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蕾 | 冬至的饺子
冬至这天,时间就如同静止了一般,漫长的黑夜总是迟迟不肯离去,让人总是怀疑时钟慢了似的。在这一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里,我们感受着滴水成冰,感受着天寒地冻,感受着鸦雀无声。这是数九寒天的第一天。古代农耕社会里,人们在熬冬盼春中,用绘制“九九消寒图”来耐心等待着春天。如今,寒冬依然让人觉得有些难熬,但是每每从冰窖般的户外回到家中,在温暖的室内,那些热腾腾的饭菜会一下子将寒意退却几许,由心而生的暖意最是隆冬消寒的解药。每年冬至这天,母亲总是念叨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因此,餐桌上常常会被热气腾腾的饺子占据。
母亲擅长包元宝状的花边饺子,每每看她和好面,擀成不大不小、厚薄适中的饺子皮,再揣入调制好的肉馅或素馅,然后顺势一点一点用指肚捏上花褶,一个饱满的大肚水饺就稳稳的蹲在蓖子上了。一次,我那个年幼的女儿也闹着要包饺子。于是,先是捏擀面皮,可是那在母亲一只手按着擀面杖,一只手旋转的功夫,她这个初学者怎么试也没试成功,只好用最笨拙的方式进行。看来,和面的水与面如何配比才能不硬不软,馅的调料如何配搭才能咸淡适中、鲜香可口都是日积月累的经验。
这几年,母亲的腿疾限制了她随意去采购,今年冬季天寒,她受腿疾困扰尤甚,即使在家里的行动也不那么随性了。虽说包水饺是个坐功,但洗、切、剁都是不省力的事。父亲说,“没关系,有我呢!”确实,现在老两口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相依相靠。都说,“冬至如大年”。过了冬至这个时令,白昼就一天长似一天,阴阳自然转换,阳气开始上升。天气虽然寒冷,但是却有了回暖的盼头。古人认为这是个吉祥的日子,因此,对待这个“冬至节”,大家也纷纷庆贺。由此,做为节日饭的水饺也成了餐桌上的主角。饺子在发展的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耳”等名称。自宋代开始有冬至日吃水饺的习惯。现如今,好吃的东西五花八门,较物资匮乏或白面稀缺的时代,也不单单就觉得饺子好吃。可是外面天寒地冻,我未成家我,母亲总是掐准了我下班回家的点,煮好热腾腾的饺子,在我到家后就能吃了驱寒。现如今,我也为人妻母,更能体会到她当时的心境。
今年的冬至,母亲还是会照例包水饺,虽然我不能在她身边帮她擀饺子皮,但我很希望冬至的饺子不仅能为人们驱寒、防冻,更能唤醒温暖的春天早日归来,在暖意中减轻母亲腿疾的困苦。冬至时节,父母的安康正是我们这些为人子女最大的期盼!
- 上一篇:上一篇:张安然 | 乡土乡村乡里人
- 下一篇:下一篇:董琳 | 大湖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