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志 ‖ 鲁悼王朱健杙/明鲁藩也系考6

来源:本站    作者:大中艺文志    时间:2025-02-17      分享到:


六、鲁悼王朱健杙

姓名:朱健杙

封号:鲁世孙

谥号:悼(追封)

生卒:弘治七年(1494 年)十月七日生,正德十五年(1520 年)十一

月二十九日薨,享年二十七。

封爵:弘治十六年(1503 年)三月五日封为鲁世孙。

父母:鲁怀王嫡长子,父朱当漎、母王妃。

婚配:妃孔氏,衍圣公孔弘泰长女。

子女:庶生四子皆夭,薨后次月,孔妃遗腹嫡生一子;女二人。

墓葬:嘉靖元年(1522 年)八月二十九日葬于平邑县白彦镇小山后村

北毓秀山之阳。


朱健杙生于弘治七年(1494 年)十月七日,弘治十六年(1503 年)

三月五日,他十岁,被依制封为鲁世孙,至正德十五年(1520 年)八月二十九日薨,享年仅二十七岁,世孙做了十七年。正德九年(1514 年)十月初三,鲁王朱阳铸因世子朱当漎已薨,而自己又已年老体弱,于是就上奏朝廷,请求让世孙朱健杙代理府事。

朱健杙代理鲁王府府事不久,各府郡王多有不睦之处,相互攻讦。也是由于刚刚代理府事,朱健杙想立威吧,处理起来就十分严厉了,惹得各府对其都十分怨恨。于是,就有人假冒安丘、东阿、阳信等郡王的名义,写信给山东巡抚,称馆陶、郯城、新蔡、翼城等王,因朝廷没能及时发放禄米,十分报怨。而鲁世孙朱健杙又违例,在离府城三百里外的巨梁山为妃子造坟茔,有可能会结交矿贼,勾结馆陶王谋反作乱。这件事本身就是有人为出怨气造的谣,所用印信也是伪造的,故不难查清楚。山东巡抚也知道这种相互倾碾的事,在宗室子弟之间时有发生,当不得真。但因涉及到叛乱谋反,所以还是上报到朝廷,朝廷令都察院处理这件事。都察院也认为此事诡异,应是有人诬陷,故不必深究。只是下敕令鲁世孙朱健杙与镇巡等官员,会集诸王,谕以礼法,俾尚合睦。并毁掉诬告信,给各府补发所欠禄米。至于其墓地,重新勘察后,如果真的太远,应重新划地营造。这件事情,虽以朝廷明情,没相信诬告而结束,但对鲁世孙朱健杙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在此不久前,归善王朱当沍被诬谋反,不屈而亡的阴影,还一直笼罩着鲁王府;这既会对他的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敲警钟,但对他的身心,也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只是不知他的早逝,与这一次的惊吓是否有关。


正德十五年(1520 年)八月二十九日,鲁世孙因病薨。在此前,他曾

有庶生的四个儿子,但都夭折了;二个女儿也因年幼,还没请封。他死后的第二个月,夫人孔氏为其生下了遗腹的嫡子。武宗皇帝闻知后,下敕“待健杙夫人孔氏所生子长成,奏请名封之旨,此朝廷亲亲之恩,重嫡之典也。”这个遗腹子,就是后来的鲁王朱观 (火定),其袭封鲁王后,奏请朝廷,追谥其祖父鲁世子朱当漎为“怀”,其父鲁世孙朱健杙为“悼”,意为“中年早夭”;母亲为鲁王妃。正德二年(1507 年)七月二十日,朱健杙葬于平邑县白彦

镇小山后村北毓秀山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