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评论」丁德慧 ‖ 微山湖畔的“青春之歌” ——读魏留勤长篇小说《微山湖畔》

来源:本站    作者:丁德慧    时间:2025-03-17      分享到:


青春啊青春,

美丽的时光,

比那彩霞还要鲜艳,

比那玫瑰更加芬芳。

——歌曲《青春啊青春》

魏留勤的长篇小说《微山湖畔》讲述了以马二民、王小飞、刘海锋、谷薇薇、董大壮、苏兰朵为代表的年轻人奋力挣脱命运束缚,顽强追求爱情、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起,祖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在构画“春天的故事”。微山湖畔的一群年轻人挣脱旧的枷锁,斗志昂扬地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用激情、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微山湖畔的“青春之歌”。

他们的青春满怀梦想。他们的梦想很简单、很朴实,就是想过好日子。马大民的梦想是办好窑厂,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让窑厂工人多挣钱。马二民的梦想是娶谷薇薇为妻,把建筑队做大做强。王小飞的梦想是摆脱父辈出苦力的命运,寻求更好的挣钱门道。他们的梦想说不上有多么高远,但却是他们对好日月的向往和希望。他们的青春在追求美好生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他们的青春珍重友情。马二民、王小飞、郑团结是一块长大的发小,他们一块上学放学,一块打架惹事,一块喝酒聊天,用江红霞的话说,这三个人是一块掰不开的烂姜。他们一起策划并实施了“午夜逃婚”行动,结果以失败告终。在马二民因找不到谷薇薇而极度消沉的时候,王小飞和郑团结经常劝慰解忧,给了他友情的滋润。他们的友谊也许有点义气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打小相处的情分和志趣相投的默契。

他们的青春充满力量。青春躁动的心被改革的号角唤醒,他们浑身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奋斗的力量。马大民为承包窑厂,到处求告,筹集承包款,在缺口很大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最终在刘海锋、郑有礼、王龙的帮助下,筹够了数目。为了建好供销大楼,马二民潜心钻研图纸,虚心向行家请教,白天靠在工地上监督,晚上思量好第二天的活计。供销大楼盖起来了,建筑队的名声也创出来了。奋斗的征途中有挫折和痛苦,但更有成功和快乐。他们的每一次奋斗,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蓬勃力量和无限可能。

他们的青春追求爱情。农村青年心眼实在,爱上一个人,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江红霞为嫁给老师刘海峰,不惜自污,说自己怀了刘海峰的孩子,声明自己引诱了刘老师。马二民与谷薇薇的爱情更是感天动地。谷薇薇逃婚失败后,被家人送到外省,嫁给了一个丑陋的跛脚男人,她两次偷跑,都被抓回来打个半死,后来她装疯,甚至光着身子往外跑。丑男人狠心地把她丢在了外面,让其自生自灭。她一路乞讨,终于回到了马二民身边。衣衫褴褛的外表下,是一颗九死不悔的纯洁的心。他们的爱情故事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些爱情誓言的最好诠释。

 马二民那一代人的青春,正赶上创业的好时候,所以他们激情燃烧,奋发向上,有无限憧憬,有使不完的力量。那个年代,也是汪峰所唱的“春天里”,物质贫乏,但精神丰富,充满了对梦想和美的追求。那时的青春是美梦,是盛开的鲜花,是握在手里的细沙,也是奋斗留下的闪光记忆。她值得我们怀念,值得我们致敬,也值得我们铭记。

感谢魏留勤用深情而细腻的笔触给我们还原了那个时代,让我们60后能够循着岁月的河流,回到那个“春天里”,重温似火的青春,也让70后、80后及更多的年轻人知道那时的青春是如何的火热滚烫、闪闪发光。

塞缪尔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在这里,衷心祝愿魏留勤永葆青春的心境,饱蘸青春的激情,再写青春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