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李鲁燕 ‖ 给芜杂生活一缕东风的明亮——读勾婧《鸟声高于尘世的山谷》
碎片时间的阅读,我偏爱选择一本诗集。庆云诗人勾婧的《鸟声高于尘世的山谷》在这个春天带着一股清新扑面而来。
诗集分六章,我将其归纳为一个女子生命的六个板块:生命、爱、思想、呓语、足迹与生活。一个优秀的诗人懂得如何清晰分类并恰如其分地融合这些元素。诗即生活,生活即诗,这既是诗人的人间清醒,也是喧嚣尘世中凡人的艺术逃遁。
我喜欢《春天是一件明亮的乐器》中“足下有春雷,隐隐而动,每一声都让种子炸裂,根茎拉伸/窗外有春汛,滚滚如潮,有布谷鸟用丹田发出爆破音”。
我钟爱她描述的万物萌动的生机,足下踏实目标坚定的果敢与无畏,尤其用尽气力发出的爆破音,不仅是春天的象征、诗歌的意象,更是一个人追求的精神高度。
在《爱是止水,也是漩涡》中,我读到一个羞涩少女的矜持与热烈、爱与疼痛。
它甜蜜、苦涩,像水、像火,它温柔、灼热,想爆发但又克制、压抑,像玉龙雪山上厚厚的积雪,那么厚、那么重、那么真、那么疼,又那么圣洁……
一个合格的诗人,必须具备独立的思想和反思的能力,诗成为他们含蓄表达却内心清醒的呓语。
勾婧在《傍晚的三种事物》中写道:“在傍晚,那些灿若星河的车流/重新回到时光隧道/行人归途,步履中藏着八百里征尘”。
每个人都有启程、都有回归、都有自己的一条路来走,“那些被晚风拂过的事物,跌入倒影/我很难说清它的轨迹、宿命”。
人各有命,没有人能说出哪种命运更接近公平、正常、幸运。
“这一刻,我想抵达的终究未能抵达/我被淹没在/尘世中浩大的秩序里”。
这是诗人的失落吗?努力过了,热爱过了,却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哀怨,更是成年人一次轻轻的崩溃和宣泄。
多好啊,诗歌让我们保持了在哀伤中也有的体面。
在《俯仰之间》她说:“在这无所遁形的人间,我不得不像一株稻穗一样俯下身子……当我以一株稗子的视角,环顾四望……每一次俯仰之间,都是生活”。
我有稻穗的丰富,也有稗子的虚妄,是一个七情六欲情感丰富的人,抬头做人,追求内心的骄傲,俯身做事,是生活所需,所有的做法,都是为了达成与生活的和解,及更好地生活。
读诗吧,孤独时读诗,失落时读诗,幸福时读诗,挫折时读诗,轻舞飞扬时读诗,疲劳与愉悦时读诗……
从诗中获得会心一笑的慰藉,给芜杂繁复的生活,带来一抹清泉、一缕东风的明亮。
(已载3月14日《德州晚报》)
- 上一篇:上一篇:「评论」丰家雷 ‖ 从大禹绝旨酒到张金拔教子绝仕说起
- 下一篇:下一篇:「评论」丁德慧 ‖ 微山湖畔的“青春之歌” ——读魏留勤长篇小说《微山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