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丰家雷 | 一句话,一辈子

来源:本站    作者:丰家雷    时间:2023-08-03      分享到:


01.png

古人有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的是我们要管好自己的这张嘴。任何时候都不要逞口舌之快,否则一时痛快,后患无穷。有些人就是因为一句话惹出了大乱子,甚至搭上了性命,人生也就此画上了休止符,一阵子成了一辈子。

故事一:杨志卖刀与牛二被杀。

这是《水浒传》中的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杨志本是杨家将之后,后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船,不敢回京复命,只得避难江湖。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沦落街头,走投无路之际只好卖掉祖传宝刀度日。

偏偏这个时候遇上了泼皮无赖牛二,这个牛二可不是什么货色,是汴梁城里有名的垃圾人,横行霸道,无人敢惹。

杨志的宝刀有三样好处,一是砍铜剁铁,刀口不卷;二是“吹毛立过”;三是“杀人不见血”。在前两样都验过之后,这个牛二非要杨志检验“杀人不见血”。且杀条狗都不行。

牛二无意也无钱买刀,只是想空手套白狼把宝刀占为己有,便无理取闹,百般挑衅,胡搅蛮缠。杨志本来不愿招惹是非,想躲着牛二,可这个狗皮膏药非得粘上了自己。“你好男子,剁我一刀”一句话,让被挤兑的无路可退的杨志怒火中烧,再也忍无可忍,寒光一闪,牛二便倒在了宝刀之下——刀刃上果然滴血未沾。

故事二:前门接旨,后门斩首。

这是发生在山东的一个历史故事。清朝同治年间,大太监安德海奉慈禧太后之命,沿大运河出京城结纳外臣。因清宫有祖训:“内监不许私离京城四十里,违者由地方官就地正法。”慈禧嘱咐安德海悄悄出去,暗暗回来,不得张扬。哪知安德海骄横惯了,出京城没几天就大肆索贿敛财,所到之处,鸡犬不宁。搜刮到山东时,当时山东巡抚是丁宝桢,这位丁大人也不客气,就地擒拿后,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与慈禧有矛盾的慈安太后,慈安以祖训为由,下令正法安德海。

丁宝桢正准备实施时,忽听一声:“西太后懿旨到!”本来已心如死灰的安德海以为来了救命稻草,气焰马上又嚣张了起来,从地上蹦的老高,骄横狂蛮地大声叫道:“姓丁的,这回看你怎么收场!”丁宝桢听后不慌不忙,大声吩咐:“前门接旨,后门斩首!”

慈禧太后的懿旨是:“火速将安德海押解回京。”

不过,在丁宝桢接旨时,安德海的脑袋早已落地了。

——丁大人就是这样收场的。

故事三:雷列耶夫的绞绳。

这是俄国的一段历史。雷列耶夫是俄国诗人,十二月党人领袖。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1825年12月,俄国一批从事革命活动的青年军官发动了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结果很快被镇压。沙皇抓捕了主要组织者雷列耶夫,依律判处绞刑。但在行刑时,绳子突然断裂。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属于天意。于是沙皇决定赦免他,雷列耶夫确信自己逃过了一劫,于是他狂妄的叫嚣道:“你们看这绞绳,俄国的工业就是如此差劲。”沙皇尼古拉一世正打算签署赦免他死刑的命令,听了这番话,当即表示“让我们用事实证明一下吧!”

——这一次绳索的质量很好,没有断裂。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成也一句话,败也一句话。

这种一语成谶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每每读起来,总是心惊肉跳,感慨万千,这种人生故事还会不会有另外的一种版本。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事情的结果可能就是因为一个人的灵机一动,心绪偶然所至造成的。如果,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如果当时,话不这样说,或者在当时的场景下,不开口说话激怒对方,甚至换一种方式说话,结果又会怎样呢?

不难想象,结局很可能会大翻转!

我们说一个人有骨气,是说他的骨头硬,没有说他的舌头硬。外交上有句名言:“战争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得不到。”没有实力的打嘴炮,充其量就是过河的泥菩萨,经不起任何风吹浪打。所以很多时候,没有必要非得“冻死迎风站,饿死打饱嗝”。无知者妄言,多智者慎言。嘴上没有把门的,后果很严重。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

人们做事情都想趋利避害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这样的结果需要多方面努力。特别是在说话办事方面,尤其要注意效果。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强大的敌人,我党采取了“游击战”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没有死顶硬扛,灵活机动,效果奇佳。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处于弱势的一方,面对困境,要积极想方设法,争取时间和空间,化险为夷,躲避硬碰硬的灾难,让损失降到最小,而不是逞口舌之强,莽夫之勇,引爆怒火,刺激对方,让对手冲冠一怒毫不犹豫的致自己于死地。

将要熄灭的小火苗,不挑动,就会慢慢冷下来熄灭,只要一搅和,稍借风力,可能就会酿成燎原大灾。

人也是如此,得意不可忘形。人一旦猖狂到一定程度,便会忘乎所以,忘乎所以的尽头就是毁灭!

(作者简介:丰家雷,现任济宁学院党委副书记,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镇县市多个单位领导同志,工作之余酷爱写作,尤善散文、评论,《“诗情”与“画意”》《心里的“罩”》《隋炀帝,你着什么急》《由张飞之死谈领导艺术》《早春的荠菜》《不要生气要争气》《从“子不问马”与“穆公亡马”谈人本情怀》等作品被频频发表在《山东文学》《杂文选刊》《领导科学》《参花》《中国水运报》《大众日报》《山东政事》等报刊杂志媒体。独立创作并结集出版专著《实践与思考》(华文出版社),印有《责任与荣誉》《且行且珍惜》《丰雅集》《偶得》作品集和《心迹》手稿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