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维柯 | 祖上故宅院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仲维柯 | 祖上故宅院

来源:本站    作者:仲维柯    时间:2024-05-22      分享到:

据《仲氏族谱》载,先祖子路居住泉林卞桥(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传至第17代,因琅琊郡樊崇乱,举家迁至济宁延就亭(今微山县马坡乡仲浅)。从先祖子路到53代祖福,我们一支皆属嫡长子大宗系。53代祖福有三子,长子义,次子礼,三子德。德为我们一支先祖,举家从仲浅村迁到南庄(又名仲家谷堆,微山湖中一小岛)。54代祖到63代祖皆生活在湖里南庄小岛上。后湖水上涨,南庄淹没,64代祖天瑞(相传先祖当年仅23岁)只身来到朝阳村(邹城是郭里镇朝阳),在村中族人帮助下,于村西南盛家胡同垒坯房两间,而后定居下来。

先祖天瑞娶村中大户盛姓女为妻。在岳父母的资助下,他在村中闫街后购得一院落,又在圣泉北、莱山前开垦出几亩荒地,很快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农家生活。

到68代祖延岫,我们支属于天瑞嫡长子系,几代人都住闫街北的老宅院中。岫生四子,老人家没有将老宅院留给长子,而是留给了最小儿子兆平。

兆平性情豪爽,善交四方豪杰,且勤于耕作,善于经商,不几年便积攒了大量财富。我的曾祖父名叫计泉,生于光绪26年(公元1900年),是兆平老人独子。听村中老人们讲,曾祖父从老人那里继承了400多亩土地、大小6套院落、30多间房屋。

朝阳村坐落在南北纵横的两座大山之间,村北有座祭奉泰山神的天齐庙,往西约一里路有龙泉水库,水库再往西约二里路便是远近有名的圣水泉。泉水四季不断,经山沟流进龙泉水库,再经村西大坑(当地人将水塘称作“坑”)、街道暗沟流进大庙广场的大坑内。村中央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庙坑正处在大街西北角旁边。为了让圣泉源源不断流进坑内的水流走,村人在村北大街上挖路建造了一座石板桥,称之为“庙桥”。庙坑的水经庙桥东去,经后沟,过刘家桥,到东大沟,再往北流进白马河,进了微山湖。

庙桥和刘家桥之间的沟叫后沟,长约80米,沟南岸垒有高墙,这便是我们祖上的“园场”的后墙。

听村中老人讲,祖上“园场”处在宅院后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0米,南北长约60米,号称“八亩园场”;东半部是菜园,西半部是打谷场,中间有一口大圆井,是院中人畜用水、菜地浇水唯一来源;场北有一棵大柿子树,园北有一棵大山楂树,树龄都在30年以上。“八亩园场”东西两面也垒有像北面一样的高墙。

“八亩园场”西墙靠着大街,中间开有一道宽大门:“一肩挑”的小门楼, 柏木作门框,松木板作门扇。每到春秋两季收庄稼时候,家中那匹膘肥体壮的枣红马拉着一大车麦子或豆子缓缓驶进院内,在赤贫乡人眼里无比壮观。那门原本没有名字,也许是乡人无比眼慕那辆出出进进的大车的缘故,竟将那门称作“过车门”。1958年发大水,龙泉水库北大堤被冲垮,人们便将那两扇油松大门塞进决口,然后在门后不停填土,最终保住了大堤。

顺着中心大街往南去,第一条东西方向的街便是上面所提到的“闫街”(这里原居民闫姓居多,故称“闫街”),当地人将大街与闫街相交的路口称作“西路口”。顺着闫街口往东去,约有80米,与一条南北走向小胡同相交,因相交处有一座供奉二郎神的小庙,此胡同又叫“二郎庙胡同”。从二郎庙顺胡同往北走,尽头便是圣泉水经过的刘家桥。

祖上故宅院正处在庙桥、刘家桥、二郎庙、西路口所围的方形区域内。

从西路口往东约40米,有一条往北走的死胡同,这便是祖上宅院正门的出路。小胡同口深约60米,从外到内共建有三道门,样式跟“过车门”差不多,虽谈不上豪华,但无比坚固。这是因为,微湖两岸闹“马子”(土匪),有点钱财人家在建造家院时,将“防贼”功能看得很重。

过头门,经二门,正对着是一溜西屋的南“山头”(房屋左右面的墙称之为“山头”或“山墙”),山头东有一小角门,称“三门子”;山门西也有一角门,称“学屋门”。

进入三门子,里面是厨房院。北面建有四间屋:东两间门留后院,成了后院南屋;从东查第三间是一间南北相通的“过堂屋”(乡人将前后留门,起出进作用屋叫过堂屋);东查第四间,与过堂屋相通,这里是农忙季节,短工们用饭的地方。

厨房院东边建有两间厨房,其相对的西面有四间西屋——两间水磨坊(磨糊酱),两间旱磨坊(磨面粉)。院中央有一个废水坑,是洗刷餐具及淘米洗菜倒水的地方,坑旁边有一棵大皂荚树,长得枝长叶茂,别有一番风景。

从北过堂屋往里走,里面是正房院,这是一套典型的四合院。北边建有半草半瓦的三间堂屋(其余房屋全是草屋),是祖父母和三爷、四爷、五爷居住的场所;东面建有两小间东屋,是放置杂物的地方;西面与磨坊相连的三间西屋,是大爷爷一家住的地方;南面偏东两间南屋是祖父一家居住的地方。正房院往东留有东门,东门外又有一小院,只有围墙,没建房子;小院东墙设有一小门,门外便是空旷原野。之所以这样设计,目的还是防匪:马子从正门入院,家眷们好从东门逃走。

正堂院堂屋西侧、西屋北侧很隐蔽的地方留有一个角门,与后面的场院相通。

学屋院北边建有三间堂屋,这里是本族孩子们上私塾的地方。塾堂占用了两间,东边那间又是一间过堂屋,与后面贮存粮食的仓房院相通。

学堂院西边建有两间西屋,是糖匠们造糖稀的作坊。学堂院南面有一间过堂屋,通往前面牲口院。牲口院是喂养牛马驴骡等牲口的地方,院子东首开有一门,可经过二门、大门到闫街上去。

仓房院不大,房屋也仅有两间堂屋,两边用篱笆围了。两间堂屋中东间也是个过堂屋,与后场相通,这里是存放粮食的地方。

仓房院向西经一柴门便进入了客房院。院子里有四间堂屋,收拾得十分干净,是留宿客人的地方。堂屋的最西头也是一间过堂屋,直通后场。由于这里离过车门很近,乡人又将此屋称作“二过车门”。

厨房院、正房院、学堂院、牲口院、仓房院、客房院,六院彼此相通,人员任意走动。

后来,学堂院的两间学屋坍塌,加之村中有了小学堂,曾祖父便让人拆除了那三间堂屋,又将正房院中3间西屋改门成了这院子的东屋;而后不久,糖屋也被拆除了。

1947年土改后,后场园成了村里大队院。主房院分给了一户姓高的人家,客房院分给了一户姓许的人家,其余的院落按照土改政策仍为我们家所有,直到今天。

曾祖父和祖父五兄弟中,祖父三弟最长寿,享年94岁。老人家晚年经常说:想想那年头,乡亲们缺吃少穿,咱家占有那么多土地和房产,政府给咱顶“地主帽子”,没亏咱!而今,社会安定,百姓富足,不用害怕军阀征粮抓夫,不用担心马子夜间来架,——这社会,天字号!绝对天字号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