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江夜雨 ‖ 金乡话金乡人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江夜雨 ‖ 金乡话金乡人

来源:本站    作者:江夜雨    时间:2024-06-05      分享到:

 

题记:乡音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无论你身处何方,处于什么样的语境,操什么样的方言,归来融入家乡的语境,乡音便会瞬间激活,宣示你或他是不折不扣的当地土著。家乡方言,散发着家乡的泥土香味,它是家乡人的胎记,是家乡人的名片,是家乡人永远的根。

人过中年、身居异地,为了生活无尽奔波,但如同风筝,总被那个叫做“家乡”的地方系牵着,对于家乡,对于亲老故旧总是恋恋不忘,时刻萦绕心头。走在异乡的街道上,偶尔一缕乡音,便会驻足搜寻,也会与其叙叙老乡,那一刻,乡音便是最美的天籁之声,温和而亲切。鲁西南金乡县东的小村子,是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经历了耩麦、收玉米、种蒜、种麻、割豆子、打场等近乎全套庄稼活的磨练和养成。或许,从小便是当被作新时代农民来培养的吧!十八岁,离开家乡求学、工作、成家,就极少回家乡了,但家乡的烙印却深深的刻在心里,印在脑里。

金乡方言在语言体系中属于中原官话中的蔡鲁片区,语言上与普通话颇为接近,其最大的特点是声母上平翘舌不分,金乡人读“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是颇为尴尬的。我大学时读的师范类中文系,宿舍里住着一群山东各地的舍友,十里不同音,整日里南腔北调,飘荡着济南话、临沂话、淄博话、菏泽话等方言土语,都固守着自己独有的地区方言,直到最后普通乙级乙等测试,才都着急起来,临时抱佛脚,各种蹩脚的普通话都整出来了。好在当时测试不是太过于严格,大家才勉强过关。金乡方言还有一个特点,具有两个调型基本相同的调类(阴平和去声都是降升调),而且调值也相差不大,不如普通话调类那么清晰易辨。我的普通话水平大约是极为普通,跟同事交流时这个缺点暴露的比较多,往往是因为金乡话声调的缘故,同事会反复询问,才知道是声调读错了,听起来便怪怪的。

金乡人热情真诚善良,这在金乡话中有着很好的呈现。金乡县城逢五逢十成大集,通往县城的官道上人流便络绎不绝,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会在这个时间去县城大集上采买生活生产所需。熟人或亲戚半路相遇,驻足搭话,先是问询,“你治啥去来?”然后便会询问对方长辈晚辈平辈身体或工作情况,比如,“俺二姨吃饭还好吗?二姨夫还些行壮呗?俺大兄弟今年没闲着呗?孩子都些欢呗?”分别时,离家近的一方一定会热情地邀请,“晌午头子啦了,别走啦,到家喝口茶去吧,中午杀鸡吃!”再比如,在官道旁边田里劳作的,遇到正往城里走的亲戚或熟人,在上述攀谈之后,肯定还会附上一句 “还要钱呗?”同时,说话的人会右手并拢两指,向上衣左口袋作掏钱状,当然,口袋里还真不一定有钱,只是客气。被询问者则婉拒“不要不要,腰里有,够用,也不买啥东西,给猪买点棒子!”说完,还要夸张地拍拍衣袋,暗示里面装的都是钱!这些普通的方言对话场景,无不彰显了金乡人的热情好客,充满着礼仪感,十分暖心。

金乡方言中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与其悠远的历史有关,金乡是千年古县,夏为有缗国,秦设郡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省爰戚县,置金乡县(故城在今嘉祥县境阿城铺村),儒道释文化均有较大的影响。家乡方言口语中至今保留着比如“隅首”“得闲”“街里”之类的文言用词。在金乡,这个词大约是指东西南北大路的交汇之处,细细考究其来源,“隅首”一词源自元代,元范德机有诗:“天香晓报出宫城,已辨隅头合乐迎。”元熊梦祥记有:“胜因寺在四隅头”。“隅首”在明代又称为“隅头”,类似于街名“里”,原指处于特定位置的地方,后来演化为街道名称。“隅首”的地理概念是自城门主路起,到城中十字路口为止,后来代指进城门的第一个大十字路口。城坊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隅首”就是“隅”的边界。城中心的十字路口,因为是四条“隅首”的相交处,故又有“四隅首”一词。清乾隆年间刊印的《揞黑豆集》就有“十字街、四隅头、东西南北”句。“得闲”呢,大约就是指身闲、心闲、情闲吧,这词用得多斯文、多优雅啊。“不得闲”,也就是没时间。相比之下,“没时间”反倒显得太直白了点。如果邀请金乡人做客,金乡人往往会乐呵呵地一摆手,“今天不得闲,得闲时再说吧”。

金乡方言中,至今有不少有趣的语汇,听来逗人发笑。比如 “搁燥”,也就是“着急”。金乡人一着急,就会不停地发牢骚,“真搁燥人啊,真搁燥人啊”,身边的人也会赶紧安慰,“别搁燥,慢慢来”。一位金乡老乡在外地购物,请售货员帮助找件商品,可服务员急得出汗也没找到。好心的老大姐操着普通话安慰说,“你不要搁燥,慢慢找”。服务员闻言,倒是不“搁燥”了,直接一头雾水。比如,金乡方言中,女子将自已的丈夫称为“外头”,倒也符合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传统。老一辈的金乡妇女,如果说她的“外头”出门去了,也就是说她的丈夫出门了。仔细想想:“外头人”,不就是在外面打拼养家的人吗?用来代指男人,真是很贴切啊。与之相对应来代指已婚女人的,是“某某家”。比如,长顺家、王伟家,就是指长顺的媳妇、王伟的媳妇。现在的金乡,很少有人说谁谁的“外头”了,“某某家”之类的称谓仍然很普遍。再比如,“是味”一词,在金乡方言里用来表达说话满足赞许的主观感受。如果一个金乡人心里很“是味”,那就是说心里“很舒坦,很得劲儿”,如果再配上眉飞色舞的表情,就说明他现在舒服着呢。金乡方言中两个人斗气时,带有挑衅意味的话是“不是我脱了裤子晾你,你敢不?”脱了裤子自然会露出屁股等下三路,十分不雅观,如果当着别人的面,就有些不体面和侮辱的意味了。一般用于同性之间的挑衅斗气,多用于男性之间,嘴比较泼辣的年长妇女斗气时偶尔使用。小时候曾见过村里两名比较泼辣的老年妇为了几棵瓜苗置气,互不相让,李姓妇女说“不是我脱了裤子晾你三天,你拔了我的瓜苗你试试。”周姓妇女则回答:“你脱了我也得找个碗茬子给你盖上。”逗得一众乡邻哈哈大笑,自此李姓妇女得绰号为“三天”,周姓妇女得绰号为“碗茬”,这些都是早些年间的事情。我的一位熟人,一位自命不凡而又多少缺点心智的女性熟人,跟异性斗气的时候,曾用了“不是我脱了裤子晾你”这句话,男女之间,且是新时代女性的她对男性使用此俚语,就有点儿不讲究了,那男同志倒也回答的利索,你脱了,我也得找个破瓦片给你盖上,二人同样被周围人传为笑谈。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无论身在何方,当听到有人说出一句曾经熟悉的家乡话时,心里,总会升腾起一股莫名美好的情愫,心理上的距离也在一瞬间被无限拉近。乡音是家乡的基因。许多人少小离家,待到老年,总盼着落叶归根。而有的人却因种种原因扎根异乡了,但他们心中却时时牵挂着故乡,那浓重的乡音,便是深烙着的家乡的印痕。

  附:金乡方言词汇 

  一.天文类

  天地儿---太阳

  晾晾儿---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阴凉处

  月亮地儿---月亮,月光

  月灰头---没有月亮的夜晚

  拉尾巴星---流星

  慌巴星----启明星

  雪床子---雪珠

  冻冬---冰块

  上冻---结冰

  溜溜---屋檐下垂的冰柱

  二.地理类

  堌堆---土丘

  溜地---地面

  碱角---地基

  地墒沟--田间的流水沟

  当中劲儿---中间

  当没间里---中间

  墙头---围墙,院墙

  城墙海子---护城河

  三.时令类

  年似---去年

  美老---从前

  挨年跟间---年底

  大尽---大月

  过了麦儿---麦收之后

  收拾了---秋收之后

  今每儿---今天

  夜儿每儿---昨天

  清起来---早晨

  晌午头儿---中午

  挨麻黑儿---傍晚

  后晌儿---夜晚

  白子里---白天

  黑家---夜晚

  多咱---什么时候

  这会儿---现在

  复拢明儿---佛晓

  五更头儿里---深更半夜

  四、植物类

  秫秫(shu)叶---高粱叶子

  杆草-----谷草

  棒秫(shu)秸---玉米秸

  秫秸-------高粱秸

  葵花----向日葵

  落生----花生

  芋头----红薯

  辣萝卜---萝卜

  地蛋---土豆

  洋柿子---西红柿

  五、动物

  儿马---公马

  叫驴---公驴

  莽牛---公牛

  老犍(jian)---锤过或结扎过的公牛

  儿骡---公骡子

  结胡---公羊

  牙狗----公狗

  儿猫----公猫

  鸣鸭----公鸭子

  草驴----母驴

  草鸭---母鸭子

  骡马----母马

  水(fei)羊---母羊

  狗黑子--熊

  怀鼠狼子---黄鼠狼

  山猫狸狗子--狸子

  唠唠---猪

  长虫---蛇

  蛤蟆--青蛙

  蛤蟆蝌点儿---蝌蚪

  (wai)扒子---青蛙

  小小虫儿---麻雀

  瞎挑子---喜鹊

  夜猫子---猫头鹰

  绵绵忽子---蝙蝠

  蛾螂蛛子---蜘蛛

  扑拉蛾子---飞蛾

  曲线---蚯蚓

  兔蛰子-----蟋蟀

  蚰子---蝈蝈

  草鞋底---百足虫

  海趴子---蛤蚌(bàng,bèng)

  窝落牛子---窝牛

  鲤鱼拐子---幼小的鲤鱼

  曹鱼板子---幼小鲫鱼

  六、房舍器具类

  堂屋---正房,北屋

  过道底---门过道

  浮棚子---顶棚

  仰翅----同上,顶棚

  家火山---乱七八糟的用具

  案板----做饭时用以切菜或揉面等用的短腿桌子!

  橱桌子---菜橱

  杌 (wù)桌子---杌子

  盖体---被子

  豆枕---枕头

  老鸹豆枕儿---鹅卵石

  电棒子---手电筒

  洋灰---水泥

  钩担---带有铁链铁钩的扁担

  担子----不带铁链的扁担

  洋油---煤油

  剥落鱼子---木鱼

  臭球儿----樟脑球

  七、人品类

  外头---丈夫,男人。如她外头不在家!

  家里---妻子,如:老三家~~脾气血好!

  小小子儿---男孩子

  居长----厨师

  玩把戏的----杂技演员

  小咕噜子---锔(ju)锅碗的工匠

  带犊子----拖油瓶

  割打伙儿---- 姘 pīn 居

  管闲事的---中间人

  瞎包儿----比喻人的品行很坏。如:他的脾气真瞎包儿!

  大马子---形容人性子比较野

  小月---又叫"小产",即流产

  蔻---脾气坏

  八、亲属称谓

  达达---父亲

  嬷嬷(ma)---姑姑

  客(kei)---客人  

  外甥儿---1外甥 2外孙 如:老娘疼外甥高粱地里断溜虫儿!

  两来拽、两桥---连襟

  九、身体器官

  额拉盖子---额头

  胳拉拜子---膝盖

  眼子毛----睫毛

  鼻子----1鼻子 2鼻涕

  鼻气眼子---鼻孔

  肩扶头儿---肩膀

  胳拉吱----腋下

  心脯(pu)楞子---胸脯

  心口---胃

  皮锤---拳头

  耳瓜子---巴掌

  手面子---手背

  布脐眼子--肚脐

  腚垂子---屁股

  十、医病

  不大好---有病,又叫"不大得(dei)"

  不是味儿---不舒服

  跑肚---腹泻

  冻着----感冒

  黄病----肝炎病

  噎(ye)食---食道癌

  魔道---1疯 2疯子 又叫"老魔道"

  拼---傻

  抓药----取药

  开膛---解剖

  定疙巴----结痂(jia)

  背锅子---驼背

  十一、服饰类

  大氅(chang)--棉大衣

  大袄---旧时男子穿的长过膝盖的棉袍

  领衣子---棉背心

  围嘴---涎布

  褯(jie)子---尿布

  捎马子---褡裢

  翁鞋---男人的布棉鞋

  草翁---用芦苇缨编织的草鞋

  夹鞋---单鞋

  死疙瘩---死结

  十二、饮食类

  清起来饭---早饭

  喝汤---吃晚饭

  包子----水饺

  糊涂---汤或粥

  细粉---粉条

  馃(guo)子--点心

  十三、红白事类

  订亲---订婚

  传柬----结婚前由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的红柬,内容主要是迎娶的时间等。

  出门儿---出嫁

  忧事儿---又叫"白(bei)事儿"指丧事

  信主儿---又叫"找头儿"指妇女改嫁

  发丧----出殡

  林---坟地

  不在啦--去世了

  十四、日常生活

  洗澡---游泳

  铰手指头盖子---剪指甲

  恶巴巴---大便

  尿泡---小便

  歇---1休息 2睡觉

  礼往---交往来往

  好待成---款待

  闲说话儿---闲谈

  实诚---实在

  对毁---打架

  嚷架---吵架

  十五、商业文教类

  铺子---商店

  店--专指旅馆

  开门儿---又叫"开市"既开张

  好时运---走运

  该帐---欠债

  出摊儿---摆小摊

  剃头铺子--理发店

  堂子---澡堂

  打班---留级

  温习--复习

  十六、动作类

  呆脸儿---抬头

  泣(qi)临头---低头

  拍呱儿呱儿---拍手

  虾腰----弯腰

  团油---团弄

  板----扔掉。如:没啥用,板喽吧

  柯叉腿---两腿叉开

  仰下---躺下

  姑骑下---蹲下

  把骑---把(尿)。

  眼热---眼红