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龙 | 折菜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张克龙 | 折菜

来源:本站    作者:张克龙    时间:2024-04-12      分享到:


新年新春喜事多,年前年后吃大席。

在我老家苏北农村男婚女嫁,小孩送粥米,都要摆大席庆贺。

有时赶上逢六逢八的好日子,一家有到两三个地方去吃大席的时候。

说起农村吃大席,就不得不说“折菜”一说。

折菜也是有渊源的。记得七十年代农村吃大席的时候没有折菜的,那时吃大席是全村参与的盛会,如今一如既往地被延续着。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对吃大席兴趣渐淡,但在七十年代人们对吃大席都是翘首期盼的,特别是小孩子,那是比过年还高兴的事。

七十年代物质匮乏,人们能吃上油、肉、鱼那是非常高兴的事。

谁家有个喜庆事,几天前都是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那时候有句"吃一天大席饱三天″的说法。可想而知,那时的大席是多么地让人期盼。

那时候吃大席都是坐长板凳,一张八仙桌子,四条板凳,坐八个人,四凉六热十个菜,吃的有滋有味。

不像现在大圆桌,十个人,六热六凉六大件的大餐,吃不完,打包折菜。

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农家的大席都是天然食材,花生米、绿豆芽、豆腐皮、藕四个凉盘,用土豆、藕、油条用面一拌放油中炸,叫稣菜。

用萝卜炸成丸子,杀头猪,整个猪上的肉就绰绰有余了。

虽然大席朴实无华,但那时的人们却吃的非常香。

杀猪是结婚喜事上必需的。家有喜事提前一年就喂一头猪,用刷锅水拌上稻糠喂,年余长成。

不像现在喂成品料、料精四个多月就出栏了,猪肉没有当年的那种肉香。

七十年代队上有鱼塘,放上白鲢苗,割草喂养,谁家有事,队上派人捕捉上来按斤卖。

一家喜庆事,全村都高兴。喜事上不用喊,不用叫,左邻右舍,全家族与左邻右舍都提前来帮忙,要是谁不去,觉得面上过不去。

帮着摘菜、杀鱼,忙的不亦乐乎。真正体现了全村一家亲的温暖。

用砖和泥垒成灶台,一溜五、六个。烧的是木材、玉米杆、豆秸,那火可大可小,旺着呐。

厨子老师也是本村的,叫“土八路”,专门做乡下的油面宴席。

没有花椒,老师傅们技高一筹,抓一把花椒放锅中用水煮,做菜时舀上一点料水,吃着也有花椒的味道。

盛菜那可是大海碗,不像现在各式各样的盘子。那时碗也是各家各户兑在一起的。后来有了碗会,就是全村的人兑钱一块买的。

那时菜虽不华贵,但实在。当时没有方便袋,吃大席也没有折菜的。大席过后,帮忙的把吃剩的菜折在一起,放入干净的大缸里。

也许是祖辈流传下来的风俗,大席上折下的大缸菜,等客人走后就用盆端着送给左邻右舍。

送的剩菜邻居们一点也不会嫌弃,反而欢欢喜喜地混在一起,放在锅里一热,那味道非同一般,很多人都喜爱吃那种“大杂侩”。

记得俺村上以前的"大老执”,那可是远近闻名的明白人,问过百家事,操过千人心。

可是后来年事已高,得了不治之症,在外面听说一个偏方,在喜忧事上折下响行乐队吃剩下的大席可以有效。

他的儿子也是大老执,就在每次喜忧事的时候用盆给老父亲折菜,虽然是个偏方,但里面充满了孝意,也是父老乡亲对"大老执”的微簿报答。

虽然现在大席上鸡、鱼、肉、蛋,十分丰富,但不知为什么农村七十年代吃大席及折的"大杂侩"的味道,至今难以忘怀。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婚宴都觉得要办得风光体面,所以有的是自已买菜,请厨师来做,有的图省事就请专门做婚宴的承包户来做。

讲究几凉几热几大件,鸡鱼、肉、蛋,海鲜水产,糖果、花生、瓜子,应有尽有。

每桌十人,怎么吃也吃不完,就出现了折菜现象,有的从开始上菜就往自已跟前的盘子里夹菜,准备走时带着,这种现象就不太文明。

有的是在大家都吃好离桌时,才开始把剩余的菜折掉,现在叫“打包”,光盘行动,这种现象才叫节约。

由吃大席折菜的变迁,可以看出农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从前的折菜它代表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那种浓厚的情谊和对家的深深地思念。

每每想起,却是无尽的回忆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