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义 杜心广 | 双义士智灭日本兵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王忠义 杜心广 | 双义士智灭日本兵

来源:本站    作者:王忠义 杜心    时间:2024-01-30      分享到:


双义士智灭日本兵

(根据阎思臣、阎珂盛、孔祥文口述整理)

王忠义 杜心广


1937年腊月,阴云下寒冽的东北风呼啸着,天寒地冻而人心更是悲伤、凄凉,初二日半夜两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过后,兖州泗河铁路大桥被炸断,国民党守军南撤。初三日本军队兵不血刃占据了古城。城乡人民连续遭受日军烧杀、奸淫、抢掠的蹂躏,面对一个个日军向无辜百姓们施暴,不甘做亡国奴、有血性的人们,个个怀揣着复仇的怒火,欲将日寇诛之而后快。

大安阎家村的铁匠阎思安当年在中山路范氏西牌坊以西的小胡同路口北侧开了一个永盛铁匠铺,他与生意上的伙计,家住东桥路口东北角的铜锅匠高玉德是好朋友。两人以兄弟相称,都是高大魁伟、力大无穷的山东大汉,而且志向、趣味相投。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锔锅匠要想干好活,就离不开好铁匠。手艺精湛的名铁匠不仅会打造大大小小的金刚钻头,还要根据锔锅匠的需要打造各式各样的铜铜子、铁锔子。

当年有钱人家的名瓷器、茶壶上镶嵌几个合适的铜锔子也是一件不错的艺术品。每天清晨,阎铁匠就生起炉火与徒弟钉钉铛铛地打造各种日常用具和农具,高锅匠就挑起一副形同弯月的桑木扁担上的锔锅用具,大街小巷上吆喝:“锔盘子、锔碗、锔大缸、锔锅呗”。每到晚上兄弟俩不是喝茶聊天就是把盏对酌,聚在一起说说心里话,原先兄弟俩的话题大都是戏文里梁山好汉和七侠五义中行侠仗义的英雄故事,近日里兄弟俩常谈论自己所见、所听的日军暴行的见闻,每当说到这些,兄弟二人不由得怒火中烧。铁匠铺隔壁不远,少陵台正南过府河登赢桥有一个短而小的街巷,路东是一个叫牛协敬的人开的小戏园,戏园子不大最多可容百人左右,戏班人员配备齐全,生意好的时候能演成出的大戏,日军占领兖州后,经常有醉酒的日军来搞乱,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临近年关了,牛老板为了给伙计们挣点过年用的钱,只有几个打渔鼓的唱个小戏曲勉强度日。

这天晚上,戏园的夜场正要结束,进来了两个醉熏熏的日本兵,进门就喊着要找花姑娘,吓得看戏的,演戏的人都往外跑。慌乱中,日军抓住一个看戏的青年女子不放,戏园老板吓得又是鞠躬又是递烟,好话说尽,两个日军纠缠着就是不放那个女子走,还动手动脚,那个女子连声哭喊着:“救命!救命!”失了声的女子喊的救命声惊动了阎铁匠兄弟二人,他俩来到戏园,这时街上、戏园里已经没人啦,牛老板也跑啦,兄弟俩一人抓住一个日本兵,就往戏园里边拉,一边拉一边劝,那青年女子趁机逃脱。

阎、高二人本想劝住日本兵回兵营了事,谁知酒醉未醒的两个日军根本不服劝,见两个好汉放跑了自己抓到的女人,恼羞成怒便对好汉们动手,视中国人的性命如草芥的日本兵,根本没把对手看在眼里,认为他们根本不敢反抗,眼看着打不过这两个身强力壮的中国人,便想动枪。说时迟那时快,两个如金刚般高大的好汉,没等日本兵拉枪栓,两双如钢钳般的巨掌三下五除二,没用几下两个日本兵就断了气。

一不作,二不休,阎、高两个好汉,趁夜深人静就近将两个死鬼子抱到登瀛桥底下,砸开河冰把鬼子连人带枪塞进冰窟窿里。那一年的腊月特别冷,一夜之间河面上就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二人回戏园里清理完现场,坐下吸了袋烟才感到事情重大,因为他们所闻所见的多啦。“故县惨案”就是因为走失了两个日本兵,日军血洗全村,致使死伤几十人,多名妇女遭强奸。他俩发誓,今后将守口如瓶,不能对家人说起这件事,才能保护自己家人和戏园一班人免遭毒手。从那之后兄弟俩为躲嫌疑,很少再相聚。

第二天一早,牛老板听说两个昨晚闹事的日本兵找不到了,赶紧通知戏园所有人逃命去了。日军派人到处去找两个日本兵也找不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府河里结着厚冰,远远望去一览无余,就把戏园子砸了个稀烂。然后派特务明查暗访,费尽心机也打探不到一点消息。直到过了年二月里,府河里冰化了,才露出来两个日本兵的尸体。这时,日军为了在兖州城里粉饰太平,安抚人心,只好对久查无线索的两个因醉酒滋事而死亡的日本兵一事不再深究,不了了之。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阎思安、高玉德才向家人和乡邻们谈及此事,乡亲们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两位好汉见义勇为、行侠仗义救同胞于水火的义举,使两个日本兵命丧黄泉,大家拍手称快,为他俩给受日寇欺凌的兖州人出了口恶气而高兴。

而他俩做事行为低调,认为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应该去做的一件事,不值得去宣扬。这是一件尘封在民间近八十年的往事,只是流传在民间,没有任何人去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这件事。

但是这是当年确实发生过的事,座落在中山路北侧的一个小街路口的红炉铺,近百年以来不知改换了多少主人,但是那里现在依然是个百顺红炉铺,城里八十多岁的老人都还记得那个手艺很好、为人忠厚的铁匠阎思安,老人一生无子女,与兄弟思臣拉扯两个侄儿长大成人,为了给自己的永盛铁匠铺留个念想,他为两个侄儿取名:珂永、珂盛,并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二侄子珂盛,阎珂盛以一座铁匠炉创业起家,他现在是兖州鲁辉机械厂厂长。(见《兖州春秋》第三期第95页)。

锔锅匠高玉德的后人都因旧城拆迁搬到了社区住上了楼,城里的老人们谈起他来就忘不了他是一个踩高跷的能手,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他擅长表演男丑角的高难动作,踩着高跷,手里拿着一把样式如同尿鳖的茶壶,能在八仙桌子边翻跟头边喝茶,走到老大街上,商铺的老板们,放鞭炮截住他,叫他表演一个个高难、诙谐的动作,给古城的人民带来一阵阵欢笑。

2013年夏天,笔者与80多岁的原兖州公安局退休干部孔祥文先生去采访农民企业家阎珂盛,在大安镇阎家村,听年近九十岁的阎思臣讲述了哥哥与高玉德智灭日本兵这件事,根据当年的采访资料,写出此文以此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在日军铁蹄统治下能勇于救助蒙难的同胞而诛灭两个日本兵的两位民族英雄致敬!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