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高俊喜 ‖ 明鲁藩两代鲁王与三位高僧——《诗意鲁王府》古诗浅释之一
元末,本是一介布衣的朱元璋,凭借聪慧、英明神武的资质,抱着救世安民的志向,顺应天命,一时之间,豪杰如影随形般纷纷归附。“群雄自为平声教,戈矛天下铿锵。”这才有了“倚金陵而定鼎,托虎踞而仪凤凰。”公元1368年,春季正月乙亥,在应天府南郊,祭祀天地,登上帝位,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史称洪武元年。中国的历史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封皇子朱樉为秦王,朱棡为晋王,朱棣为燕王,朱橚为吴王(后改周王),朱桢为楚王,朱榑为齐王、朱梓为潭王,朱杞为赵王,朱檀为鲁王,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这是明太祖第一次封藩,第十子朱檀刚出生两个月,在襁褓之中就被封为鲁王,府治兖州。
从公元1370年,第一代鲁王朱檀受封兖州开始,至公元1662年,末代鲁王朱以海逝世,传国长达293年,共传十代十三王,创明王朝各藩之最,鲁王府始终遵循明太祖《治家六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做非为。又因“泰岳在吾之境,地临儒家圣贤”。在亦佛亦道大格局的社会环境中,将儒释道文化贯通达到极致。不仅出现了几位贤王,而且以诗礼传家、享誉海内外。不仅对鲁藩之隅,乃至对整个大明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已融汇成一部厚重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虽然这本厚重却被尘封的历史渐渐成为往事,但那些灿烂的文明与文化、鲁王府的遗韵,始终滋润着兖州大地,佑护着一方圣土,仍在启迪后人。正如仓央嘉措的诗句说的那样:“你见或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当地人研究当地的文史,不仅有着特定的优势,还充满着对历史的尊重和浓郁的家国情怀。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下,多部研究明代鲁王府文化的书籍,诸如《兖史考略》、《兖州春秋》、《兖州明代鲁王府》相继出版发行。尤其是一册《诗意鲁王府》的新书出版,更使读者眼前一亮,如同一通时光隧道,让读者身临其境,漫步在兖州鲁王府内,与那些天皇贵胄、贤王皇孙,品茗谈诗。听着“也是王孙也布衣,南山十亩豆苗肥,藿藜饭罢肩锄去,桑柘影斜牧犊归”的吟唱,更加增添了我们对那个“仍然知之甚少”的时代的深度了解,从而用“抽丝剥茧”的细致方式,去了解明代鲁藩亦佛亦道的文化点滴。《诗意鲁王府》无疑是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研究明代鲁王府文化的神秘之门,去挖掘、剖析,更深层次的诠释创作诗意与时代背景。
鲁先王朱檀(1370—1389),是首批受封的亲王之一。成长于南京,十六岁时即洪武十八年(1385年)来兖治国。《明史》列传第四中载:“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生,生两月而封。十八年就藩兖州。好文礼士,善诗歌。”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因病终于南京(朱氏谱牒载),是明代第一位去世的亲王,葬于邹城九龙山,即今明鲁王陵。
朱檀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王子。从九龙山鲁王陵随葬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生前对琴棋书画,文房四宝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偏爱。但由于他英年早逝,没有留下任何诗词、书画等文艺作品,或至今未见。但庆幸的是,元末明初著名释僧宗泐,在他所著的《全室外集》卷四《七言古诗》中记载了关于他随鲁王致祭泰山的一首七言古诗。附录释宗泐作《鲁王登泰山奉令旨作》诗:
宫漏声沉天欲晓,严车整队东宛道,
泰岳巍然境内山,睱日登临散襟抱。
初闻鼓吹入深谷,倏见旌旗出林杪。
扪萝不惮路崎岖,直欲高跻极飞鸟。
峻拔中霄日观峰,阊门白马明双瞳。
下视沧溟一杯水,六鳌背负三神宫。
东封古来天子事,石壁千寻刻字文。
吾王只欲穷冥搜,飒飒冷风引飞骑。
上界群仙朝玉京,空中夜半天鸡鸣。
阴崖凿开混沌窍,石髓饮来毛骨清。
乐不可极下山去,羽盖霓幢拥归路。
奥域灵区非世间,回首苍茫隔烟雾。
1、作者简介:释宗泐(1318—1391),字季潭,别号全室,俗姓周,临海人。因父母早亡,寄食邻里,八岁出家,十四岁剃度,二十岁至杭州净慈寺。洪武五年(1372年)于蒋山太平兴国寺升座说法。他谈吐风雅,精通诸子百家,善诗,工书。尤善隶书,笔法以古拙见功夫。
2、鲁先王朱檀与高僧的关系读高僧宗泐的这首令旨之作,我们只能从表面了解,这是宗泐随鲁王朱檀参加致祭泰山的一次活动,此诗没注明创作时间,为什么能和第一代鲁王关系甚密,而且深受爱戴?我们不妨对宗泐高僧再进行了解。据《明史》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孝慈高皇后马氏去世,时年五十一岁。太祖朱元璋痛苦不止。《明史》(姚广孝列传卷一百四十五)载:“高皇后去世后,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跟随各藩王,为高皇后诵经祈福。宗泐推荐了道衍。燕王和道衍聊得十分投契,就邀请他随同自己到了北平(今北京),做了庆寿寺的住持。”通过上述,我们清晰的了解到,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随各藩王为高皇后诵经祈福,宗泐高僧也在其中,我们不妨揣测,或许宗泐被派往鲁王朱檀处,为孝慈高皇后诵经祈福。朱檀时年十二岁,“好文礼士,善诗歌”。释宗泐“谈吐风雅,善诗,工书,又精通诸子百家。”俩人亦师亦友,关系从此甚笃。笔者推论:洪武十八年(1385年)鲁王朱檀赴兖州治国时,高僧宗泐有可能随驾来兖。
3、诗作的时代背景与时间早在南京时,鲁王朱檀就熟读父皇《秩祀典诏》“今命依古定制,凡岳镇,海渎,并去前代所封名号,止以山水本命称其神。五岳,称东岳泰山之神……”自古,泰山被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洪武十八年(1385年),踌躇满志的少年鲁藩王朱檀来兖州府皇城王府后,就与亦师亦友的高僧宗泐商量致祭泰山之行,为大明王朝祈福,代父皇完成“用称朕以礼祀神之意”。时年六十七岁的宗泐“扪萝不惮路崎岖”伴随鲁王朱檀致祭泰山,并奉令旨作这首《鲁王登泰山奉令旨作》七言古诗,并收录在《全室外集》之中,六年后高僧宗泐大师圆寂。
4、诗注浅释:明初高僧宗泐《鲁王登泰山奉令旨作》七言古诗,出处明确,文笔流畅,表述了此次伴随鲁王致祭泰山的全部过程,大约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鲁王朱檀来兖州后所作。诗的前两句点明时间,整装待发的队伍,用宫漏声沉说明听到鲁王府内计时漏斗的声音,烘托出夜静与天欲晓的时间,严车列队东城门外等待出发的命令。五岳之神是在吾藩境内,择吉日登山前要先脱掉外衣“襟袍”,时令已在暮春渐暖。听鼓号角鸣迴荡山谷,旌旗缨穗,忽现林杪。不畏山路崎岖,何惧陡峭十八盘,此处高的连鸟都飞不到。过天上宫门(南天门)漫步天街,抚日观峰,游瞻鲁台,拜东岳之神,祈天下平安。云海如水,鳌负神宫。古有天子来封禅,吾王独寻石壁刻文。仰五岳独尊,昂头天外。夜宿碧霞祠,与上界群仙交流。听天鸡报晓,欲赤霞,观日升,阴阳割昏晓,饮清沁山泉,一览众山小。乐不可极,意趣满满。羽盖霓幢拥归路,仙界凡人两重天。回首望泰岳,苍茫云雾间。明初高僧宗泐为鲁先王朱檀留下了唯一的一首有关他登祭泰山的七言古诗。
5、诗外之意此古诗虽为佛门高僧所作,句中出现“上界群仙朝玉京”、“奥域灵区非世间”,弦外之音是个“仙”字。其实这次登临泰山,或许还另有隐情。《兖州文学艺术》(2021年第4期,总第41期)刊登了叶随风先生“洪武十八年的兖州府”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表述:“不知道他是得到了哪位神仙的指点,他竟然迷恋上了修仙炼丹。”登临泰山,主题是为大明王朝祈福,为父皇代祀五岳之神。而泰山也是有“仙”的地方,“奥域灵区非世间”,所以洪武十八年的鲁王朱檀致祭泰山,也许是为到泰山寻仙之故。命运与事实也表明朱檀“饵金石药,毒发伤目”。他英年早逝,才有了“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太祖震怒”,“帝恶之,二十二年薨,谥日荒”。
鲁靖王朱肇煇(1388年—1466年),据朱氏谱牒记载,他是“鲁先王独子,初在南京,随永乐北征复封于鲁”,历经洪武到成化九朝,忠以事君,孝以事亲,淡泊自守,最称尊属,尤为成祖朱棣爱重,后来明宣宗也评价他为“礼贤下士第一人”。《兖州明代鲁王府》一书大事记中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戊辰年,六月甲寅(十二月)皇第二十八孙朱肇煇生,鲁王世子也。(第11页)好在上天眷顾朱檀,生气留下了一个刚满月的儿子朱肇煇。鲁先王薨逝,他是唯一的王位继承者,成为鲁藩千顷田里一株独苗。
在明代鲁王府的历史上,靖王朱肇煇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因为有他的存在才使命悬一线岌岌可危的鲁藩得以延续下去,避免了被“府除”的命运。由他一人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廿三郡国,在此后二百年中瓜瓞绵绵,形成了庞大的鲁王皇族一系,以致数百年后,朱姓仍是兖州较大的族姓。这也应归功与鲁王朱肇煇的四伯父,明成祖朱棣皇帝。《鲁藩别乘》卷一载:“太祖高皇帝怜其孤弱,取回宫中抚育,至弱冠。”另据《兖州明代鲁王府》书中述:“永乐元年(1403年)三月,刚登基不久的永乐皇帝,北征前命鲁王世子肇煇袭封鲁王,叫他随自己率领的北征大军到兖州鲁王府就藩。”(第93页),所以鲁靖王朱肇煇起到了承前启后作用、使鲁藩能够延续293年最关键的人物之一。 《诗意鲁王府》第63页载七言律诗: 《鲁王登长干塔》作者:南洲法师溥洽凉秋飞盖过长干,宝塔登临霄汉端。天近彩云连紫极,日高红雾拥雕栏。
龟蒙气接三山远,淮泗光分二水寒。清兴未阑闻鼓吹,香风城阙谩回銮。 作者简介;溥洽法师(1346年—1426年),明代僧人,字南洲,晚号迂叟,又称雨翁,浙江人,俗姓陆。著有《金刚经注解附录》二卷等。明初“建法会一切科仪文字”,皆其所定,“以贻范于后”。他“喜商论文事”。其徒刻其诗为《雨轩集》八卷。“鲁王登长干塔”诗收入其中,明万历45年陈于廷著《记录江编》记载:溥洽,字南洲,浙江山阴人,洪武初荐高僧入京,历陛左善世。靖难起,为建文君设药师灯懺诅长陵① ,金川门开又为建文君削发。长陵即位,微闻其事,囚南洲十余年。荣国公②疾革,长陵遣人问所欲言,愿释溥洽,长陵从之。释放出狱时,白发长数寸覆额矣,走大兴隆寺,拜荣国公。床下曰:吾余生少师赐也。仁宗复其官,卒年八十二。(《诗意鲁王府》第63页)
注:①:长陵:即燕王朱棣,永乐皇帝。②:荣国公:姚广孝。明初高僧姚广孝(1335年—1418年),苏州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本是医生家的孩子。十四岁,他剃度为僧人,法号道衍,号斯道。洪武年间,道衍曾经有机会去礼部做官而不愿去,穿着僧袍返回寺庙。他一生都是僧人,却成为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因释宗泐推荐了道衍为孝慈高皇后诵经祈福,成为明成祖朱棣的谋士,为“靖难之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棣即位后,道衍升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他被收入《明史》姚广孝列传一百四十五,其中有一段记载说,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已经八十四岁了。他向皇帝请求释放因建文帝的事被关押了十多年的僧人溥洽。皇帝同意了。
不久,姚广孝去世。永乐六年(1408年)姚广孝随圣驾回北平,途径兖州郡尊胜寺,这位永乐朝总领佛教事务最高官员,资善大夫、太子少师,不休王府驿馆,却驻锡尊胜寺,即是该寺院的荣耀,也是兖州佛教界的大事。1995年在兴隆塔南出土了一通《重修尊胜寺》石碑,碑文载:“兖郡尊胜寺与兴隆寺并列而兹则居前,明永乐间姚少师广孝曾游此地,石咏叹其盛,徘徊不忍去。”石碑的重见天日,填补了被湮灭的历史史料,弥为珍贵。(《兖州历代碑刻录考》第245页)为了注释《鲁王登长干塔》,我们必须要先了解“长干塔”,是哪位鲁王?诗作的时间与时代背景,以下分几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解读。
关于长干塔的前因后果
1、根据南京市博物馆龚巨平馆员、祁海宁副研究馆员所整理的《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碑铭,2008年出土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宋代塔基地宫中。资料(收稿日期2011年9月29日)显示:长干寺得名于其所在的位置长干里。“干”是江南对山陇之间平地的称谓。长干里,就是南京城南众多丘陵山地中的一片相对平坦的区域。这里是江南地区最早的佛教传播地。早在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康居国僧人康僧会到达南京弘传佛法,因致如来舍利,为吴国所信任,为之建塔造寺。因是江南第一座寺院,号曰“初建寺”。并名其地为“佛陀里”。由是江左大兴遂兴,正式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长干寺兴起于秦淮河畔。唐代诗仙李白曾作《长干行二首》,其一有“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句。
2、可政与宋代长干寺的复兴宋代初年,长干寺在僧俗两界的帮助下得到复兴。兴复之由,源于僧人可政与长干寺故址数感灵迹,并得感应舍利。宋代李之仪《新建法堂记》载:文之,舍利数表见感应,祥符中,僧可政状其迹感应舍利投进,有诏复为寺。政即其表见之地建塔,赐号“圣感舍利宝塔”。此记与碑铭相合,而碑铭记述更为详细。可政通过宫廷宦官(中贵)将其所感应舍利事报告给了真宗皇帝,经过皇帝的批许,可政乃于其感应到的“现光之地”,新建佛塔。塔八角九层,高二百尺。碑铭称作“真身塔”当为其原名,后被赐名“圣感舍利宝塔”,简称“圣感塔”。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赐长干寺改名为“天禧寺”。
此塔自宋代初年建好后,一直沿用到明代。3、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等乱政,明太祖朱元璋将之归结于“虎方坤位,浮图太耸之故”,即指此圣感塔太高大,影响大明朝的风水,于是下令拆除,移建于钟山之左。后经工部侍郎黄立恭修复。永乐六年(1408年)寺僧“潜入僧室放火,将其寺焚毁。崇殿修廊,寸土不存,黄金之地,悉为瓦砾,浮图煨尽,颓裂倾敝。”永乐十二年(1412年)明成祖下令重建浮图,“高坚壮丽,度越前代。”永乐年间于长干塔旧址新建的佛塔就是名耀中外的大报恩寺琉璃塔。从考古发掘的成果看,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即建筑在宋代长干寺“圣感舍利宝塔”旧址上。(第5页)
通过上述考古资料我们得知以下几个结论:
1、长干寺历史悠久,宋代重建“长干塔”呈八角九层,高二百尺,亦作“真身塔”,宋真宗将“长干寺”赐名为“天禧寺”,塔赐名为“圣感舍利宝塔”。
2、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乱政,明太祖朱元璋因此塔过高,影响了大明朝的风水,下令拆除。洪武十八年(1385年)第一代鲁王朱檀才赴藩封之国兖州府,此塔已被拆除四年之久,而且鲁先王朱檀于洪武二十二年薨,谥荒王。而溥洽在建文朝(1399年—1402年)年间,在南京天禧寺做住持,并任建文朝主录僧,自然不会有《鲁王登长干塔》诗作。
3、永乐六年(1408年)天禧寺因寺僧“潜入僧室放火,将寺焚毁”。永乐十二年(1412年)明成祖下令重修浮图,“高坚壮丽,度越前代”,并赐名“大报恩寺”。既然不是鲁先王朱檀也就只能是第二代鲁靖王朱肇煇了,那么《鲁王登长干塔》又是什么时间呢?
4、《鲁王登长干塔》的时代背景与大约时间因“靖难之役”的成功,燕王朱棣得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江山,成了永乐皇帝。而对鲁先王子朱肇煇疼爱有加。永乐元年(1403年)三月,朱肇煇被袭封为鲁王,五月并随永乐帝率领的北征大军一同赴兖州府就藩,开启了第二代鲁王的生涯。而溥洽在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后,有人举报溥洽帮助建文帝出逃或藏了起来。派人去查一无所获,从此就将溥洽囚禁起来,一直到永乐十六年(1418年),经姚广孝临终前请求,明成祖朱棣将被关押了近十七年的溥洽释放,并恩准他去南京大报恩寺做了住持。永乐十八年(1420年)九月,朱棣下诏“自明年改京师被北京。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奉天殿正式处理政务,接受百官的朝贺,在南郊祭祀。迁都至此基本完成。”(《白话精编二十四史、明史》)(第17页,成祖本纪)也就是可以推论,可能从永乐十六年(1418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大约这两年的时间里,鲁靖王朱肇煇去南京,觐见他的四伯父永乐皇帝,借机会“凉秋飞盖过长干”,溥洽法师陪伴,“宝塔登临霄汉端”。一览永乐帝赐建的这座“高坚壮丽,度越前代”的琉璃宝塔。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诗意鲁王府》第17页记有:“‘鲁藩别乘’首载靖王诗,但著集名,诗有《过甓社湖》及《游朝天宫》《登钟山谒孝陵作》,知是王朝南京时所赋诗。——清 朱彝尊 《静志居诗话》”明代实行南北两京制,即使永乐北迁之后,鲁王肇煇也可能前往南京拜谒孝陵,《鲁王登长干塔》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南京拜谒时所留下的。
5、诗注浅释南洲法师溥洽被恩准释放后,又做了南京“大报恩寺”的住持,自然可以接待鲁藩之国兖州府赴南京朝拜的鲁王朱肇煇。永乐十四年(1416年),成祖朱棣车驾过兖州曾赠以诗币,并为御制长诗相赠,诗中有夸皇侄“昨日迎我济水滨,周旋进退仪彬彬。”之句,更有“我思骨肉本同气,视我犹子情义均。”血浓于水的根脉之情。并且勉励肇煇“惟尔秉淳恪之性,当英俊之年,读书讲道,雍容之雅,循循执礼,安敬恬和,内外无间,居藩奉法,克谨克慎,有古贤王之风。”(《敕赐侄鲁王肇煇诗》)而鲁王肇煇归藩邸后,“上表驰谢于九重,感恩永铭于丹府,臣何以图报哉!唯夙夜冰兢,戒饬子孙,恪守祖训而已,遵行圣敕而已。”(《恭题文皇御制诗碑阴》)溥洽法师因姚少师广孝临终前请求永乐帝被释放,又做了南京“大报恩寺”的住持,耳闻鲁王与当今圣上特殊的叔侄关系,毕恭毕敬的迎接来南京“过长干”的鲁王,不畏年事已高,陪同鲁王朱肇煇拜浮图,登临琉璃宝塔,即兴作了这首《鲁王登长干塔》七言古诗。溥洽法师感慨万千,心情舒畅,文笔自然流淌。主题明确,句子清晰简洁,开门见山。
首句“凉秋飞盖过长干,”时令、地点交代清楚,突出一个“过”字。接句表述“高坚壮丽”霄汉端。三、四句用暗喻手法,避免直白,拟用“彩云”与“红雾”重数“度越前代”烘托出与长干塔旧址新建的佛塔就是名耀中外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抚塔拥雕栏,极目眺眺,鲁王藩之国,龟蒙气接,淮泗光分。“三山远”与“二水寒”对仗工整,这里的“寒”字对首句“凉秋”韵味十足,从“日高”到“闻鼓”鲁王仍是犹兴未尽,赞叹四皇伯父的丰功伟绩。远处南京城内的鼓,近处寺院的鼓声是吹来的。一个“吹”字为末句做了铺垫,是风将鼓声传来,而且是香风,空中迷漫的香风。究竟是寺院里焚的香,还是鲁王“羽盖霓幢”仪仗队伍里的燃香,此时正轻慢在城阙的上空,这里“香风城阙谩回銮”,的“回”字,与首句“过”字首尾相接,恰到好处。
南洲法师溥洽作《鲁王登长干塔》后,于宣德元年(1426年)圆寂,时年八十二岁。综合上述,本篇所浅释的《诗意鲁王府》一书中有关两代鲁王的七言古诗,同样都是明初佛门高僧而作。两首古诗相隔近三十五年。距今已经过去六百年了,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历史,要想了解或者去挖掘,那些带着历史痕迹,渐渐被湮灭的往事,就要如修复一件文物,修旧如旧。只有尽量还原,摸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够去破译注释她。本文明代兖州两代鲁王与三位佛门高僧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都大致粗略地进行了表述。感谢禚永谦先生提供了南京博物馆有关《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碑铭考古资料,才得以顺利的完稿。因笔者水平有限,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难免出现词不达意或勘误,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斧正。
此文为初篇,未完待续,以飨读者。
2022年春于墨香斋
注:本文参考书自:《诗意鲁王府》主编朱明川、中国书画艺术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兖州历代碑刻录考》樊英民编著、齐鲁书社出版发行,2013年12月第1版《兖史考略》樊英民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兖州明代鲁王府》主编杜心广,副主编杨陈丽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兖州春秋》济宁市兖州区民间文史研究会主办 年刊第九期, 印刷时间:2020年1月《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卷十·明史》袭书铎主编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12年1月第1版《兖州文学艺术》济宁市兖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主编张金鹏 2021年第4期 总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