱国强、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创业革命精神,继续奋斗不歇步,常年进行河道治理,投入专款搞农田建设,全县县域内铺设水泥涵管节约田地用水,排灌站“机改电”、智能喷灌和无人机施肥管理,连续六十年,麦稻粮食连年稳步增产“千斤粮”、秸秆还田,大棚种菜养殖等等,鱼台到处呈现出一派“鱼米荷花”生态美好的田园好风光。

 “鱼台稻改”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永不褪色高高飘扬!

 “鱼台稻改”精神,象一把火矩,照亮了前程,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