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陶成桥 沈晓敏 | 嘉祥李娘娘的传奇人生

来源:本站    作者:陶成桥 沈晓敏    时间:2024-04-05      分享到:


地处山东省鲁西南的嘉祥县小城古韵绵长,有着美丽的麒麟传说,是个吉祥之地。金皇统七年,(公元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邑重新置县至今,取嘉美祥瑞之意,定名为嘉祥,已历时八百七十七年。

先贤冉子、宗圣曾子诞生与此。历代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层出不穷。这些嘉祥历史人物中的文治武功、逸闻趣事比比皆是,在史、志、谱多有记载。

还有一个历代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虽数百年,却经久不衰,那就是嘉祥县民谣中所指的明朝四进士和李家皇娘娘。

所说的明朝四进士指的是先后告老还乡居住在嘉祥县城十字路口隅首周边高家的督堂、杜家的御史、黄家的少卿、张家的翰林。

谈起这皇家李娘娘更是明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她一生经历了大明王朝、大顺政权和大清王朝三个时期,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顺治、康熙六位皇帝,而且又亲历了明末三案、闯王进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等重大历史事件,最后以八十多岁高寿辞世。其一生的经历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丹凤山下出凤女  李代桃僵进皇宫

话说明朝洪武年间,李氏家族由山西大槐树老鸹窝迁居嘉祥,始祖李子实徙居嘉祥南街,被编入廓坊第九甲,后将李家祠堂建在萌山之阳、祖林安放在横山南侧。选的是凤凰展翅风水宝地。此后李家以耕读为业,宗族繁衍,遂成一大家族。后人分布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其中七世第三支迁往嘉祥县卧龙山与丹凤山之间的打虎郭庄。

此地风水上佳,乃卧龙栖凤之地。大约在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八世三支李有庆婚配吴氏,生有一子一女,子名李望斗,女名不详。在李氏家谱中别女婚配何地、配何人均有记载,唯此女记载不明,却有多种版本的传说。

当年,李有庆因家境困难,为谋生计,便拖家带口前往河北某地打工谋生。这李家小女,天生丽质、聪明伶俐、十分乖巧,从小便人见人爱。为谋口饭吃,便被送到当地一官宦人家给小姐当陪侍丫鬟。这小女子记忆能力超群、四书五经过目不忘。私塾老师暗暗称奇,说这孩子命中富贵,若得运得势,前途不可限量。这小女子因来自社会底层,深知民间疾苦,万分珍惜在这富贵人家的机缘。处处陪侍小心,上下打点的十分得体。从而深得东家上上下下赏识。

说来可巧的是,这年,宫内选秀。有道是一入皇宫深似海,前景莫测。这老东家舍不得亲生女儿身入宫廷,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使了个掉包计,将小丫鬟收作义女,来了个李代桃僵送入宫内,为防止失密,老东家便将李有庆一家打发回了山东嘉祥老家。

谁知道这小女子并非凡夫俗子,乃龙凤之地出生,携天命而来,她来到皇宫之后,给明史乃至后来增加了许多扑朔迷离的故事。明朝的历史丰富多彩,长达276年的岁月中,诞生了多少优秀的文臣武将,经历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惊天战役,涌现出数不清令人叹息的事件。三大疑案便是震惊朝野的惊世奇闻。

明朝三大疑案中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是中国历史上最奇幻,最精彩的三大要案,这一切都与这冒名顶替的小女子,也就是这先后称之为李宫女、西李选侍、李康妃、传说中的李娘娘有所关联。

争太子案发梃击  郑贵妃培养选侍

在中国历代皇朝的礼制中,皇帝立皇后所生之嫡长子为太子,而皇后无所出时,就立长者为太子。

明神宗万历帝在位期间,由于王皇后无子,所以朝臣主张立年长子为太子,皇长子朱常洛,明万历十年出生,是神宗宫女所生。皇三子福王朱常洵,明万历十四年出生,是神宗宠爱的郑贵妃儿子,神宗希望立福王为太子,郑贵妃也不断向神宗吹枕边风。但朝臣坚持立朱常洛为皇太子,而皇太后李氏,皇后王氏也支持立朱常洛。

最初,神宗不断拖延多年,结果皇长子十岁时,因为储位未定,不能就学读书。神宗虽然处分一些支持皇长子的大臣,但因东林党也支持皇长子,使支持皇长子为太子的声势更大。万历二十九年,皇长子朱常洛二十岁,神宗在无法拖延下终于册立常洛为皇太子,常洵为福王,封地为洛阳。

国本之争,演变成皇帝与士绅大臣的势力之争。结果,郑贵妃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明朝立国以来最严重宫廷仇杀事件.即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有一男子名叫张差,手持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太子内侍韩本用听到后赶来,在前殿逮捕了凶犯张差。

经过御史刘廷元审讯,张差是蓟州井儿峪人,语言颠三倒四,常提到“吃斋讨封”等语。刑部提牢主王之寀认为事情有蹊跷,觉得张差决不像疯癫之人,便用饭菜引诱他:“实招与饭,不招当饥死。”张差低头,又说:“不敢说。”王之寀让众人回避,单独亲自审问。

原来张差家境贫寒,靠砍柴与打猎为生。一个月前,张差在济州卖完货後,赌输了钱,偶遇一位太监。太监说可以带他到京城赚钱,于是张差便随这位太监入京,先见到一位老太监,老太监供与酒肉。几天后,老太监带他进了紫禁城。老太监将木棒交给张差,好酒好饭招待后,带他到慈庆宫。叮嘱他进宫后见人即打,尤其见到穿黄袍者(是太子朱常洛),这是奸人,要把他打死。老太监言明,如打死穿黄袍的人,重重有赏,如被人捉住,也不要害怕,他会救张差。

根据张差的供言,结果供出是受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

朝臣有人怀疑是郑贵妃想要谋害太子,扬言缉拿幕后主谋。郑贵妃听说后惶惶不可终日,向皇上哭诉,神宗朱翊钧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迹。结果皇帝和太子不愿深究,最后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以凌迟。

张差临死前曾说:“同谋做事,事情败露,独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问。”据《先拨志始》记载。不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前后五次会审庞保、刘成两人,由于人证已死,庞、刘二犯有恃无恐,矢口否认涉案。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

郑贵妃策动梃击事件,因东窗事发使郑贵妃势力大衰,神宗不得不放弃将福王为皇太子的圣意。而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此而稳固。

话说这李家小女入宫后被分配在郑贵妃宫中。摇身一变由民间小女变成了李宫女,她因心地良善,加之天赋异禀,处处应付得体,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了郑贵妃的心腹。这期间立福王为太子的希望虽落空,但郑贵妃并不甘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为了讨好光宗,便亲自挑选了自己宫里的数名侍女。在她的精心调教训练之下,个个成为琴棋书画、歌舞辞赋诸艺兼具的出色美女,其中佼佼者便是李家小女。郑贵妃将李家小女连同其她七位美女一同送给了光宗朱常洛。希望有朝一日这些美女获得光宗的宠爱,自己也好利用这些女人从中牟利。

郑贵妃进献美女    红丸案光宗归西

保住了皇太子地位的朱常洛(即明光宗)成年后,在从众多秀女中选出了两位李姓选侍。在明代,宫中对没有取得封号的皇太子庶妻,被称为选侍。当时人们为了区分二人,因此按照二人居住的位置分别称其为东李选侍和西李选侍,东李选侍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李庄妃,而西李选侍(即后封的李康妃)则是居心叵测的郑贵妃精心调教出来的李家小女。

二人同为李姓,又同在选侍的位分,但是二人的地位明显不同,据史书记载,东李为顺天府宝坻县人,李康妃籍贯不详。据查皇宫档案史料,所有女眷出处均有明确记载,唯独李康妃籍贯不明,一直是个谜案。

李康妃小鸟依人、心地良善、又饱读诗书、接受过系统的儒学教诲,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柴米油盐、琴棋书画、家国天下都能聊上几句。平时对皇太子朱常洛真心相待、将毕生向托、嘘寒问暖、照顾的无微不至、从而深受宠爱。

李康妃先后生了两个孩子,分别是朱常洛的第四子朱由模和第八女乐安公主朱徽媞。史称八公主、即皇八妹。朱由模在4岁时夭折了,李康妃虽没有子嗣,但她依旧能够奇迹般地得到夫君朱常洛的专宠。

东李位居李康妃之上,史书说她“仁慈寡言笑”,深得后宫嫔妃和太监、宫女们的尊重,但由于不得朱常洛宠爱,一生未育。朱常洛有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分别是长子朱由校和第五子朱由检。朱由校的生母是王才人,朱由检的生母是刘淑女。

此时的皇太子宫中,太子妃郭氏早已薨逝,而当时太子宫中地位最高的实际上是为太子生下了儿子的王才人,这位王才人虽然母凭子贵,却不得太子宠爱,甚至经常连太子的面都见不到,因此冤屈无处申诉。万历四十七年,不久便抑郁而死。朱常洛因李康妃心地良善、温柔贤惠、便将王才人之子朱由校,交给李康妃抚养。李康妃同时也是秉承郑贵妃暗中授意,看中他太子长子的身份。这也为日后的“移宫案”埋下了伏笔。

在当时的太子宫中,女人之间争风吃醋、明争暗斗,受冷落的实际上不止一位。当时除了王才人之外,还有一位嫔妃也长期受气,她就是后来崇祯皇帝的生母孝纯皇后刘氏。与李康妃一样,刘氏也是明光宗朱常洛登基前太子府中一位低等的侍妾。

初入东宫时,刘氏被封为淑女,因此人称刘淑女,侍后不久,刘淑女便生下了皇太子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朱由检,朱由检便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然而时运不济的刘淑女并没有因为生儿子而母凭子贵,相反不知道什么原因而遭到了太子朱常洛的厌弃,终于在生下儿子的第五年时,刘淑女在太子朱常洛一次毫无原因和征兆的震怒中被打死。《明史》并没有详细记录刘淑女为何被打死,关于她的死,只留下了七个字的记载:“失光宗意,被遣,薨。”

崇祯元年,刘淑女之子朱由检继位,这个枉死了多年的女子被追封为孝纯皇后。明光宗朱常洛三位皇后,死于女人内讧的就有两位,而饱读经世儒家经典的李康妃,更经过江湖颠簸、庙堂之上的历练,自保功夫已炉火纯青,在利益冲突中始终将自己置身事外,在宫廷内斗的刀光剑影中要么避退三舍、要么只种花、不摘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皇太子朱常洛终于熬死了父亲万历帝而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皇帝,改年号为泰昌(死后庙号为光宗)。寓意自己志在光宗耀祖,带领整个国家整整日上。

光宗即位,郑贵妃依然怀恨在心,觉得是他抢了自己儿子的皇位。于是,便暗中巧使连环计,由于朱常洛从小饱受折磨,身体一向不好,并且在私生活方面被严格管控。当上了皇帝之后,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了,一下子没有控制住,纵欲过度,立马就病倒了。

此时朝中文武大臣大惊,立马召集太医为皇上治病。可是效果不理想,病情反而加重。此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朱常洛命他速速献上。李可灼先进贡了一粒红丸,朱常洛服下之后,身体顿时转好,大声赞叹李可灼忠心耿耿。到晚上,李可灼再进贡一粒,朱常洛服下后就不省人事了。从他即位,到驾崩,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年仅三十八岁。这不仅是明朝最短命的天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短的帝王。因此,朱常洛被后人冠以“一月天子”的“特称”。

而后对李可灼的处置,也成了朝中大臣不断争论的话题。支持李可灼的人说,皇上的驾崩不是红丸的问题,而是纵欲过度,不断挥霍身体造成的。而反对他的人说,他与郑贵妃一起在红丸里下药,毒死了皇上。

究竟真相是什么,红丸里的成分是什么,朱常洛的死因是什么?这些都不得而知,而与朱常洛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李康妃虽在这多事之秋、是非之地却又一次保持了金身不败的记录。

李娘娘挟子自重    移宫案选侍败北

话说这朱常洛即位后,因为皇后之位空缺,按照郑贵妃的布局,切盼皇后之位已久的李康妃便央求朱常洛封其为皇后,朱常洛虽然宠爱李康妃,但由于李氏一无子女傍身,二又地位低微,实在没有封后的理由,加之已左右朝政的东林党大臣的激烈反对,所以关于对其封后的事情,泰昌帝终究没有吐口。

让李康妃没想到的是,泰昌帝朱常洛即位一个月便突然去世了,

因此李康妃封后的事情便彻底没戏了。

光宗过世,李康妃仍然留在乾清宫,遵照郑贵妃的安排,手里还牢牢控制着皇长子朱由校,不让他和大臣们见面。李康妃以为只要自己能以母亲的身份留在乾清宫“照顾”未来的皇帝——朱由校,那朱由校登基后,自己也就顺理成章成了皇太后,甚至可以垂帘听政。但是皇帝驾崩,皇位空虚,而受命于郑贵妃的李康妃挟皇长子自重,这种做法引起了东林党忧虑其将来会垂帘听政。于是大学士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争,让李康妃移居仁寿殿。即当时明朝著名的移宫案。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先让朱由校摆脱李康妃的控制。他们先将皇长子安排在慈庆宫居住,又强行将李康妃逐出乾清宫,使她的皇后、皇太后梦彻底破灭。

在一向以东林党人的极力排斥下,她不得不认输。最终,她未等太监来逐她搬家,便抱着自己年幼的女儿八公主,徒步走到新的住所仁寿殿去了。

这时几个小太监趁乱偷盗内府的秘藏,走到乾清门时,藏在怀中的金宝掉落到地上而被发现。熹宗朱由校大怒,下令进行彻查,供词牵连到李康妃的父亲。李康妃冒名顶替的流言也不胫而走。当时便有流言说李康妃被逼得上吊,而她的女儿八公主也被迫投井自杀。当时人不知真假,认为熹宗对李康妃太过于刻薄,因为李康妃毕竟是先帝的遗爱,既然李康妃已经搬出乾清宫,那就应该受优待,而不能对她这么刻薄逼迫。

朱由校马上出面澄清真相,太监偷盗一案不会株连到其他人,意为不会牵连到李康妃,并且解释了移宫的始末。为了尊重先帝的遗意,自己仍然会厚养李康妃和八公主。至此,移宫案的风波才慢慢平息下来。

 

查籍贯侥幸过关   魏忠贤助力封妃

但李康妃的义父却在这场风波中因惊吓过渡,郁郁而终。不过东林党大臣杨涟、左光斗等人的确担忧李康妃会死灰复燃,将来会祸及自身。便追究起传言中的李康妃李代桃僵的欺君之罪,马上派专人去山东嘉祥调查李康妃的真实籍贯,当时地方官员都知道东林党和阉党之争血雨腥风、反复无常,李康妃荣辱福祸难以预测。谁都不愿选边站队,为了明哲保身,州、县官员对此案都推诿扯皮,一推二拖三遛。对东林党打起了太极拳。同时私下安排下人对李康妃族人暗示,若认了这门皇亲,有可能会祸及九族,有灭门之忧。于是乎,上下左右都三缄其口,竭力回避。最后说:此案虽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只好不了了之。而李康妃籍贯在皇宫档案中也成了一件悬案。李有庆小女的去向、婚配在家族记载中也成了空白,但山东嘉祥此后便留下了李娘娘认亲的传说,且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话说这到了天启元年,朱由校登基后,成为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然而当了皇帝的明熹宗却不理朝政,整日忙着做木工活,逐渐将大权交到太监魏忠贤手上。宦官魏忠贤得势后,便和和熹宗乳母客氏勾结,一个把持朝政,一个把持内宫,李康妃看到二人深得皇帝信任,又大权在握,便充分利用过去曾经相识的老交情,进一步开始接近魏忠贤和客氏二人。而魏忠贤和客氏也不断地在天启皇帝面前说李康妃的好话,时间一长,天启帝便不计前嫌,正式为封西李选侍正名,封其为李康妃。

             

八十余高寿辞世   李娘娘书写传奇

有了正式的康妃封号,李康妃的待遇得到提高,生活条件自不必多说。天启七年,明熹宗朱由校病逝,信王朱由检即位,即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即位后,魏忠贤和客氏覆灭,李康妃虽然与二人关系密切,但心地良善、天性仁厚、并没有伙同二人作恶,因此再次化险为夷,被崇祯皇帝赦免。李康妃就这样在崇祯皇帝的无视中熬过了十七个年头。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城,城破之时,朱由校的张皇后、朱由检的周皇后等人,一个个都自杀殉国,朱由检自己也在煤山一颗歪脖树上自缢。这时李康妃的女儿八公主刚刚去世,尚未入葬。驸马巩永固把子女五人系灵柩旁,说,“你们都是皇帝的外甥,不能落入敌手”。此后焚烧全家,拔剑自刎身亡。

被边沿化的李康妃这时早已看破红尘,潜心研究庄子黄老之学,坚持多年,平时焚香弹琴、修身养性,举手投足之间已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风韵,她先是落到了大顺军手中,大顺政权左辅和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见了这位仙风道骨的西李,便安排下属不要再为难这位不构成任何威胁前朝妃子。

后来李自成败退,西李又落到了清廷手中,当时已投降满清的汉人大学士洪承畴向皇太极力主倡导满人学习儒家文化、汉人礼仪、献计要采取怀柔政策,为了笼络人心,尽快统一天下,不能迫害明朝的后妃,所以满清皇太极便将西李等人供养起来。为其修建了住所,并出钱赡养,这位西李竟然在清廷的优待下熬过了顺治一朝的十八年时间,直到康熙十三年以杖朝之寿、耄耋之年的高龄辞世。

回望历史,纵观李家小女到西李选侍、李康妃的百变人生经历,加上大顺政权的护持,清朝皇帝的恩惠,八风不动、净叶不沉,她真可谓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人物。而嘉祥李娘娘的传奇随着岁月延伸,也越传越远,越传越真,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